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学区房炒作,先要弄清楚为何会出现学区房
整治学区房炒作,先要弄清楚为何会出现学区房
近两个月来,全国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重拳整治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行为,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如南京市房产局会同市教育局等部门,对全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如成都市教育局联合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学区房等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石家庄市对全市13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广告经营单位等共计290人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行政指导和相关法律培训,等等。
应当说,在如何贯彻中央关于“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要求方面,地方的行动还是非常快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所采取的措施也是比较严厉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问题。
要知道,学区房基于广大居民,确实是心头之痛,有钱人在想方设法买学区房,没钱的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在咬紧牙关、穷尽一切力量购买学区房。以至于让学区房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越炒越没有规矩,越炒越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使学区房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完全背离。
也正因为如此,在学区房问题上,可能不只是出台一个文件、开展一次整治、召开一些会议、约谈一些人员、开展一些培训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学区房的关键并不是“房”,而是“学”,亦即为什么会出现学区房,学区房现象出现的症结在哪里,找不出症结,治理工作就无从下手。即便出手,也难以真正产生效果。
不得不说,学区房的出现,是伴随着“学”字而产生的。首先是学习,然后是学校,紧跟着是学区,最后才是学区房。学习,当然是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态度,是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和重视,是希望孩子能够成才的期待与希望。因此,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会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从幼儿园开始,注重给孩子寻找最好的学习途径,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最好能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于是,不管孩子自身的条件如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比其他孩子学得更好,都能够考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
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期盼和希望,也就成就了学校的重要,成就了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区别,于是,更多的人就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好学校身上。起先,是靠权力、金钱、关系、后门等让好学校越来越吃香,让无权无势无钱的人大多被边缘化。随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禁止择校措施的出台,权贵和有钱人无法再运用自身资源让孩子进入好学校了,自然,就有了学区的概念。
所谓学区,就是在教育部门划定的范围内,所有的适龄孩子都能在划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学,其他区域内的孩子,则不能跨学区上学。按理,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育部门自身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聚集,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越来越不公平,优者恒优,差者恒差,学区概念自然也就越来越具有资源配置不公平、不合理元素了。
既然学区概念越来越明显,学区对孩子上学的影响那么大,学区房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且随着教育资源配置的越来越不合理,学区房的炒作也就越来越严重。因此,学区房是伴随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公平出现的,不解决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让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却来解决学区房问题,无疑是扬汤止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炒作问题。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问题,最关键的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让所谓的好学校不享受特别的教育资源,政府、财政、教育部门应当把更多可支配的资源,配置到普通学校,让普通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提升。到时候,家长的选择更多了,学区房的概念也就会弱化了,自然,也就没有炒作学区房的价值了,
所以,在支持各地打击学区房炒作的同时,希望更多地从深处找原因,能够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出台更多政策措施,让学校能够平衡发展,让资源能够优化配置,让学区的好差格局不再,那么,学区房会自然而然地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