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顾的“紧箍咒”
这是基金投顾投资指南的第四篇内容。前三篇分别是:《基金投顾投资指南》,《初识基金投顾》和《谈谈基金投顾中的“顾”》。
在基金投顾投资的过程,我们经常会有一些不理解:为什么天天基金网的基金投顾要做完问卷才可以看到投顾信息,就不能直接一点给我一个搜索框直接去搜索吗?为什么基金会有业绩排名,但为什么基金投顾没有?为什么不会公布基金投顾的在管规模和跟投人数呢?
其实,这些在我们来看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合规的限制,毕竟业务千万条,合规第一条,这些监管指引就像是基金投顾业务的”紧箍咒”。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阅读和了解一下相关监管要求和指引,体会一下,有一种冷叫觉得你冷。下面的内容可能有点枯燥乏味,毕竟都是法律法规类的内容,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耐着性子认真读读的。
业绩和客户资产展示关于基金投顾业务,比较重要的监管要求文件有:《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绩及客户资产展示指引(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里面比较重要的内容和个人的评论(个人的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存在理解偏差,如有错误还请多指正):
第三条【基本原则】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展示服务业绩及客户资产信息时,应遵循诚实信用、谨慎勤勉原则,确保所展示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应以显著、清晰、公正的方式展示收益和风险信息,不得提供虚假、不实、误导性的信息。
【个人评论:之前关于定投收益的计算就有很大的争议,而且主理人偏向于使用有利于自己宣传的统计方式和口径,如果按照这个规定,以后定投收益应该会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计算方式,而不是各有一个收益率计算方式】
第五条【展示指标】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表现指标应展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区间收益率、成立以来收益率、区间最大跌幅,可展示单日收益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区间最大涨幅、区间最大回撤、成立以来最大回撤、区间波动率、夏普比率等。
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评价指标可展示盈利客户占比、签约期盈利客户占比、客户追加投资占比、客户资金留存率、区间客户留存率、客户委托管理平均时长、客户整体收益率等。
【个人评论:关于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评价指标,好像并不是一个公开的数据。我印象中我是没有看到过任何相关数据,但不确定购买了基金投顾之后,可以看到这些数据。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数据在基金代销平台的后台肯定是有的,只是没有公开而已。我个人是希望这些数据都能够跟业绩一样,每日公布,动态更新,这样也有助于投资者更加深入了解这个产品,从而有助于投资者的选择。】
第六条【展示原则】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在宣传推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过程中,可展示满1年或1年以上的实盘服务业绩(使用概率模型工具的除外)。展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表现指标的,应当同时展示基金服务评价指标。
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在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详情页向客户展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表现指标前,应完成客户投资顾问需求调查,投资顾问需求调查相关页面不得展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表现指标。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应根据投资顾问需求调查结果展示匹配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及其表现指标。
【个人评论:业绩需要满1年才能够公开,所以之前雪球新上的一些基金投顾都没有业绩数据。在这个征求意见稿说了,应当同时展示基金服务评价指标,但是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机构披露了这些数据。必须要完成了投资顾问需求调查问卷之后,才能够展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介绍,所以天天基金网的投顾入口是要你先完成相关问卷之后,再根据你的风险偏好需求去推荐匹配的投顾,而不是给到你一个直接的搜索框去搜索。但且慢和雪球是有直接搜索的,这可能是不同的机构对于监管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七条【展示要求】服务业绩展示不得进行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表现指标排名和规模排名,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提及模拟业绩(使用概率模型工具的除外)、为个别客户创造的收益,不得预测未来业绩,并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展示频次应符合基金投资顾问机构相关规则;
(二)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创建 1年以上但不满 5年的,应包含自成立当年开始所有完整年度的服务业绩;
(三)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创建5年以上的,应包含最近5个完整年度的服务业绩;
(四)展示年化服务业绩时,计算区间应大于(含)1年;
