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实现紧平衡,“过紧日子”之弦一刻不能松

谭浩俊 2023-02-02 08:03

1月30日,财政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26万亿元,增长6.1%,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单看数据,无疑是一本“赤字账”。但是,“赤字”的背后,有两个方面必须特别关注。一是财政收入增长中的留抵退税因素。如果剔除这一因素,财政收入增长还是不错的,增幅达到了9.1%。在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外部环境很是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财政收入正增长,着实不易,这也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韧性足、抗风险能力强;二是财政支出的“重点”更加突出。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税收出现下降的大背景下,把支持的重点放在民生等重点领域,体现了公共财政的特点,也更加符合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打下了良好基础。

也就是说,2022年的财政收支工作,总体是在紧平衡中度过的。但是,却又是在结构不断完善、重点更加突出、效率持续提升中完成的,财政工作正在朝着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公共财政的特点日益明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也更加协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在财政紧平衡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2023年的财政工作,特别是财政收支,仍有可能在紧平衡中展开。甚至未来几年内,财政收支都需要维持紧平衡,收支矛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财政收入增长的压力,会在经济持续恢复中得到改善,但财政支出的压力则不会减轻。这也意味着,“过紧日子”的思想,必须始终贯穿于财政工作之中,“过紧日子”之弦,一刻也不能松,甚至要越绷越紧、越绷越有效率。

必须注意,财政“过紧日子”,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财政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财政工作抓得好,财政资金使用规范、科学、合理,就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能减轻经济基础的压力,就能让公共事业发展得更好、民生改善取得更大突破,从而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越来越协调。反之,就有可能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发生矛盾,影响经济基础的巩固与稳定。因此,“过紧日子”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必须把“过紧日子”的思想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财政“过紧日子”,也是给整个社会起示范带头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毫无疑问,节约必须从政府开始、从财政开始、从节约每一分财政资金开始。“过紧日子”就是节约最好的表现之一,也是最好的行动之一。尤其在宏观经济环境不佳、经济增长压力很大、企业运行十分困难、财政收入增长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过紧日子”就显得更加重要,也能够给全社会确立节约意识、节俭思想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财政“过紧日子”,并不是“一刀切”。所谓“过紧日子”,就是该省的一定要省,该花的则一分不能少。过去几年,为了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如果没有这些政策支撑,很多企业将无力渡过难关。自然,也就减少了可支配的财力、可使用的资金。这时候,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来说,就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不该花的一分不花,能少花的坚决少花,可缓花的坚决缓花。相反,对民生等重点领域,不仅不能减少支出,还要增加供给。这就是“过紧日子”的真正含义,也是建立公共财政必须实现的目标。

财政“过紧日子”,更是反腐倡廉的需要。财政花钱大手大脚,各种腐败问题就会滋生。而这里所说的大手大脚,不只是公用经费开支、接待费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支出,还有政府投资的项目、政府设立的各种基金,同样不能大手大脚,而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审查制度、监督机制。特别是监督机制,必须从项目设立的第一天起,就要阳光、透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资金使用不出现任何问题,从而有效铲除腐败的土壤。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