理想L9刷屏,智能车大爆发!
本周的市场焦点重新回到汽车板块,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政策,比如6月22日的高层会议,提出要加大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市场预估有望带来2000亿元的消费增加。
第二是产品创新刺激,比如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发布,据称能量密度将比4680电池多13%。
还有最值得关注的理想L9发布,瞬间刷屏网络。
理想L9的产品创新很多,智能体验极为优秀,核心卖点是其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比如其创新的语音+手势结合的交互体验,能够对驾驶系统进行更精确的操控,令人有一种即将进入元宇宙的惊叹感。
想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索,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的来看,这种语音和手势结合的交互,可以类比电脑的鼠标、iphone的触控屏创新,具有革命性意义。
再结合其1315公里的续航里程、三排全电动座椅、1颗激光雷达+11颗摄像头、双英伟达Orin-X芯片驱动的AD Max智能驾驶系统……
难怪李想敢于夸下“500万内最好SUV”的豪言。
因此在车型发布的当晚,虽然定价高达45.98万元,一个自主车型过往难以想象的价格,但订单量仍然突破了万辆,甚至引发了预订APP的间歇性崩溃。
有券商甚至给出月销量1.5万辆的预测!
这个价格和销量如果能实现的话,豪华车市场的BBA们将要瑟瑟发抖了。
第三个原因,除了政策和产品创新给力,时间窗口也很重要。
现在已经是6月底,即将进入7-8月份的中报发布时间了。
可以预见,当下业绩景气度最高的还将会是赛道股,因此在这个时间段炒赛道股是合乎市场逻辑的。
今天的文章,君临整理了一份2022年智能车投资框架,送给有需要的朋友们。
1
汽车正在加速进入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或许将接力电动化,成为下一阶段汽车投资的重点。
智能化投资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投资于整车龙头,像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这样的公司,优点是省心;
第二种是投资于零部件龙头,这类公司隐身于产业链中上游,往往利润率更高,业绩弹性也会更好一些。
另外,零部件公司随着技术的升级和迭代,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增量机会,复合成长性是整车公司所不能比拟的。
业界普遍认为,2022-2025年,是电动车智能化的高速成长期,各项新技术的渗透率将从1%-10%区间提升到15%-50%区间,这将是赛道增速最快的时期。
主要的子赛道包括:
1)智能座舱,预计2025年国产替代率为70%,2025年自主市场空间为698亿元;
2)自动驾驶域控制器,2025年渗透率提升到50%,自主市场空间为687亿元;
3)热管理器,预计2025年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渗透率为63%,自主市占率为45%,自主市场空间为483亿元;
4)一体化压铸,预计2025年渗透率为30%,自主供应比例为67.3%,自主市场空间为288亿元;
5)连接器,预计2025年高压/高速连接器渗透率为63%,换电连接器渗透率为8%,自主市占率为40%,自主市场空间为209亿元;
6)激光雷达,预计2025年随着L3级别渗透率提升到30%,自主市场空间达到158亿元;
7)HUD,预计2025年W-HUD渗透率为45%,AR-HUD渗透率为20%,自主市场空间为154亿元;
8)天幕玻璃,预计2025年国内天幕玻璃自主市场空间为141亿元;
9)空气悬挂,预计2025年自主市场空间达到128亿元;
10)ADB大灯,预计2025年ADB大灯渗透率为20%,自主市占率为35%,自主市场空间为96亿元;
11)线控制动,预计2025年渗透率达到58%,自主市占率40%,自主市场空间为86.6亿元;
————
以上的诸多赛道中,智能座舱的增速不是最快的。
但它是市场规模最大,国产替代率最高,业绩释放的确定性最强的赛道。
2
汽车智能化,业界普遍认为将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是智能座舱,也就是我们当下看到的、能感受到的商业化进展。
第二阶段,是自动驾驶,由于技术实现难度高、商业化难度高,目前行业的发展陷入了瓶颈中。
L4级别的无人驾驶落地,预计最快也要2024年才能实现。
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安全疑虑,第二是法律障碍,第三是现阶段的成本还很高昂。
相比较,智能座舱技术门槛更低,体验能够感受到,而且也不存在法律和安全问题,自然能够率先迎来商业爆发。
客户强烈的需求,也促使车企愿意大力投入智能座舱的研发创新:
第一,早期的触摸屏方案,容易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安全性不佳,客户希望看到更智能化的交互设计方案。
第二,在长途坐车的时候,看手机的小屏幕会很累,客户希望拥有更大的屏幕、体验更佳的声光环绕娱乐系统。
据IHS Markit数据显示,智能座舱科技配置水平是仅次于安全配置的第二类关键要素,其重要程度已超过动力、空间与价格等传统购车关键要素。
亿欧智库调研显示,在25-35岁年龄段当中,有79.1%的用户将座舱智能化体验视为其购车的参考因素,有28.1%的用户将座舱智能化体验视为其购车的首要参考因素。
另外,近半数消费者对VR游戏、高清电影、K歌软件、按摩座椅等服务表示较有兴趣,并愿意支付合理价格。
既然车主们有需求、有痛点,新一代购车群体也愿意为此支付溢价,车企新势力们便将其视作超越传统车企的关键发力点。
目前中国智能座舱的新车渗透率是全球最快的,预计2025年将达到70-75%左右,届时全球渗透率将只有60%左右。
