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邮递员到副部长,用“信”拉近“心”的距离

谭浩俊 2022-01-26 00:01

从普通邮递员到副部长,用“信”拉近“心”的距离

原邮电部副部长、中国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罗淑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2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女邮递员、女信使,罗淑珍1951年到北京邮局工作,一辆自行车、一盏煤油灯,不仅陪她走过北京那些熟悉的老胡同,也让她收获了老百姓的信任和赞誉,更让她领悟到邮政投递工作的责任源自哪里又将落向何处。24年间,她从一名普通女邮递员走到邮电部副部长,与她所倡导的“一封信、一颗心”密不可分。

据悉,进入邮电部门后,罗淑珍连续21年投递信件、报刊360多万件无差错,成就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正是她们这些邮电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一次又一次地把“信”送到千家万户,才让“心”的距离越来越近,让家与家、人与人、爱与爱都变得那么温暖和甜蜜,让企业与企业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能够不断地扩大交流和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互联网已经相当普及,电脑、微信、短信、邮件,特别是视频,已经让电话也变得可有可无的今天,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可能根本无法想象“信”的重要,“信”的魅力,无法相信“信”对于一代又一代人之间联系和交流、沟通与服务的重要,无法相信为等待一封信可以让嘴唇也出现许多泡的事。

不错,凡是有过通信经历的人,都会深深懂得信对自己、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家企业的重要。特别是那些不认得字,更不会写信的人,更是心里的那个“急”啊,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信”中有他们太多需要表达的感情,有太多需要倾吐的思念,太多需要了解的情况,如果能够收到来自远方的亲人、恋人、朋友的信,真的是最幸福的事。很多人会边读信、边落泪,更有的人在收到信的一刹那,进入到疯狂的状态。

在很长一段时间,信,不仅是交流感情、诉说真情、表达相思的工具,也是联系工作、洽谈业务、推动发展的工具,很多的业务、资料、材料等,也是通过信件来完成的。不然,根本无法沟通与交流。特别是恢复高考后,莘莘学子们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信对他们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和急盼,以至于很多考生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几天,可以整天整天地等在邮递员投送信件必经的路口。如果是交通条件不佳的地方,就更是让考生们等得心都要碎了。

对,邮递员,他们就是信使,是每家每户、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最希望见到的人。那些穿街走巷送信的邮递员,与各家各户、各个单位、各个人都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受到了普遍尊重。很多人看到邮递员,就像看到了亲人一般,都会主动打招呼,如果邮递员说有哪家的信,收信的人家一定十分信任,因为,那是他们最享受的时刻,也是最陶醉的瞬间。

能够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邮递员,对罗淑珍来说,当然是幸运的,也是光荣的,同时,又是十分艰苦的,任务相当艰巨的。因为,如果投寄错一封信,就有可能导致一种思念被耽搁、一次爱的表达被延误、一次业务被影响,尤其是高考录取通知书,会让考生和家长承受巨大的痛苦。因此,罗淑珍能够21年投递信件、报刊360多万件无差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奇迹。

在感谢科技工作者发明了互联网这个快速、便捷的通讯工具,大大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人与人之间交流障碍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感谢那些为中国邮电事业做出贡献、有的仍然在默默无闻地为通信还不发达地区居民投递信件的邮递员,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奉献,他们的辛勤劳动,才让世界更加温暖,让爱更加甜蜜,让事业蒸蒸日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通讯工具不断推广,“信”这个承载着多少代人的情与爱、思和念、幸福与快乐的交流工具,或许会有一天完全退出,成为记忆。但是,信永远不会消逝,它会永远停留于人们的心中。因为,它带给世界的,是巨大的欢快和幸福,它让世界变得更加温馨和可爱。而作为信使的邮递员,也将永远被记住,成为历史的一个闪光点。在这里,我们也真诚地对罗淑珍部长说一句,一路走好,新中国的第一代女信使。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