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干部各类打卡,做给谁看
让基层干部各类打卡,做给谁看
近年来,““两微一端”成为基层工作的新标配,特别是每天政务APP打卡、十多个的微信群签到……已经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的“痛点”“累点”。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曹县磐石街道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感叹。
互联网普及了,各种考核的办法也越来越多,在APP打卡、微信群签到,不仅成为了政务办公的标配,也成为了基层工作者的“痛点”、“累点”,让很多基层工作者苦不堪言。更重要的,很多地方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也主要是采用这个形式。真的无法想象,这样的方式,到底有多大作用,又是做给谁看的。
不错,只要打卡,就能证明来过了,或者某项工作触及了,或者对部门的工作重视了。但是,效果如何呢,有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呢,也就没有人问了。更多情况下,打卡变成了形式,成为了基层干部与上级领导或职能部门“捉迷藏”的地方。你要求得越严,我“捉迷藏”的能力越强。你要求不严,我就一般应付。
有人认为,如果不打卡,可能连班也不会来上了。我们要问的是,打了卡,就能安心上班了,还不是继续溜之大吉,上班时打一次卡,到下班时间再来打一次卡。打卡有没有效果,关键还是看工作的成效、看对待工作的态度,看有没有真正把工作放在心上。如果无心做事,就是打卡,也是没有任何作用与效果的。
实际上,像打卡这样的手段,最终“治”的还是老实人、是认真工作的人。对于那些吊儿郎当的人来说,应付打卡实在太容易、太方便。真正要想通过考核来检验基层的工作,考量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还是要通过工作绩效来反映,通过现场抽查等方式。那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抽查、检查,一定要少,要杜绝。但是,对工作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则可以通过抽查、暗访等手段进行。这样做,广大群众也欢迎,也希望政府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基层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一个村制定一个目标,今年要完成哪些任务,就不用天天去考核村干部,最后用结果考核,这是最好的考核。”王银香代表的观点,显然比简单的打卡要好得多。基层干部可能在劳动纪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要看到,他们更多的应当进入到广大农民当中去,而不是呆在办公室等待打卡。走进农民、走到田头,才是最好的打卡方式。打卡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工作需要的。既然打卡对工作没有什么帮助,又何必硬在实施呢。
所以,对那些没有必要的打卡,还是少一点为好。难得一次打卡,效果很好。打卡多了,也就变老油条了,根本不会把打卡放在心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打卡没有效果,且受到基层的反感,不如取消,多一些实实在在有效的考核手段。或者,请一些社会监督员、多到群众中去听听意见和反映,多走访一些企业和居民,自然能够了解到第一手资料和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办法,而不是依靠打卡这样的形式来给基层工作人员上一道没有用的“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