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背后,有哪些积极变化
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背后,有哪些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此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既与去年同期进行了比较,也与去年第四季度进行了比较,还与2019年同期进行了比较,列出了两年平均增长数。如此一来,可以更加直观、客观、理性地分析和判断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从而更好地谋划今年后三个季度的经济工作,更好地把握工作主动权。
虽然说,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是在去年同期下降6.8%的基础上出现的高增长,但与2019年相比增幅也达到10.3%,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也达到5.0%,就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了。一季度经济增长达到18.3%,实现了经济的“开门红”,也展示了经济的稳健和韧性。
经济增长“开门红”,充分体现了经济转型效果正在不断显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6.9%;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9%、3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7%、12.3%。也就是说,无论是规模以上企业还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平均增幅都高于经济增长。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平均增幅都远高于经济增长增幅,反映出经济转型出现比较明显的效果,实体经济地位得到明显强化,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增长“开门红”,进一步彰显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心和信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34.2%,两年平均增长6.3%。这也意味着,市场需求不仅得到了较好恢复,且呈现逐月向好的格局,3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明显高于前两个月。很显然,这是国内大循环格局正在形成的体现,也是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体现。不仅如此,固定资产投资也在恢复,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2.9%。虽然增幅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但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3%,两年平均增长9.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1.6%、28.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7%、8.2%。毫无疑问,这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吻合,也符合高质量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开门红”,在“稳就业”的效果上也得到了充分展示。“稳增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稳就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失业率下降,意味着就业率提升。就业状况好,经济发展的基础就会更稳,经济发展的状态也会更好。而就业状况改善,除了失业率下降外,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表现。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同比名义增长13.7%,两年平均名义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4.5%。收入有保证,消费就有条件、有能力。消费有条件、有能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会越来越明显、效果越来越好,推动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基础就会越来越牢。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和扩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尚没有消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发展、打压中国企业的行为还在加剧,中国面临的外部发展形势更加严峻,各种不确定性更强。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信心,更加努力地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拓展外部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当成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重心。同时,要加大创新力度,突破“卡脖子”领域,发展高端和尖端技术,不断完善国内供应链和产业链,节约各种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只有这样,经济增长才能更加稳健和具有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