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力成为城市实力不断增强的源泉
让活力成为城市实力不断增强的源泉
“城市的活力比实力更重要。有些城市常住人口大幅度减少,大家用脚投票,投的是城市的发展活力。”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成都市原市长葛红林日前在第三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上说的。
毫无疑问,这是经过认真思考、认真研究、认真实践后总结出来的观点,也可以认为是经验。很多人认为,判断一个城市的强弱,要看实力、看人口、看经济总量。这样看,这样想,都没有问题,也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看、这么想的,也是努力地这样做的。需要知道的是,这又是传统思维的体现。用现代思维分析和考虑问题,可能就不会这样的想了。
作为在政府和企业都有着丰富经验的人,葛红林会长的观点,无疑是现代思维的体现,也是市场意识强的表现。一座城市,实力固然重要。没有实力,很多事都做不起来,老百姓也富不起来。只有实力强了,城市的影响力和地位才会不断提升,才能具有更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但是,城市的实力怎样才能强起来、硬起来呢?在市场经济下,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近年来,深圳的实力在不断地增强,经济增长、企业发展、产业提升、创新力度,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因此,舆论普遍认为,深圳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很多高水平,深圳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城市。未来的深圳,一定会成为国际大都市。不仅如此,深圳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东莞,受深圳的辐射与影响,已经从一个县级市快速成长为广东第四大经济实力强市。也就是说,深圳不仅自身实力强劲,还带到了周边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
但是,有没有仔细想过,深圳的实力是如何强起来的。为什么实力增强这么快的是深圳,而不是其他城市。原因就在于,深圳的城市活力是其他城市不能相比的,也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正是因为深圳有很强的城市活力,才能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创业创新者。而这一切,才是城市实力增强的基础,也是城市实力不断增强的源泉。
事实也是,凡是活力很强的城市,都是发展速度很快、实力增强很大的城市。反过来,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城市,就一定有活力。如果没有活力,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将要走下坡路。八十年代的浙江温州,能够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明星城市,就是因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打破了沉闷的发展气氛,释放了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城市活力。八十年代中期的苏南经济,能够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苏南各大城市也都能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则得益于乡镇企业发展,而乡镇企业相较于城市国有企业,灵活性更强,适应市场的能力也更强,带来了城市的活力增强。无论是深圳的一飞冲天,还是温州、苏南的发展模式,都在一次又一次地验证活力对一个城市有多重要,活力对城市实力的增强有多重要。
活力,首先来源于人的思想的解放,尤其是城市管理者思想的解放。温州也好,深圳也罢,苏南各城市也行,能够抢占发展制高点,就是人的思想得到了很大解放,管理者思维能够与广大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密切结合。封闭、保守、僵化的思想,是不可能增强城市的活力的,也是不可能实现城市实力增强的目标的。为什么在相当一段时间,一些城市只会围着城市建设转,说到底,就是城市管理者的思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僵化、保守的思想不断增强,创新、创造的动力越来越差。自然,城市的真正实力,也会在城市规模的扩大中越来越弱,城市风险则越来越大。
活力,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什么是活力,当然是市场主体的活力。没有市场主体的活力,一切都是假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的活力来自于哪里,自然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氛围。只要发展环境好、发展氛围浓,城市的活力就不会差,企业的活力就能越来越强。这是城市活力的基础,也是城市实力的基础。
活力,还来自于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虽然说营商环境很重要,需要通过不断地放权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企业活力。但是,这决不是说可以扰乱市场秩序,可以不讲市场规则,可以违法乱纪。恰恰相反,越是市场活力强、越是城市活力强、越是企业活力强,越要有规范的市场秩序,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有良好的法制氛围。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人人依法办事,才能让城市活力持续释放,让城市实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