(五)服务业绩登载期间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说明书中记载投资目标、投资范围等发生改变的,应当予以说明;
(六)向客户特别提示,过往服务业绩并不预示未来服务业绩,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服务业绩的保证。
【个人评论:监管要求:不允许业绩排名和规模排名!所以大家看不到销售机构的投顾业绩排名也是这个原因。其中第五条,这个应当予以说明,希望能够更加具体一点,在专门的栏目或者定期报告中说明,尤其是关于策略主理人等变更,而且还可以方便去查阅历史变更。另外,对于在管规模这个数据,其实投资者也是特别关注的。因为规模大了调仓比较困难,而且对于底层基金的选择限制也会比较多。有一些比较知名的基金投顾组合可能都超过100亿了,假设底层基金只有10%,都有10个亿,10个亿的申购和赎回对于底层的基金是很大的冲击。如果参考FOF的投资限制,持有单个基金不能够超过不得超过被投资基金净资产的20%,那么这个基金需要在50亿以上。所以对于规别大的投顾组合不得不采用摊大饼的方式,而且这个饼摊得特别大,这样其实获得的更多的是接近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要想做超额收益还是相对比较集中一点仓位才可以。】
第九条【数据要求】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应在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创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开始管理客户资金。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应对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实盘业绩进行留痕管理。
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沿用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在取得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前已经公开销售的普通基金组合,应通过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后创建运作,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实盘业绩起算日不早于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创建日。
【个人评论:这就是为什么且慢的基金投顾历史业绩比较长的原因。雪球因为没有基金投顾资质,所以之前的基金组合是不能够算的,但且慢背后的盈米基金有这个资质和牌照,所以之前一些基金组合的历史业绩可以延续到基金投顾。】
基金投资顾问机构通过基金销售机构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时,若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包含的成分基金不在基金销售机构销售产品范围内,可以根据基金销售机构销售产品情况调整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部分成分基金,并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替代部分成分基金后,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中各大类资产比例应与基金投资组合策略说明书保持一致,其中替代基金与被替代基金应属于同一类型;
(二)替代部分成分基金后,服务业绩展示应说明替代产品对业绩的影响,并显著提醒客户;
(三)替代部分成分基金后,如需展示或宣传该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应显著提醒客户历史业绩中收益是根据特定销售机构的费率计算;
(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中货币基金原则上可根据基金销售机构销售情况替代成其他货币基金,除货币基金外替换的成分基金市值占比原则上不得超过原所有成分基金市值的 20%。
【个人评论:这个就是相同策略在不同销售平台的差异。这里说明显著提醒客户,似乎我并没有看到。从这个角度来看,比较大基金代销平台影响会小一点,比如蚂蚁财富,腾讯理财通和天天基金网,毕竟他们代销的基金数量会比较多。】
第三章 客户资产展示
第十五条【展示范围】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应与客户约定展示频率、方式和范围,根据服务业绩相关指标计算并展示客户及客户持有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资产市值、区间收益累计收益、区间最大亏损金额、成分基金及其交易记录、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费、基金交易费用等资产信息。
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在客户资产展示过程中进行服务业绩展示的,应当满足本指引相关规定。
【个人评论:按照监管指引,投资组合是应该披露底层持仓基金比例等信息。有的可能在购买之前不会展示,但是购买以后,成为基金投顾的投资人是有权利看到底层的资产持仓。所以购买之前看不到我觉得问题不大,购买之后如果还看不到的话,就不合理了。既然这样,有些机构投顾组合就不要遮遮掩掩的在购买之前展示基金池而不展示具体的比例了。本来就是可以看到的,没必要故弄玄虚。】
第十八条【计算要求】计算本指引第十五条要求的客户资产信息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计算客户资产信息时,应根据其实际持有的基金份额及基金份额净值计算;
(二)计算客户资产市值及收益数据时,应剔除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费和基金交易费用,向客户展示费后客户资产信息,并按约定的频率展示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费和基金交易费用明细。其中以年费、会员费收费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可按与客户约定的方式展示;
【 个人评论:向客户展示的收益数据已经是扣费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投顾产品的业绩应该是没有扣费的,比如螺丝钉的是按照在管规模的梯度来收费,如果所投金额不同,那么最终的收益数据也不同,而展示的历史业绩对于所有人都是相同的。】
