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感悟:基金投资越来越难了

零城投资 2022-03-17 23:58

2022年新感悟:基金投资越来越难了 音频: 进度条 00:00 / 06:45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说实话,无论是作为一个老基民还是一个野生基金投顾,我感觉:近几年,基金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一、基金的投资难度越来越大

表现在: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偏大,超额收益减少;以前百亿经理都不多,现在400亿以上的都有十几位了,这些经理在他们的同风格下,都比较难有超额收益了。   Image

被低估的优秀基金经理被市场发现的速度越来越快,进而规模快速扩张;  比如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新锐:富国孙彬、汇添富杨瑨、中欧袁维德、兴全乔迁、华安刘畅畅、广发韩创、汇丰晋信陆彬等,很快就被买爆了,普遍也都管了两三百亿。面对快速涌入的管理规模,新锐基金经理适应更需要时间。   市场上的基金数量越来越多,以前我买的时候,基金数量还少于股票数量。现在已经有10368只了基金,几乎是每个月增加两三百只基金,基金数短短几年就翻了两倍;   基金经理也越来越多,公募基金经理总数已经达到2960名了,其中,权益类的有2079名。

这些基金研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依靠散户的力量去研究覆盖难度越来越大。我觉得自己能覆盖300名基金经理、平均一个星期研究一位基金经理,已经是比较吃力了。(以上数据来自天天基金,截止2022-3-17)   市场风格变化越来越快,缺乏规律,明显的投资机会很少了;

以前市场整体的高估低估还能看看估值和交易量判断一下,现在A股机构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手更多了,韭菜更少了),市场是是结构化行情,即使是有七八年投资经验的散户也很难判断投资机会。   部分基金风格漂移,挂羊头卖狗肉;比如名叫“文体产业”却买新能源,名叫“国家安全”却买白酒,这样的基金很多。投资者如果不仔细分析该基金,很难买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基金。   基金经理普遍一拖多。现在一个经理管6-8个基金是常态,基金经理挂名交给其他人管的现象也常有,极少有朱少醒那种从一而终的人。有些基金经理甚至把他的基金分别押注不同的板块,总有一个业绩好。   (如果要说近几年有什么积极的变化,那就是基金经理的公开信息越来越多了,便于研究。)

二、给新基民的投资建议

以前我投资基金时(主要是2019年之前),只需要抱住优秀基金经理的大腿(比如张坤、林鹏、朱少醒、谢治宇、周蔚文),然后躺平就好了。   现在则需要不断的寻找新经理、分析市场、跟踪变化、对比基金,我越来越觉得单打独斗有点力不从心。   以前我号召大家买基金的时候,总是说——“股票难度很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现在我可能要说——基金投资也越来越难了,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应该考虑把这件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尤其是新基民,最好不要直接买基金了,而是买FOF或者投顾服务。  本来还有免费基金组合可以买,虽然良莠不齐,但是好处是免费。不过现在政策不允许搞了,我的组合也停了。   那么现在选项只剩下投顾服务和FOF了。   投顾服务的优点是:一是更加公开透明、持仓随时可以查看

二是费率更便宜、一般在0.5%-0.8%之间

三是产品更丰富、投资目标更明确

四是陪伴服务更好,定期推送运作分析

五是没有封闭期   不足之处目前整个投顾行业还处在初期的起步阶段,各家的投顾水平参差不齐,重视程度不够。   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优点是产品比较灵活,可投资股票、基金、固定收益、商品及衍生品类资产,可以实现全球大类资产灵活配置。   投研更加重视,更偏向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   FOF的不足之处 :一是双重收费机制。如果公募FOF投资其他基金公司的基金,会存在双层管理费现象。

二是普遍有封闭期一至三年,影响流动性。

三是管理费平均也更贵。一般在1%左右。

四是部分产品定位不清晰,不知道是只投向权益还是做大类资产配置。  

三、老基民何去何从?

我自己的组合——重装基兵,成立2年了,20191203成立以来,截止2022-3-16,收益为32.85%,同期工银股混为44.01%,暂时跑输。   我的目标是三年期战胜工银股混,还有不到一年了,如果再跑输的话,我可能也会将我自己的一部分资金转移到投顾或者FOF里面去。   我不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自己的钱过不去,毕竟这是真金白银,更不能带着大家跑输市场。   小部分资金我可能会继续自己投资,算是我的兴趣爱好,也看看后续能不能重新跑赢指数。并且我也不会放弃研究基金,我觉得自己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只是研究转化成业绩并没有那么简单。   同时,我也在思考,难道散户投资股票或基金,真的就没有机会能够战胜机构了吗?如果想要战胜的话,应该在哪方面下功夫呢?   我思来想去,即使是买基金,散户也确实很难战胜机构:

专业度肯定比不上   对市场的跟踪、对宏观的跟踪也比不上   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深度,差一大截   研究团队的支撑,大小公司都会有差异,更别说散户与机构之间了   可投入的时间、精力的投入也不够   要拼努力的程度?在“卷”这方面,谁能拼的过金融狗呢?   唯一可能战胜的切入点就是眼光的长远和心态的控制。无论机构还是散户,大家都是人,都会面临同样人性的弱点。甚至机构在这方面还有劣势,因为他们会面临考核的压力和客户的压力。   所以散户想要战胜机构,唯一办法就是将眼光看得更长远一些,不要太重视短期的排名和波动,降低一些收益预期,坚持投资那些能产生长期复利的标的,获取长期适中的收益。   说来说去,我觉得还是长期投资医药、消费这种高ROE的长牛行业会比较稳健,长期收益肯定不会差,甚至有可能战胜机构。

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研究分析,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