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企业开启“印钞”模式,也别丢了危机意识
乘着高价多晶硅和市场需求火爆的东风,光伏上游硅料巨头集体开启“印钞机”模式,业绩领跑全产业链。如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片双龙头通威股份10月20日晚发布业绩快报,其前三季度营收达1020.84亿元,同比增长118.6%;归母净利润更是高达217.3亿元,同比增长265.54%。
看到硅料企业利润暴涨,不禁让人想起十多年前光伏业首次火爆时,也是硅料企业业绩暴涨、利润诱人,带来投资者蜂拥而上,结果,没有几年,行业就出现了快速下滑现象,造成大多数光伏企业关闭歇业,有的还留下巨额债务,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债务清偿压力。
这一轮的光伏行业火爆,自然与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环保压力密不可分,继而给了光伏行业新的机会。不仅是硅料业,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锂矿业,也是价格持续上涨,锂矿企业、锂电池生产企业利润爆表。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变化带给光伏、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机遇,确实非常好,带给这些行业的利益,也是十分诱人。
问题在于,按照资本的运行轨迹和流动规律,当某个行业出现高额利润时,资本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是不会袖手旁观的,而是会迅速行动,参与到行业的利润分配和瓜分之中。光伏行业第一轮发展出现由兴到衰的快速变化,就是因为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如果不是资本的快速进入,按照实体企业的发展规律,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的,也是不可能快速由兴转衰的。
眼下,资本的力量更加强大,特别是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资本的出路更少,能够给资本带来利润希望的行业也大大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的双眼都是红得吓人,只要有利润空间,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冲向这些领域和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光伏行业、特别是最赚钱的硅料领域,就不可能是静悄悄地等待光伏企业慢慢投资,而是会吸引大量资本的进入。如此一来,如果不做好引导和监管工作,光伏行业很可能又是一场血腥拼杀,会不会再次出现哀鸿遍野现象,实在不好预料。
事实也是,以通威股份为例,按照企业9月22日发布的公告,拟与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就公司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达成合作。这也是通威股份首次大规模组件投资。据说,这还仅仅是开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威股份在组件环节的总体长期规划或将达到100GW。
很显然,通威股份大规模投资光伏组件的行为,不可能是完全的企业自主行为,而极有可能借助资本和资本市场力量,或吸引战略投资者,或到资本市场融资。更重要的是,通威股份会这样做,其他光伏企业呢,同样会这样做。光伏企业会这样做,资本更会这样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类似投资会很多很多。在硅料领域获得巨额利润的企业会布局组件、硅片领域,在组件、硅片领域有优势的企业会布局硅料领域,名为拉长产业链,实为去对方碗里抢肉吃。记住,现在是抢肉吃,下一步可能就是抢骨头啃,再到下一步可能就是连骨头也没的抢了。
而另一个可能出现的现象,那就是随着产业链各端的投资越来越多,企业越来越集中,价格大战也将随之而来。一旦进入到价格战范畴,行业的风险就越来越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所有的竞争也将聚焦到技术、产品、管理等具体环节,看技术的含量、产品的质量、管理的水平,淘汰也将正式启动。可以这样说,按照中国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速度、投资效率,特别是资本的锋利牙齿,行业由短缺到充裕再到过剩,不需要多长时间,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光伏行业的新一轮激烈竞争,还将等待多长时间呢,预计不会超过三年。那么,对光伏行业的企业来说,无论是组件、硅片,还是硅料,都有可能很快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如果企业没有这样的危机意识,继续盲目投资、大规模投资、负债投资,那么,风险就会快速积聚,过度投资带来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谨慎、冷静、不冲动对眼下光伏企业来说,或许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眼前利益很重要,长远利益更重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老话蕴含的道理是极其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