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镇江能行,是相信镇江的人民能行
自1980年踏上镇江这片土地之日起,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自己可能要属于这片土地了,可能就要在这片土地上学习、生活和工作了。即便面临毕业以后的工作分配问题,可能也走不出这片土地。
说实在的,作为吴语系的丹阳人,直到考上学校的那一刻,镇江都没有在大脑中留下什么印象,知道的只是常州。考上学校后,由于学校地处镇江,才突然发现,自己是镇江地区的丹阳人,而不是常州市的丹阳人。而那时的常州,还是一个“光杆司令”,没有腿。真正像镇江一样有腿有脚,是1983年地市合并。
说到地市合并,镇江是整个江苏省最吃亏的市。原来是江苏省最大的地区,地市合并后,武进、宜兴、金坛、溧阳、溧水、江宁、六合、高淳都“跑”到其他地方去了,特别是宜兴和武进,是当时镇江地区投入最多、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结果,一个给了无锡,一个给了常州。此后发展得很好的江宁,则给了南京。镇江也一下子从江苏省最大的地区,变成江苏省最小的市。
有幸见证镇江从最大变成最小,也算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经历。只是,没有想到后来又会出现小而弱的现象。这是后话,也不是后话。因为,地市合并后的镇江,虽然面积全省最小、人口全省最少,但是,经济总量仍然在全省位列前5。特别是丹阳,还在县级城市中排名靠前。而那时的苏州,经济总量与镇江差不多,南通与包括泰州的扬州,还比镇江差不少。1994年实行分税制时,泰州还没分出去的扬州,财政收入还比镇江差2000万。
时过境迁,也就短短的20多年时间,那些一直看镇江后脑勺的城市,一个个都跑到了镇江的前面,看镇江后脑勺的城市越来越少,镇江前面的后脑勺则越来越多,且后脑勺的清晰度越来越低,很多已经根本看不到后脑勺,而只能看到人家的小腿在向前快速走动。让镇江聊以自慰的,一个是城市规模最小,一个是人均还没有太落后。前者的后缀语,就是人口规模太少,没法与人家相比。后者的后缀语则是,我们还可以。
确实,城市规模小、人口数量少,对城市发展、尤其是消费等的影响很大。问题是,其他城市最初也与镇江差不多,为什么其他城市的人口会快速增加呢?显然与一座城市的产业发展是分不开的,与一个城市的就业空间是分不开的。只要产业发展好、就业空间大,外来人口就会越来越多,人才也会越来越集聚。
镇江的问题,不是城市规模太小,而是产业发展太差,产业没有成为镇江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数量增加的基础条件。产业门类与产业规模极不协调,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极不相称,既没有形成铺天盖地,更没有产生顶天立地,“草根”不多,“树根”更少,“草根”没有长出草坪,“树根”没有形成森林。有人说,镇江的土地不肥沃,草难生、树难长。
此话不对,因为,镇江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商埠城市,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要在镇江逗留,古时镇江的商贸易十分繁荣,西津渡的车辙可以作证;镇江是一座英雄城市,恩格斯盛赞镇江人民的话可以作证、梁红玉击鼓战金山也可以作证;镇江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西津渡的救生会可以作证。镇江还是一座极具文化内涵的城市,是文人墨客喜欢逗留的城市,等等。这样一座城市,怎么可以与草难生、树难长联系在一起。
可是,镇江的发展,确实又让人不得不反思。如果镇江不能走出发展的洼地,镇江与商埠城市、英雄城市、大爱城市等就会格格不入。对此,生活在镇江的人民,特别是已经在镇江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民,心有不甘啊。他们不甘心镇江被其他地区越拉越远,也不甘心镇江被其他地方瞧不起。
是的,镇江人不甘,镇江的老百姓更不甘。因为,发展好坏,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与他们的后代密切相关。纵然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外地工作,可是,这绝不是他们内心所希望的,不是他们的本愿。看看这座城市的人民,不管城市规划怎么变,不管产业政策怎么变,不管发展目标怎么变,不管政府领导怎么变,他们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都在等待着新的变化,都在用行动书写新的希望。
镇江能不能行,当然能行。因为,镇江的人民能行,他们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他们也是最希望镇江好的人,他们更是城市的坚定守护者。镇江确实发展慢了,但是,对镇江的人民来说,他们都努力了,真的都努力了,每一个人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