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担心中国会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

谭浩俊 2020-02-19 23:54

【原创】不必担心中国会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2月1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回应通胀问题时表示,现在由于经济复工复产还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在需求端还是在其他方面都给价格稳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前提没有改变。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及时的采取措施来进行调整,相信中国绝对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确实,1月份的价格指数公布以后,由于CPI达到了5.4%,加上疫情发生后,一些商品的市场供需矛盾也比此前有所加剧。因此,有人开始担忧,会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物价上涨,甚至规模比较大的通货膨胀。

面对CPI突破5%,且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对价格因素表现出敏感心理,甚至出现担忧,是很正常的,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也不要过度担忧会出现通货膨胀、特别是大规模的通货膨胀。首先,1月份的CPI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主要是由春节、疫情、翘尾等多种因素叠加所致,而非货币贬值、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形成。一旦这些因素消失,价格也就会趋于平稳。因此,1月份的价格波动,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具有代表性。

其二,尽管为了应对疫情,银行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等方面生产企业加强生产,以及帮助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但是,这一切都不会成为通胀元素,都会在疫情过后逐步在发展中消化,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也不会成为通货膨胀的元素。因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因为疫情的发生就改变,也不会因为疫情而失去目标和方向。只要目标和方向不走偏,大规模通货膨胀发生的基础就不具备。

再者,货币政策的工具箱内还有很多手段。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关键看货币政策的把控力度,看货币政策方面有多少可以进行调控与运作的手段。很显然,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有许多可以调控的手段与方法,可以依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企业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手段,平衡市场、平衡需求、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如加大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公开市场操作等。只要货币政策的平衡性好,发生大规模通货膨胀的概率就会很低很低,甚至可以说没有发生大规模通货膨胀的可能。

最后,疫情过后的市场供求关系会更加协调,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流通中的资金需求量会减少,央行运用货币政策的空间会更大,不需要再通过“跷跷板”方式来调剂资金,而是可以依据企业需求,从容地调度资金和投放资金。譬如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对重点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医疗领域的支持,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效率。因此,可以将疫情带来的挑战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只要发展步入健康有序轨道,就不需要担心大规模通货膨胀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疫情的发生,恰逢春节长假,原本是很多行业的发展机会、增长旺季,反而变成了淡季,甚至比淡季还要淡得多。如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造成这些行业的许多企业面临生存风险。一部分企业,还很有可能挺不过而倒闭、关门和歇业。但是,留下的企业则是一次新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得发展的现状从“清冷”突然转向“火热”,那么,价格也就会顺势发生一些波动。为了确保价格稳定,避免给广大居民带来通货膨胀预期,有关方面就要密切注意价格的变动和变化,密切注意重点商品的变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同时要注意,为了抗击疫情,在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果蔬生产方面,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会不会出现生产与供应不能完全衔接的问题。特别是山东等果蔬生产的重点地区,在积极支援了疫情重点地区之后,生产量还能不能满足其他地区需要,有没有及时套种,后续供应能力如何等,也是防止通货膨胀发生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衔接工作做得不好,对价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波幅波动的。


总之,不必为中国会不会发生大规模通货膨胀担忧。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担忧者,中国决不会发生大规模通货膨胀。中国有能力、有条件应对各种困难、战胜各种困难、克服各种困难。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