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的前世与今生:我国指数基金走过的那些路

复来指数投资 2022-05-22 00:01

在上一篇文章《指数基金的前世与今生:从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说起》中,我们讲到了指数基金的起源。

不同国家指数基金的发展过程都不一样,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出指数基金的国家,也是指数基金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

而我国的指数基金的引入比较晚,其市场规模和成熟度都远不及一些国外发达国家。

那我国指数基金的发展历程具体又是怎样的呢?

这篇文章将向你讲述我国指数基金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那些路。

#1 中国境内指数基金的萌芽


相较于国外,我国指数基金出现地比较晚。

步入21世纪后,虽然国外指数基金在各自的市场上都已经得到了认可,并逐渐发展了起来。

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以及监管环境的制约,我国境内的指数基金在诞生的初期发展仍比较缓慢。

我国的第一只指数基金诞生于2002年,但是有数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指数基金总数只有19只(其中包括5只ETF基金),资产规模不足1000亿元。

而这样的情况到了2009年出现了转机

#2 指数基金之年


我国指数基金一共经历了两次井喷式地增长,一次是2009年,还有一次是2019年,这两年都被称为是“中国指数基金年”。

如下图,是我国市场上的ETF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从2004年到现在的一个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来,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ETF的数量和规模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而2009年,指数基金市场一改以往增长的颓势,数量和规模有了比较大的增长。

据统计,2009年我国境内共成立新基金153只,发行总额4534.47亿份。其中指数基金27只,发行份额1355亿份,占今年全部新发基金份额30%,远超指数型基金历年累计发行总规模。

指数基金数量和规模暴增的背后,有两点原因值得阐述:

一是指数基金本身业绩表现优秀


下表是2009年各类型基金收益表现一览:

从2009年各类型的基金的收益来看,指数基金的收益最高,其次才是股票型基金,两者之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竟相差了约18个百分点。


二是监管政策的支持


我们知道,开放式基金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问题。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老鼠仓”问题——就是部分基金经理可能会在用自己所管理的基金拉高股价之前,先用他人(一般是与自己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的人)的账户在低位建仓,待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时再卖出,从而获利的行为。

这也是由于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然而,监管部门对此类行为的是很难去把控的。

但是指数基金由于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类问题。

除此之外,指数基金还具有税费率低廉等优点。

所以,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监管部门更支持指数基金可以进一步发展。

比如,2005年沪深交易所共同组建了中证指数公司,目的就是为指数基金等指数指数化的投资产品以及股指期货等指数交易所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另外,2009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ETF)联接基金审核指引》,同年8月,两只ETF联接获批成立。ETF联接基金的获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ETF的流动性。

2009年之后,指数基金市场又进入了一个比较缓慢的增长期。直到2019年,指数基金市场迎来了它的第二次高光时刻。

2018年底,我国境内ETF还只有179只,规模仅3749亿元。到了2019年底,ETF数量则增长到了266只,规模达到了6206亿元,规模几乎翻了一倍。

总的ETF交易量稳居亚洲第一,市场规模跃居亚洲第二

2019年之后,我国指数基金继续高歌猛进,数量和规模都保持着较大的增幅。

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境内ETF已有563只,总规模达9188亿元,这个数字相比2004年第一只ETF刚成立的时候已经翻了近170倍。

指数基金越来越火爆的现在,不仅代表着指数基金的成功,更反映了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指数基金的业绩表现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强弱呈正向的变化关系,市场有效性越强,指数基金越有市场,参考作为成熟股市的美股,相信在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国内指数基金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证券:
  • 上证50ETF(510050)
  • 沪深300ETF(159919)
  • 创业板ETF易方达(15991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