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生育福利,延长生育假,会不会是一厢情愿?
“加码”生育福利,延长生育假,会不会是一厢情愿?
近来,20余省份相继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工作,推出系列鼓励生育措施。不少地区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并增设育儿假。
这一被媒体称作生育福利“加码”的行为,引来的可不只是一片叫好声,还有担忧声。最大的担忧,就是生育福利“加码”的背后,是否还有女性就业歧视的“加码”,会让休完生育假的妈妈们,更加难以就业。轻则丢掉原来的岗位,重则丢掉已有的工作。
我们并不否认,出现这种情况,与一些企业缺乏人情味有关,与没有大局意识有关,与不能平等对待女性就业有关。但是,在目前的企业运行环境下,让每个企业都能够“全力支持”延长生育假,估计难以做到。就算相关职能部门施压,一些企业预计也会明从暗顶。企业巨大的经营压力下,岗位用人大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休息,就得有人顶上,就得补充新人。休完生育假的妈妈半年不来上班,留下的岗位空缺,必然会有人去顶。如果工作要求不是很高、变化不是很大的岗位,或许还能半留着。如果是紧缺岗位、迭代性很强的岗位,继续留着的可能就不大了,丢失原有工作岗位,对相当一部分生育妈妈来说,是避免不了的,不丢掉工作,就算是运气了。即便丢掉工作,也是常事。
对企业歧视女性、尤其是不关心生育妈妈的行为,可能无法容忍,却又不能不理解。毕竟,企业都是讲究效益的,没有效益,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虽然关心员工、特别是关心生育女工,也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可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并不是特别多。因此,面对可能出现的企业歧视生育妈妈的行为,恐怕不能只在要求和规定上下功夫,还要在政策上做文章,在要求企业必须执行生育假规定的同时,能否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帮助,譬如税收优惠、就业补贴等,让企业不因为执行延长生育假而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在政策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企业仍然不认真执行延长生育假规定,仍然歧视生育妈妈,让生育妈妈丢掉岗位或工作,那就可以严厉处罚。自然,延长生育假对女性生育的吸引力就会强一些。
提高生育率,防止人口增长出现严重问题,确实需要引起全社会重视。而延长生育假,也不失为一项重要手段。特别是有些地方还计划推出给爸爸放“产假”的政策,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照顾生育妈妈。这些设想,当然是好的,出发点也是非常正确的。关键就在于,要能够顺利实施,要在企业行得通,要能在单位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就没有多大意义。
可以预料,延长生育假政策出台后,执行应当不会有任何问题,所有单位都会同意执行这样的政策。可是,政策执行后会给生育妈妈带来什么影响,就很难预料了。最有可能的现象就是,不同单位出现不同做法。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不会有什么影响,国有企业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是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是不大可能出现人浮于事现象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因岗设人,而不是因人设岗。那么,处于岗位上的生育妈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娃丢岗或丢工作现象。就像业内人士所言,在那些更新迭代很快的行业和企业,如果一名女员工因休产假离岗半年,那被“职场边缘化”的概率就会相当大。这还是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有的则是直接丢掉工作。
因此,各地在设计生育福利政策时,是否应当考虑这些具体问题,是否应当设计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措施,能够既让生育者享受政策“加码”带来的福利,也能让单位、特别是企业能够接受,从而使这项政策福利真正转化成推动生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纸面权利。
政策的执行,除了设计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配套政策的同步协调。依靠政策单枪匹马地向前推进,往往是执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很多政策会出现看似美好、实则不然的现象。尤其是涉及员工利益的政策,常常会与企业利益相矛盾,与经营者目标相对立。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有依靠配套政策来缩短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差距,缩短经营者与员工的目标距离,从而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也只有这样,政策的实施效果才能最大化,政策才不会成为纸面要求、纸面权利,最终最大限度地提升政策的执行效率。延长生育假能否达到目的,就看各地政府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