服务协议内容与格式除了上一份监管指引,还有最新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内容与格式指引(征求意见稿)》,下面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和个人评论:
(九)基金投顾人员:从事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人员,包括:在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推广、客户招揽、了解客户等业务环节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人员;提供、执行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人员(含对具体产品品种、数量进行管理的人员) ;设计、运维与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相关的算法、模型的人员等。
【个人评论:我看到有一些大V没有入职或者已经入职机构挂的职位是首席投顾官,或者体验官之类的,这种按照这个监管也应该属于基金投顾人员,因为他们涉及了基金投顾业务的推广、客户招揽。那再换一个角度,某一些大V在自媒体文章给一些基金投顾产品做软广,或者付费推广,那也应该属于基金投顾人员,按照监管指引,也应该是要入职了相关机构才可以做这个事情。那我这种没有任何收费,纯属于自己感兴趣的基金投顾分析和业绩排名,是否也属于基金投顾人员呢?】
应订明基金投顾机构的声明与承诺,包括但不限于声明:不对投资收益状况或本金不受损失做出任何承诺,投资损失由客户自行承担;
【个人评论:虽然投资损失由客户自行承担,但是客户心理肯定是不爽的,所以浪费太多的时间去做心理按摩,还不如多花点时间精力去把业绩做好,后者其实才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
承诺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义务,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个人评论:这种道德层面的东西就比较虚了,就看具体怎么去界定了。可能在机构内部的合规风控会有一些具体的红线。我看到的一些实际中可能存在的不太满足这个约束的现象:某些大V虽然将投顾组合托管给投顾组合,但本人实际还是在负责这个投顾组合的管理,客户的招募等,平时自媒体也会有一些软广,付费社区,卖保险等跟基金投顾业务冲突的,还有一些虽然已经入职了,但是在自媒体平台去推销自己的私募基金(虽然不是自己的名字但是是利益相关人)。】
【个人评论:基金投顾策略产品必须是基金产品备选池里面的,新的产品进入备选库需要完成尽调和评估报告才可以。这个其实有点类似公募基金的股票池,基金经理买卖的股票只能够是股票池里面的,如果需要入库需要研究员完成相关报告,有人签字确认才可以入库。另外,如果基金产品持有比例超过一定的比重,需要更加深度的报告和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才可以。这种虽然比较繁琐,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买入垃圾股票和老鼠仓的情况。同样类似的,对于基金投顾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之前基金组合时代策略主理人为了赚取高额返佣,给一些规模小的基金公司带货。其次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每个机构对于入库的标准有哪一些?比如规模至少要2亿以上,对于基金公司有没有要求呢?比如基金公司在管规模需要在一定规模之上?我觉得这一点大家在相关机构路演交流的时候可以多问一下。】
【个人评论:组合单个基金市值不会超过20%。之前基金组合时代就没有这个限制,比如研选基汇在组合时代某个时期就只买了一个基金,这显然就不符合现在的基金投顾要求了。所以,以前基金组合的历史业绩的参考也有限。】
【个人评论:原来还有这种,但好像市场关注度并不高,市场上的产品也比较少。这种有点类似于之前基金组合时代,大家一键跟踪调仓。之前有跟一个朋友聊,现有的管理型投顾产品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受制于换手率,还有风险评级的原因,无法做灵活的仓位控制,比如熊市的时候大幅度减仓,所以他选择是非管理型投顾,就是需要客户确认之后才可以完成交易。】
【个人评论:具体的违规活动有哪些,这个需要机构自己去理解和界定了。不过对于某些拿出巨大的诚意引入大V合作的机构,不知道这个诚意是否包括在合规风控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其次就是非公平交易的问题,这个也是监管机构特别关注的。比如私募,对于不同产品对于同一个股票标的的买入和卖出是否满足公平交易,是不是有的产品是给其他产品抬轿子的?如果到了基金投顾,首先是同机构不同的投顾策略,比如盈米这种有几十个投顾策略产品,某些机构还收编了很多大V机构组合,按照监管的要求,这些投顾策略的管理是应该有一个统一管理,然而不同投顾产品对于同一个基金的买入和卖出,如何满足公平交易原则呢?尤其现在某些大V可能互相抄作业。其次,某些大V虽然入职了机构开展基金投顾业务,但是背后还有一个白手套通过私募业务开展FOF业务,所投标的仍然是公募基金,这种非同一个机构但是都是投资公募基金,可能公平交易更加难界定了】
【个人评论:即使投顾策略展示的信息看不到具体的持仓明细问题也不大,因为按照监管要求,这部分是必须要披露的。其次对于关联方管理的产品,这个如何定义我不太了解。中欧财富是中欧基金的子公司,那么中欧财富下面的投顾策略去申购中欧基金的某个基金,这是否属于关联方呢?其次对于某些券商的投顾组合,这些券商也有控股或者参股相关基金公司,那么他们的投顾策略去买相关基金,是不是也属于关联方,需要提前告知呢?】
这一点在《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风险揭示书内容与格式指引(征求意见稿)》也有提到:
【个人评论:这个风险点我之前忽视了,那就是现在基金投顾业务都是试点,那有可能试点资格会被取消,现在其实试点机构已经很多了,已经有点乱了,后续不排除有收紧的可能性。业务千万条,合规第一条,听说现在基金投顾很多竞争对手互相举报的,要是到时候因为不合规被取消了试点资格,对于机构的声誉和机构在监管的评级中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个风险可能相对会少一点,毕竟他们是接受委托管理你的基金账户,你购买的基金都还在你的基金账户里面,无非是组合可能要被拆散成单个基金而已。】
