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专业化整合还要更专业
1月14日,中国三峡集团与中交集团举行水利电力建设资源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过去的一周,央企专业化整合好戏连台,能源、医疗等领域率先落子。特别是中国华能与中国海油、中国建材、中国船舶等13家中央企业开展的集中签约,涉及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这是近年来中央企业新能源领域中涉及范围较广、项目较多的专业化整合。
从对央企提出实行专业化整合要求,到实质性推动此项工作以来的情况看,不能不说,整合的效果是不错的,工作力度也是很大的。很多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方面,也在统一要求下,实现了顺利整合。因为,央企不同于一般企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以十分强势的状态出现在人们面前,要想动其奶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改革面前,各大央企还是从大局出发,收回了强势,积极地参与改革,主动配合专业化整合。
而从整合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央企在过去的发展中还是比较散乱的,看似都分布于不同领域,应当专业化程度很高。实际上,产品同质化、业务趋同化现象十分严重,能源、新能源、房地产、医疗、生物等热门行业,都有数家、十数家、数十家央企在参与。特别是房地产,曾经公开的数据是,有78家央企都有房地产业务。而有新能源业务的央企,也很多很多。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没多久,就有专家预言,央企纷纷进军新能源行业,不要几年,央企间的踩踏现象就要发生了。最终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央企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经济安全的企业,如此不顾一切地进入到竞争性行业、热门行业,且不把重心放在技术、产品的创新方面,也像一般竞争性企业一样,只看眼前利益,显然失去了央企的存在价值。就算想进入竞争性领域,也应当在技术、产品方面有绝对优势,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而不是与国内的民营企业抢饭吃。如果只具备在国内市场抢饭吃的能力,就不应该享受政策、资源等方面的特殊待遇。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等方面给予央企更多倾斜,就是想更好地发挥央企在维护经济稳定、保障经济安全、应对经济挑战等方面的作用。这一点,央企必须清楚。
实现央企专业化整合,目的就是要提升央企的创新实力、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开发水平,最终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专业化整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过度分散、技术参差不齐,导致行业过度竞争,最终损坏整个社会的竞争实力。也就是说,尚没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自身已经打得头破血流。这样的现象,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是经常发生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
而从目前央企专业化整合的实际情况来看,整合的速度还是挺快的、进度也是符合改革要求的。需要注意的是,整合的专业化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切忌拉郎配,切忌把几只小舢舨绑到一起当航空母舰。首先,要真正实现人才的全面整合。专业化整合,人才整合是第一位的。如果业务整合到一起,人才不同步整合,整合的效率就不会高。因此,必须把人才同步整合到一起。切不可因为被整合的单位好,人才就不随业务走。人才必须随业务走,并与其他人才一起,形成最强大的技术攻关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
其二,要真正实现技术的全面整合。不同的企业,在相同业务方面,技术能力也是不同的。对央企来说,技术都不会太差。因此,在专业化整合时,技术必须毫无保留地全部整合到整合后的新的业务板块中,决不能业务整合了,技术还保留在原来的企业。如果发现这样的问题,要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要真正实现产品的全面整合。虽然在产品的标准等方面,要求一样。但是,产品的质量、品质也是存在差距的。因此,必须在整合后,所有的产品都整合到一起,实行优胜劣汰,质量差的、品质低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一律淘汰,留下高质量、高品质、高技术的产品,再利用整合起来的技术,对产品实现升级,确保新产品能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要真正实现竞争能力的全面整合。能不能实现1+1>2,甚至1+1>3的目标,竞争能力是衡量标准。因此,评价专业化整合效率,就看竞争力有没有提升。因此,国资委要建立专业化整合考核指标体系,对央企专业化整合进行评估评价,确保整合能够真正专业化、真正具有整合效率和效应。否则,就难以达到整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