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破段子|持仓没AI的基金经理,怎么想?

中泰证券资管 2023-04-25 07:47

由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AI)热风已经在A股市场吹了一阵子了,不少投资者都很关心,自己持有的基金有没有相关布局。相比之前得通过基金净值的实际涨跌幅与估算涨跌幅差距来猜测持仓情况,这一次的基金季报发布期中相继公布的报告,则让更多的信息变成了明牌。

 

开门见山,如果单从季报公布的持仓信息中找线索,小编家各位比较熟悉的姜诚和田瑀可能没法“蹭上”这一波AI的投资热度。

一方面,对比2023年一季报和2022年四季报的前十大重仓股情况,无论是姜诚还是田瑀,组合调整不多;而就算那不大的调整,也与当下的AI热点关系不大。

 

另一方,再细究两位的小作文,会进一步理解他们各自对于AI的态度。

 

在季报的“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中,姜诚直接回应了自己当前的组合为啥没有AI相关标的:

AI或许是科技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要搞清楚它对投资有哪些影响却很难。利润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将如何分配?市场当前认为的受益环节是否能如愿受益?它的“智能”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以及渗透率将多快提升?都是很容易让人兴奋、可细说起来又让人不明就里的难题。谈资和投资之间,隔着一道鸿沟。

 

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价值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非随着利润波动。所以在海量信息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长期因素,淡化短期因素。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因素,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把握去捕捉到它带来的投资机会,但可以尽量回避它带来的伤害。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尽可能好的资产,是我们的投资目标。好资产的标准是活得久、站得牢、竞争优势维持得长、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以及在好的公司治理加持下能够把长期利润转化为诱人分红。所以,我们会一如既往,不去猜测和追逐市场热点。

田瑀虽然没有在“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中提及这个话题,但此前的投资小宇宙专栏中,几篇内容都体现了他对这个领域的思考。

 

比如,在“ChatGPT火爆全网,我们关注的是什么?(请戳链接)”一文中,他提到:

ChatGPT能够替代的更多是脑力层面的重复工作。这样的替代对其它行业带来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智力劳动成本的大幅下降。因此一些行业会面临与过去不同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境地。成本的下降不一定对应着利润的增厚,但必然意味着进入门槛的降低,降低的门槛会引发竞争如何演变、对于不同企业而言是机会还是挑战,可以在个股的研究中深入。

又如,在“元宇宙重回视线,却是各大科技公司集体压减时(请戳链接)”一文中,他在对《第二人生》这款网络游戏起落的复盘后表示:

新兴技术的落地除了广阔的前景外,还可能面临意料之外的困难。因此在颠覆式技术进行畅想时,也要保持几分冷静。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不能简单贴标签,要仔细想,多研究。

某种角度看,研究前置与谋定后动,可能是姜诚和田瑀目前共同的状态。

 

另外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从季报中不难看出他们各自对于当前组合和持有标的的信心

姜诚

过去的一个季度,我们的组合没有大的变化,是因为长期观点没有大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乐观,结合当前市场提供的较低估值水平,让我们可以在热点不断切换的市场中保持平和。

田瑀

伴随市场的调整,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部分研究较为深入的领域开始进入到击球区间,部分标的所隐含回报率十分诱人,因此也对投资组合做了调整。结构性的行情过后,通过组合的动态调整,贵的降了仓,便宜的加了仓,组合中标的的潜在回报率仍然相当可观,整体仓位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当下市场寻找合宜的标的并不困难,这一方面得益于之前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使得可涉猎的范畴较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差异化也使得落难公主的机会并不缺乏。

目前本基金投资组合中的标的仍然可靠,价格相对低估,这是组合创造长期回报的重要依仗,也是在面临任何考验的时候的首要考量,我们对长期仍然乐观,对短期则做好波动的准备,坦然应对。

投资不分高下,条条大路皆通罗马,赚认知内的钱,更笃定。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