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已悄悄开启!
今天股市冲高回落,但君临认为无需悲观。
从中期来看,整体消息面是偏暖的,反转行情或许已经在路上。
1
我们首先对整体基本面梳理一下:
1)基建
今年经济困难,基建是稳增长的第一步。
从上半年来看,一季度基建股的业绩整体是向上的,普遍有15-30%的增速。
高于去年的个位数增长,但超预期的不多。
这反映了高层决策的“谨慎”。
进入二季度,基建的力度在加大,发债增多、项目开工增多,政策也在加密。
据财政部透露,截至4月25日,各省份累计发行专项债券约1.3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17万亿元。
由于国家要求十四五规划已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大项目,提早动工,因此二三季度预计将成为今年基建的高潮。
在十四五规划中,今年的重点项目包括交通、能源、水利、数字经济四大板块。
交通强国:川藏铁路、沿江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都市圈轨道交通、各地高速路扩建等;
能源体系:西北风光大基地、沿海风电基地、抽水蓄能电站、西电东送、川气东送、中俄东线管道等;
水网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引江济淮、雄安新区防洪工程、长江中下游与黄河干流河道治理等;
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工程等。
上周再发布县城大开发的政策,要在各省建设一批优质县城,预计在路桥、管网建设上还将有一番热潮。
2)地产
地产占GDP的三分之一左右,要稳经济,不得不松绑。
从春节回来开始,各地“因城施策”,地产松绑的政策是花多眼乱。
主要包括——
限售松绑:
在原来的政策下,通常需要5年才可以在二手房市场上出售。
新政之下,一些地方允许2-3年便可以转手出售,房子的流动性变好。
目前主要有青岛、苏州、哈尔滨等城市推出了类似政策。
限购松绑:
在原来的政策下,外来人口的购房门槛要求比较高,本地人口的购买数量通常不能超过2套。
新政之下,譬如苏州、郑州,放宽了对部分购房者户籍、社保缴纳期限的要求。
而二线城市,譬如南昌、福州,直接取消对购房者的户籍要求。
购房上限方面,兰州、无锡放松多孩家庭的购房上限,秦皇岛市则成为全国首个明确取消限购的城市。
限贷松绑:
如果说限购约束居民购房资格,那么限贷则决定了居民购房能力。
限贷放松的方式,一则降低首付比例,二则降低居民贷款成本。
本轮首付比例调降,以二线及以下城市为主。
比如安徽、重庆、昆明、菏泽等多地商贷首付比例已降至20%最低下限;
目前几乎各线城市都在微幅下调房贷利率、上调公积金贷款限额,甚至发放购房补贴等。
但总的来说,目前的房地产萎缩形势,还没有得到扭转。
4月,受疫情影响,各能级城市二手房挂牌价指数环比下行,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下行0.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下降0.5个百分点。
可以说是全线下跌,无一幸免。
主要原因还是高层“谨慎”,政策力度不够大。
我们对比一下过去两轮经济危机时期,政策的松绑力度。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转负。
地方政府于2008年9月开始松动政策,中央层面10月出台救市政策,将最低首付比例调低至20%,明确最低房贷利率,同时对购买90平以下房屋给予税收优惠。
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大,且房企库存积压,商品房销售同比于2014年2月转负。
地方政府在2014年1月开始松动政策,2014年3月两会进一步指出“针对不同城市分类调控”。
中央层面于同年9月出台救市政策,明确最低首付比例30%,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同时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为“认贷不认房”。
对比来看,现在的因城施策,类似于2008年9月救市初期、2014年3月的“分类调控”。
而那两轮救市的核心动作,则是两条——
第一,首付比例下降,2008年全国下降至20%;2014年全国30%、不限购城市20%。
第二,贷款利率下降,2008年五年期贷款利率累计下调189bp(从7.83%下调至5.94%);2014年165bp(从6.15%下调至4.9%)。
5月15日之前,全国层面都还没有出手。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20个基点,5年期利率从4.6%下调至4.4%。
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3)消费
4月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祭出消费券大招,以提振民众的消费热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福建、海南等23个省市发布48项消费券政策,其中包含36项市级消费券政策和12项省级消费券政策。
从计划投放金额来看,累计在50亿元以上。
4月底,高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内容包括取消汽车限购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对家电家具的消费提供补贴或贷款贴息。
今天的政策,则是从商品扩大到服务。
