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如此好死,为何獐子岛却能赖活
【原创】扇贝如此好死,为何獐子岛却能赖活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1月11日晚间,獐子岛发布风险提示称,公司存量底播虾夷扇贝亩产出现大幅下滑,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基于抽测现场采捕扇贝情况来看,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大比例死亡,部分海域死亡比例占80%以上。
对此,獐子岛董事长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词——刚死。意思是说,扇贝刚死,我们就发现了,而不是死了很久才发现,我们是负责任的,我们是有贡献的。只是,刚死与死了很久,对投资者来说,有意义吗?刚死的扇贝是否就值钱,死了很久的扇贝就不值钱呢?
实际上,对獐子岛来说,扇贝刚死也好,扇贝死了很长时间也罢,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了。扇贝跑了,跑到北海道了;扇贝饿了,被饿死了;现在,扇贝又病了,病死了。反正獐子岛的扇贝,命运多舛,每过几年,就要来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獐子岛的股价,也就由2014年扇贝“出逃”到北海道时的15.46元/股,截至目前的2.70元/股,下跌了82.54%。
实在无法想象,一家主产品——扇贝如此好死的企业,怎么就能一直在市场活着,难道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吗?要知道,好死不如赖活,是劝那些遇到困难和问题想不开的人,要眼睛向前看,不要被眼前的一点困难所吓倒。活着,就有希望。可对獐子岛来说,这决不是赖活,而是烂活,是以损害投资者、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利益的方式在活着,活得不干不净、不清不爽。更重要的,几年就发生一次重要问题,怎么就还能活着呢?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在哪呢?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公众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对市场负责。而从獐子岛这些年来的表现看,根本就不存在对别人负责的意识,而是纯粹在看天吃饭,看有没有自然灾害活着。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哪怕再小的自然灾害,也会令企业遭受重创。即便没有自然灾害,也很难让投资者看到希望。
不错,作为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包括扇贝在内的海产品,养殖的难度确实比一般的物品难度要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受影响的概率也要大一些。但是,正因为养殖的难度大、风险多,才更要讲求科学养殖,需要更加关注扇贝等的变化,需要注意扇贝的每一个动作、特别是扇贝的身体变化,而不是看天吃饭,能养殖到怎样就怎样,根本不去关注扇贝的身体变化。就像此次的扇贝死亡一样,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出现扇贝大面积死亡的问题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扇贝的大面积死亡,企业没有认真地查找原因,反而用“刚死”来试图推责,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投资者,扇贝死亡没有什么,我们会有办法。因为,刚死,就意味着没有死亡多少。可是,媒体披露的信息是死亡率已经达到90%以上,獐子岛自己披露的信息,只是部分海域死亡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这还能用“刚死”来推责吗?“刚死”就能死出这么高的比例?就会死出这么大面积?
显然,企业对扇贝的生存和养殖情况是了解不够的,是没有时刻关注的。也正因为关注和了解远远不足,才导致扇贝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对这样的上市公司,如果继续留在市场,不仅是投资者的伤害,也是对市场的伤害,是市场秩序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内容之一。
好死不如赖活,用在人身上,可以,用在上市公司身上,危害就大了。尤其像獐子岛这样烂活的企业,就更是危害极大。退一步讲,如果这是首次发生这样的问题,或许还能理解,还能用经验不足等来推托。已经多次发生这样的问题了,仍然不吸取教训,仍然在“不遗余力”地重复过去的问题,就实在太不应该了。正如网友所言,你可以骗,但要注意次数。频繁地骗,频繁地发生问题,却始终不改,就决不是一家公众公司所应当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所以,面对獐子岛这样的上市公司,监管机构是否应当就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一家企业经常出现重大问题、重大事件、重要情况,就应该勒令其退市,或强制退市。只有严刑峻法,才能让上市公司有所敬畏。不然,就会有更多的獐子岛,更多不负责任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