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会随笔:公募基金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起因是8号上午,我听了半天的中欧基金的年度策略会,主要是听了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和李迅雷的两个演讲,想随手写一个感想,聊聊公募基金未来发现的一些看法。
说句大实话,可能一部分投资者朋友会觉得这种策略会挺没意思的,觉得只要基金公司的领导讲话,都是空话套话;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则急切关注“财富密码”,会上讲了什么不重要,你告诉我接下来看好什么、买什么?
作为一个去年就听了中欧基金策略会的基金行业观察者,本民工对上述说法不敢苟同。首先知名公募董事长出来讲话的次数并不多,某种程度上全行业的同业都盯着你,想学习一些公司经营发展上的经验,其次未来投资机会的展望只是表象,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关键是你要看成熟的投资大佬们的投资框架是如何应对的。
我知道你们大部分人没看,也懒得看通稿,等着我来给个“脱水版”。
首先窦玉明在演讲中一上来就点出了观点:
“金融行业包括公募基金在内,在社会上非常有存在的价值。金融行业不能说是一个虚拟行业,金融行业本身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金融行业是‘一手担两边’,一边是实体企业,一边是广大投资者。我们连接着实体经济和投资者,并为实体企业赋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窦玉明认为公募基金有两个使命:
第一是为大众理财,将获得的投资回报返还给广大的投资者,帮助他们争取更好的回报、更多的财产性收入;第二是金融行业作为资源分配者,不断优化整个经济的布局,让整个经济发展更有效率,把资金分配给有前景的行业,分配给有能力的企业家、管理团队,让它带动整个社会往前走。
对于这两个使命,我深以为然。去年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提到一位基金经理感叹道:
“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才是真正冲在第一线帮老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那批人。”
前段时间还有一位公募品牌的朋友找我探讨,说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什么才是好的营销?
我说,虽然我从来没在公募基金里面干过,但从基民的角度看,我个人反对精英式营销——比如让基金经理树立一种年薪千万的金融精英范儿,往里面加高尔夫、豪车、金融街/国贸/陆家嘴高端商场写字楼等各种高端元素,这些东西太不接地气了。从公募基金在国内诞生的二十多年来,行业一直习惯用“精英形象”去包装专业度,把基金经理的人设限制住了,其实大可不必。
我见过背着一个破包就一个人跑去县城做草根调研的基金经理,也见过晚上九点多下班了在街边沙县对付一口就回家继续研究的基金经理,这些看起来不够精英范儿的行为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度和净值曲线了吗?
一直以来,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好的基金经理要接地气,善于和市场沟通(尤其是和持有人平等沟通),做好负债端管理也是未来一项重要的能力。当业绩阶段性低迷的时候,很多时候基民在网上骂基金经理业绩不好并不是真的想去人身攻击,“骂”代表了一种被需要,是发出需求的信号,这时候堵不如疏,沟通才是良药。基金经理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各种方式去直面持有人,用自己的信心去熨平持有人的伽玛(注:阿尔法是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贝塔是市场的平均收益,伽玛是投资者行为产生的收益)。
窦玉明也有类似的观点:市场需要重新对基金行业做新的“人设”,既不要神话,也不要黑化,我们就是一群普通人,专注于自己的行业,并想把自己专业事情做好。要始终牢记: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是咱们普通老百姓的理财手段,是需要服务普罗大众的。
共同富裕和普惠金融,就是基民角度所看到的公募基金最核心的特质。
关于金融行业如何做好资源配置,其实这本来就是教科书上的定义,只是我们平时不太能感受到。如果我们看公募基金的发展史,会发现最初给基金公司募集资金的渠道,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银行使用自己的信用背书帮助公募基金把产品卖了出去。这几年我们发现,银行端虽然仍然是比较强大的渠道,但互联网渠道也在迅速崛起,甚至有基金公司打算all in电商。这是负债端的变化,2019年以来的机构牛市让“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共识响彻资本市场,公募基金走入千家万户,2020年至今基金频频上热搜。
而资产端我们看到,银行、保险属于间接融资,而股票属于直接融资,一边连接实体企业,一边连接广大投资者,非常直接,中间没有其他的环节,公募基金等资管机构正是在直接融资过程中提供流动性的一方,也是直接融资机构。
我们都知道,二级市场的价格是会直接影响到一级市场的估值,公募等资管机构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定价机制,直接融资将难以为继,从而影响产业发展,而错误定价的风险也可能会传导给基民。
对此,其实周蔚文这次也有阐述:如果一个行业是朝阳行业,整个社会需要他们不断扩大生产,它们也不断需要从社会的一级市场也好、二级市场也好,不断融资或者筹资。我们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如果能有类似与一级市场的思维,我们就觉得它需要扩大再生产的时候,不断把资金提供给它们。虽然只有在IPO、定增的时候给它们提供资金,其实股票市场如果对它投的赞同票越多,它的市值越大,它做股权激励等等也有利于调动整个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
那么如何才能完成公募基金的使命?
窦玉明的解法概括起来就是:把公募基金当成一个普通的成熟行业,用标准化流程做“国民汽车”,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
为什么说公募基金是一个普通的成熟行业,因为这类组织形态在海外已经存在了上百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是一个传统行业,而这个行业里面的人从事的工作,和50年前、100年前的区别并不大。过去的很多年在投资管理、投资策略、研究方法等上面,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和创新(甚至我们很多基金产品也基本上是照搬海外的)——我们的研究方法很成熟,基金经理投资组合构建的方式、风险管理的方式,只是我们现在用了一些科技的手段,在计算机、数据方面有进展,但是根本性的变化并没有太多。因此公募是一个成熟行业。
窦玉明还提到,因为公募是普惠金融,所以行业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规模无法扩张的问题,只能管小钱不能管大钱,本质上就是一种“产能不足”。
现代生产方式不是简单人的叠加。我们要增加产能,一般认为就是再雇一个人手工做汽车,再增加产能,那就再加一个人手工做汽车——不是这样的,应该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更细致的分工,有做轮胎的、有做方向盘的、有做外壳的,有做电力系统的,每个都做得很专业,形成一个标准化生产线,才能把效率打到极致。
如果套用到公募基金行业,那么管理规模的增加,就不能仅仅是依赖明星基金经理——你给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人管钱,是不可能依靠一两个人的,基金经理的背后还有研究员、分析师、交易人员、风险控制人员、绩效评估人员等等,每个岗位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才有可能实现产能的有效扩张。
大家时常诟病公募基金规模导向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也意识到规模是业绩的敌人,但我们却很少意识到:作为普惠金融的公募基金,是要服务几亿基民的,天然就要解决管理大资金的问题。
如果公募基金都不去解决规模扩张带来的各种问题,单纯用限购去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那久而久之,公募基金就真的成了为少数富人服务的工具。
在所有理财类产品中,我一直最喜欢的就是公募基金,无论是专业性还是透明度,公募基金都非常领先,而且选择很多,足够多元化。在房住不炒和理财净值化的浪潮下,我认为公募基金未来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投资首选。
站在2022年的尾巴往前往后看,2021年也许只是大家“看见”基金的起点,行业的黄金十年正在徐徐展开。
一点感想,不一定对。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作为投资依据。)
图摄于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