民航局今日下午组织国内航空公司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国内客运航班专项支持政策。
根据海外的经验,熬过疫情寒冬之后,消费行业都出现了强劲的反转。
以航空业为例,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4月的机票价格环比上涨了18.6%,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统计历史上最大的单月涨幅。
与去年同期相比,航空票价指数上涨了33.3%,是1980年以来最大的同比涨幅。
尽管消费者面临通胀压力,但面对强劲的旅行需求,美国三大航空公司预计,第二季度将实现盈利,其中美联航预测季度收入将创下新高。
美航CEO伊索姆在4月份的财报会上说:“需求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强劲的。”
由于疫情期间以商品消费为主,服务业被抑制的最严重,因此开放后,美国消费从商品转向“体验和服务”的趋势非常明显。
餐饮、旅游,以及其它线下消费的服务业,受益程度最大。
咱们国内虽然仍未开放,疫情也仍然严重,但至今影响最严重的上海,也正进入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阶段。
按照政府信息,目前上海全市16个区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封控区总人数降至100万人以内;
昨天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首次降至1000例以内,全市社会面已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
接下来,从现在开始至5月21日,有序放开,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5月下旬-5月中下旬,将逐步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目标是全面解封,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打赢上海保卫战,可以认为,这波防控对消费压制最艰难的日子就过去了。
4)疫情防控常态化
今年以来,对经济打击最大的就是严厉的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奥密克戎病毒极强传播力对市场信心的冲击。
如果能遏制住病毒的传播,不发生第二次类似上海的事件,那么市场信心至少能恢复到去年的状态。
针对这个问题,政府近期开始出手——
“疫情发现关口再前移,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
这包括两点改进:
第一,通过场所码、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医疗机构症状发现、药店监测等,进一步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
第二,在各大城市的社区、园区、商场、超市、学校、交通站等场所布局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
简单来说,就是布下天罗地网,务求在今年控制住疫情,以拖到年底的大会结束和新冠药大规模上市。
2
总结一下:
今年国内的核心问题就是疫情防控。
上海的全面封控,对国内的制造业停工停产,和消费信心的抑制都非常严重。
4月,可以认为是今年的市场底。
政府层面,主要通过两大手段来实现5.5%的GDP增速目标。
第一,布局核酸常态化检测。
只要能防住奥密克戎疫情的蔓延,不再发生下一次类似上海的保卫战,那么消费就能逐步回暖。
下半年,至少回到去年的状态,明年放开后,消费再上一个台阶。
第二,加大基建、地产、消费的支持力度。
基建有十四五规划项目开工、县城大开发,预计二三季度是基建投资的高峰;
地产在因城施策的基础上,5月15日下调贷款利率20个基点,后续还有下调空间;
消费推动汽车、家电、家具的下乡补贴,还在发放数十亿的消费券;
实际上,虽然现阶段的政策已经出台了不少,但跟2008年、2014年经济危机相比,力度还有很大的增加空间。
因此,只要疫情能早发现,能在早期防住,减少严厉的防控措施,再加上政策效应的不断释放,接下来的行情应该不会更糟糕了。
看上证指数,4月27日,最低跌到2863点见底,此后逐渐反弹。
君临倾向于认为,这便是市场底了,后续随着三季报回暖,业绩底确认,那么向上的趋势会更明朗化。
3
那么,今天为什么依然下跌呢?
君临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海外风险在恶化。
周末最大的消息,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
目前来看,在美国的战略意图下,乌克兰战争正在走向长期化,以通过战争让俄罗斯不断流血,国力衰败。
由于乌克兰是农业大国,战争导致农业出口受阻、下半年和明年的农业歉收更是板上钉钉。
全球农业的供给不足和通胀飙升,导致农业保护主义盛行,前不久有印尼的棕榈油禁止出口,现在又有印度的小麦禁止出口,下一个会轮到谁?
我们不知道,虽然这带来了农业板块进入数十年来最牛的一波行情,并长期利好种子、化肥、农药等行业。
但对更多的行业来说,这并不是个好事。
再叠加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可以预见海外经济的动荡风险还在加大,出口制造业的下行阶段远未结束。
因此,下半年即使有行情,也只能是结构性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