根据IHS Markit估计,到2030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681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超1600亿元,是2019年的4倍,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达37%左右。
智能座舱下的细分赛道包括:
1)座舱域控制器
智能化时代,软硬件的分离成了大趋势,硬件标准化,软件专业化,每个核心部件都需要独立的域控制器。
这是整个赛道中技术门槛较高、市场规模较大的一块。
目前主要还是由外资厂商主导,市场份额靠前的主要是伟世通、大陆、博世等大厂,匹配奔驰、通用等跨国车企;
但国内厂商也开始逐渐崛起,德赛西威、东软集团、华为等企业陆续推出了各自的座舱域控制器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搭载至理想、红旗等车型。
2)显示屏
智能车的一个典型趋势就是:显示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新势力造车企业早在2019年就已推出4屏互联,甚至5屏互联的量产车,如理想ONE、天际 ME7。
相比起手机屏,车载显示屏要求的亮度更高,以保证在驾驶过程中能清楚看到路况信息;
使用寿命要求更长,至少达到7-12年。
由于车载屏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以及行业发展经验的问题,目前整个行业的国产替代程度要比手机屏更低。
2019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前五名企业分别为JDI、天马微电子、友达光电、LGD、群创光电,共占总出货量的68.2%。
其中,国产龙头天马微电子排名第二,目前国内显示屏龙头华星、京东方等正通过对Mini LED的布局,以实现弯道超车。
3)HUD抬头显示
HUD(Head-Up Display),可以将信息映射在挡风玻璃上,让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清重要信息,是智能车人机交互的一次飞跃。
跟其它环节类似,目前HUD产业链由精机、大陆、电装、博世、伟世通等外资厂商主导,不过国产厂商已经崭露头角。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统计,2021年上半年中国市场W-HUD供应商搭载量前五名分别为日本精机、电装、华阳集团、怡利电子和大陆集团,CR5达96%,市占率为29.8%、29.7%、14.4%、13.5%、8.5%。
国产龙头华阳集团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了10%,正逐渐打破外资垄断地位。
AR-HUD产品方面,华阳集团已获得多家OEM定点,基于DLP技术的ARHUD已经在广汽传祺车型实现量产出货,华为的AR HUD也是由其供货。
另外,HUD的上游软件环节有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各类地图软件;
东软集团全球在线导航系统已经应用于日产、捷豹、路虎等众多车型,AR-HUD产品已经获得长安、北汽、红旗等车厂定点。
4)汽车声学
汽车声学在过去的存在感不强,但智能座舱时代,声音的体验是娱乐化和人机交互的重要一环,价值开始凸显。
传统中低端汽车声学系统仅包含扬声器单品,通常单车配置3-8个,整体价值量较低。
在汽车声学系统高端化的趋势下,目前新势力普遍用到扬声器12个及以上,如理想 one用12个、小鹏P7高配版用18个,特斯拉Model X用22个。
小鹏、比亚迪、理想、蔚来等多家车企更增设了车载的KTV功能,让汽车的娱乐属性增加。
上声电子为国内汽车声学龙头,已获得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企新项目定点,公司车载扬声器在全球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为12.64%,国内第一。
5)软件
在智能车“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利润中心正由硬件向软件转移。
由于当下汽车行业的各路参赛选手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比如新势力们,虽然软件开发能力较强,但是对软硬件结合的集成能力比较欠缺;
传统车厂虽然对供应链和硬件比较擅长,但是对软件却是一筹莫展。
因此,它们都需要将一部分蛋糕,交给第三方的合作伙伴来分享,以提升车型的开发效率。
在智能座舱领域,一批原本处于Tier 2位置的算法企业、芯片企业、中间软件层供应商,正通过强化软硬件协同开发能力,实现硬件资源、系统及功能软件的全面整合,逐步从一个二级子供应商向一级供应商跃升,站上了产业链的核心地位。
比如东软集团,目前已成为本田的核心伙伴。
2020年,Honda中国与东软睿驰合资成立新公司海纳新思(Hynex),Hynex是本田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企划、开发、运营的主体,为多款本田品牌车提供智能网联和数据运营服务。
如今,东软的智能座舱产品已在吉利、红旗、奇瑞、日产、捷豹路虎等车厂实现量产交付。
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产品已在广汽埃安、长城、长安、理想等车上配套量产,2019年,其软件工程师数量占了整个研发团队的70%。
中科创达的智能车软件业务涵盖信息娱乐系统、智能仪表、ADAS和影音集成等方面,在全球拥有超过200家客户,包括广汽、上汽、一汽、理想、大众、通用、丰田等几乎所有头部车厂。
参考研报
研究报告:东吴证券-汽车行业: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投资框架-220616
研究报告:天风证券-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向“第三生活空间”迈进,智能化大潮座舱先行-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