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做事有点草率,但草率中不乏“精明”
格力做事有点草率,但草率中不乏“精明”
6月27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对2020年10月13日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对应的回购股份用途进行调整,由原计划“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变更为“回购股份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千万别小看这样一次调整,原计划是利空,调整后就是利好。至少,可以让投资者感到,格力的股份回购方案,不只是格力员工的福利,也是投资者的福利。如果回购的股份全部用于员工持股,就等于是拿投资者利益发格力员工福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上市公司不应当做出的行为。
此次调整,也可以认为格力已经认识到方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公众对格力员工持股计划提出的质疑。实行员工持股,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是为了调动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前提是,不能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不能把格力员工的幸福建立在广大投资者的痛苦之上。
很显然,把回购股份全部用于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是不合理的,也是有违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心的。员工利益需要考虑,且需要认真考虑。但一定要顾全大局,要统筹各方面关系,兼顾各方面利益,而不是顾此失彼,考虑了员工利益,就忽视投资者利益,保住了员工利益,就损害投资者利益。这样的行为,是有损上市公司形象的。尤其是员工持股计划中,格力电器主要负责人的股份远超过其他员工,把利益过多地转移到员工持股上,就等于把这些利益大多给了企业主要负责人。这样的结果,是很难得到投资者认可和接受的,是必须予以监督和跟踪的。
实际上,舆论和公众对格力员工持股计划的质疑,也不是仅仅表现在回购股份的用途上,还有其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被质疑的地方。如持股方案中“员工持股方案中员工退休后才能行使权利的限制”问题,就既让员工感到迷惑,也让投资者感到不解。员工的迷惑,在于等到退休才能行权。如果年龄较轻,那等的时间也太长了,谁知道企业将来会怎样。也许企业会说,方案这样设计,就是想让员工增强信心,共同把企业做好。但是,按照政策规定,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合规的。对此,格力方面在回应中表示,尽管方案设定的锁定期是两年,但实际原则上是持有至退休,公司希望员工持股计划带来的是激励。
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这样的设计,太有“内涵”,太具备特别含义。因为,格力的主要负责人已经达到退休年龄,随时可以退休。两年的锁定期一到,新一届任期也到,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行权。如此,又怎能不引起员工的质疑呢?即便格力员工成为了既得利益者,投资者会对其产生反感。但是,面对格力员工持股计划中设定这样的条件,也是会感到格力是一家不太讲规矩的企业。显然,这又是一个受到很多质疑的方面。
至于企业设置的员工持股计划推出后的业绩增长目标,10%不算很低,但对格力来说,也不算高。面对舆论和公众的质疑,格力的回应是,从规模上来看,公司未来增长空间还是很大,冰洗、生活电器有巨大空间。但是,不切实际的业绩考核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名副其实的“董氏回应法”,也是名副其实的“董氏语言”风格。只是,一贯高调的董明珠,在员工持股计划问题上,业绩指标仅仅放在10%,这不像董明珠所为。能够想到的,就是董明珠已经在为自己退出格力电器做准备了。未来两到三年,只要新的一届任期到期,董明珠退出格力,已经没有多少悬念。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按照格力的回应,员工持股行权原则上要与退休同步推进,那么,两年锁定期到后,只有极少数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才能行权。毫无疑问,这是有利于董明珠行权的。如果到时候再把预留的资源投放到市场,就能带来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自然也会给包括董明珠在内的达到行权条件者带来积极的利益影响。
格力的员工持股计划,确实有点草率。多个方面受到质疑,也是其他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没有遇到过的。或许,也与格力市场影响力大有关吧。但是,草率的背后,也藏着“精明”,藏着一些对未来利益和个人利益考虑的“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