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把“数1万粒米”当作什么作业来做
近日,江西宜春一家长称,孩子的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数1万粒米。于是,全家一起出动,和孩子认真数米。家长将数米过程拍成视频,并表示:不管老师会不会检查,态度要端正。
也许,看到这则消息后,很多人会觉得,布置这道作业的老师有点捉弄人,而真的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全家出动一起数米的,也是无事可做,或者想以此来博得老师对孩子的特别关照。
如果单纯从“数1万粒米”本身来说,确实有点“小题大做”,甚至有点折腾人的感觉。毕竟,让一名学生“数1万粒米”,还真不是一件小事,就是大人也要数很长很长时间。而且,这样数了又有多少作用和价值呢?学生能从中掌握到什么知识呢?
显然,这是一个需要沉下心来想,才能想出道理的作业。要知道,老师不傻,也不是无事可做。布置这道作业的老师,肯定知道学生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家长看到孩子这样去完成作业,也是不忍心的,一定会帮助孩子一起来完成的。如果家长参与了,老师的目的可能也就达到了。殊不知,这并不是一道排斥家长参与的作业,而希望家长能够参与。依我来看,如果学生真的完成了这道作业,不管家长帮助与否,对老师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是可以更好地因人施教的。
首先,如果是学生独立完成,那就说明这名学生的决心、毅力和耐心都是非常强的。自然,在今后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就可能有针对性地按照这些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活动、展开一些情景教学、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兴趣小组,从而让每一名学生的特长和特点都能发挥出来,培养更具针对性的人才。
其二,如果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共同完成的,虽然独立性相较于前一种稍欠,但是,也能够把作业完成好,说明组织纪律性很强,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很认真对待。同时,家长也很配合,全家关系和睦,具有团结力量。如此一来,学生的性格也能得到更好的展示和判断。自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能施教。
第三,如果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但不讲实话,硬是说自己独立完成的,说明这些学生有一点虚荣心,说话也不实事求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后老师在施教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说真话、讲实话,不能弄虚作假。这样,待学生长大懂事了,也就不会出现弄虚作假等方面的问题,也不会说假话。显然,这是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人才必须特别关注和关心的方面。
第四,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不仅学生本人会感到有一定压力,如果其家长知道其他同学都完成了,而自己家孩子没有完成,显然也会感到一定压力。今后,如果遇到类似作业,也一定会认真督促孩子完成。如果依靠孩子一个人完成不了,他们也会帮助孩子去完成。这对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五,还能观察一下,学生有没有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有没有一些既可以完成数米任务,又不违规,且效率很高的方法,倒逼学生动脑子、想办法,甚至可以触发孩子的创新意识。一旦有学生拿出别人想不出的办法,还能作为“小天才”重点关注、重点培养,将其某些方面的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升,从而培养更多将来可以成为特殊技能的人才。
记得1999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年仅16岁的韩寒,由于没有接到复赛通知,错过了复赛。但是,举办者还是给了韩寒一次补赛的机会。为了公平起见,作文题只好临场发挥。主编李其纲就用考场的现有条件,拿来一个玻璃杯,把一张纸揉成一团,塞进有水的杯子里,只说了一句话:“就这个题目,你写吧。”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后,纸团沉到杯底,韩寒的文章却浮出水面。韩寒的文章标题叫做《杯中窥人》,他在文章中写道,人生本来洁白无瑕,但一旦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被社会这盆“脏水”所沾染、侵蚀。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虽然文章格调不是很高,但是,这样的构思还是表现出韩寒才华横溢的天资。为什么各方对韩寒的评价很高,就在于他独特的见解和构思。“数1万粒米”与“杯中窥人”异曲同工,只有不落俗套者,才能有新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