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9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道理不需要更多强调,但需要牢记于心,要清楚地知道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能够在科学技术方面保持良好的进步趋势和发展势头。做到了,勇立潮头。做不好,就会被竞争的风浪冲垮、淹没,就会被淘汰。出台《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在更高水平、更多领域、更高层次取得突破,真正实现中国科学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不久前,美国通过了酝酿已久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虽然《法案》没有针对具体国家和地区,但从其巨额的资金补助和技术输出限制已经明显指明了未来科技竞争的态势。而且,根据《法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建立一个技术、创新和伙伴关系理事会,专注于半导体和先进计算、先进通信技术、先进能源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也就是说,所谓的芯片法案,实际内容是多方位、多领域的。而在去年的6月21日,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公布了一项新计划,将成立一个由首相直接牵头的“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为该国在科技领域发展上提供政策层面的战略方向,并且英国取得的科技突破应用在有利于公众利益的领域。德国、法国等,也都在科技领域提出了很多新举措,制定了很多新政策。目标就是一个,那就是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不被拉下。
科技竞争已不局限于科技领域。科技竞争,看起来是战术问题。实际上,科技竞争早就超越了战术层面,进入到战略阶段,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地位和影响、话语权和控制权的竞争,甚至成为价值观和国家体制的竞争。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遏制他国技术进步当作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进入到“有你没我”的错误轨道。如果不能进一步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就有可能真的被挨打。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不能再满足于取得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成就方面,而必须把眼光拓展到科技领域、延伸到国家竞争力层面。对科技领域的竞争,一定要与国家竞争力紧紧结合在一起。否则,就会被动挨打。
发达国家联手封锁和打压中国科技进步。中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国家竞争力气快速提升,已经引起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紧张与担忧,遏制和打压中国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疯狂。其手段,也从原来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进口限制、打压和禁止,以及只对中国实行技术出口封锁,而没有进行产品出口封锁,转向了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和产品的联合限制、打压,转向对中国实行技术和产品“双封锁”,最典型的就是芯片,芯片方案的出台,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中国,是想以此遏制中国的科技进步。
中国应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站立潮头。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重大进步,都是以现象级的技术突破为标志的,人类进入农业时代是以大规模种植技术出现为标志、人类进入工业和大航海时代是以蒸汽机和热武器的发明为标志、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是以计算机、互联网的诞生为标志。虽然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些差距是能够通过努力缩小并最终赶超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勇立科技领域潮头,用制度优势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实现科技领域的突破与超越。
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是举国体制的重要体现。但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不能靠政府,而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有效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与政府的支持、社会的配合是分不开的。政府不仅要在资金上支持,更要在政策上关心,要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同时,要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让社会资本也能积极参与到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之中。对社会资本来说,不仅要赚钱,更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如果政府、企业和社会能够紧紧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中国就一定能够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