风险揭示书内容与格式指引下面是《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风险揭示书内容与格式指引(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无非是给出一个官方的模板提示你基金投顾业务中可能存在风险点:
【个人评论:从几个监管指引来看,监管很强调策略与个人的风险收益偏好相匹配。首先,本身的产品会有风险等级的评定,其次在投顾产品选择和推荐之前也会有相关调查问卷,而且会定期检查你的风险偏好是否有变化;如果产品风险等级有变化,还需要告知投资者,跟投资者确认。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大多数基金投顾产品其实无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比如一个高风险的权益类的基金投顾产品,如果想在熊市减仓,那么降低仓位之后,这个风险等级变化了,是不是需要跟投资者去提醒和确认,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如果联系不到客户怎么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直保持这种风险等级,但对于投资者来说,自己就需要意识到,权益类的投顾组合在大熊市时候没法给你大幅度减仓的,固收类的投顾组合产品在大熊市的时候也没法给你大幅度加仓,这个股债大类资产的配置大多数时候需要你自己去完成。】
【个人评论:我们购买之前的看到的投顾策略展示的业绩是标准组合,个人实际买入投顾产品之后的业绩可能会存在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原始产品限购,所以大多数投顾策略会避开限购产品,尤其限购很严格的产品。这种其实主要是QDII类基金,因为外汇额度的限制,行情火爆的时候很容易被市场抢爆。其次,如果之前买入的基金产品限购了,我估计策略组合也会要调仓出去,不然后面投资的人不能够买入,之前买的人能够继续持有,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当然整个投顾组合的限购也可以,不过很少有基金投顾这么干的,毕竟基金投顾靠规模的投顾费来盈利的。】
【个人评论: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出现。】
最后,还有一个风险点,监管指引没有看到,但是星球的一个朋友提醒我的:
公募投顾业务的“蒙面举牌”规则在公募基金信息披露中,如果单一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超过基金总份额的5%,构成“举牌”,需要在基金的定期报告(季报,半年报,年报)中予以披露。原因是资金的进出会对基金的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是大额赎回,会对股市造成一定影响。在公募投顾业务中,虽然资金分散在各个持有人的账户中,但由于是自动调仓,这些跟投账户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如果跟投金额总额超过基金总规模的5%,同样构成“举牌”。只是由于账户分散,并不会在基金的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所以公募投顾业务的举牌是“蒙面举牌”。投顾业务的“蒙面举牌”规则。买入无限制,不会管你。但如果卖出,一次性卖出(指一致行动人卖出)的金额总额,超过单只基金总规模的5%,会触发监管的“窗口指导”。“蒙面举牌”规则是投顾业务为数不多的对投资行为造成实质性影响的规则。这也是有别于散户的地方。因此,投顾组合在择基,调仓时,需要考虑到“蒙面举牌”的因素。
如果这个因素存在的话,我们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基金投顾可能需要特别关注了,这些受到的制约会更加严重,但很可惜,这些数据并没有披露。
小结基金投顾相对来说是一个”新生儿“,还有很多不成熟的,你看很多机构都还是试点而已,所以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监管的趋势也是不停地查漏补缺,加强监管,以后只会只会越来越严格。
对于投资者来说,大家需要了解的比较重要的方面有:
• 不允许基金投顾的业绩排名和规模排名(有一种冷叫做觉得你冷),所以这个事情只能够”民间”自己来做;
• 监管比较强调产品的风格等级与个人的风险偏好一致,所以管理型投顾没法帮你去实现股债的大类资产配置,牛市见顶的时候没法给你降低权益仓位,熊市的时候固收类组合没法加仓权益,所以这部分的大类配置可能需要你自己来做;
• 单个基金不会超过20%,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除外,所以基金投顾组合一般不会给你单调一个基金;
• 基金投顾产品成立满一年以上才能够公布业绩;
• 购买投顾产品的实际收益与投顾策略展示的样本组合收益会存在一定的差别;
其他的一些风险点 ,比如恪尽职守这些道德层面的东西,是否公平交易,关联交易,试点资格取消这些,我觉得不需要特别关注,主要是即使你关注了,你也不了解清楚背后的具体操作,你也管不了,还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试点资格被取消了,其实对投资者也没有损失,无非是需要再重新挑选一个投顾而已。
其次,我建议各位在投顾策略路演的时候,可以多问问基金池入库的标准是哪些,内部具体的合规风控有哪些?这些在相关监管指引中可能并没有明确,各家有各自的说法,大家可以了解清楚。
我呼吁各位投资者多多发声,当觉得你冷的时候,要大声说出来告诉,我不冷。呼吁机构和监管披露更多的数据,比如投顾策略的在管规模,投顾策略的服务评价指标,比如盈利客户占比、签约期盈利客户占比、客户追加投资占比、客户资金留存率等。我们作为投资者应该对于我们所投资的产品有充分的知情权。
最后,再次声明,上面的个人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存在理解偏差,如果理解和解读与官方解读存在偏差,以相关机构的权威解答为准。
至此,全文完,感谢阅读。
如果您发现我的分析有遗漏和错误,欢迎补充和指正。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中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人所在机构没有任何关联,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不应将此作为投资或决策依据。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说明,充分认识该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如果觉得文章内容有价值,麻烦帮忙转发一下给感兴趣的朋友。感谢。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