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本良擅长想象,我们学会等待
针对网络传播的,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本良博士,4年前参加《非你莫属》求职节目时,因自称在研究冷核聚变这种能源方式,求职月薪5000元人民币被评委团拒绝,还被轮番质疑和嘲讽。近日却有媒体称刘本良的冷核聚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造出了充一次电能用2.8万年的超级电池,已被美国1.2亿美元高薪挖走,就职于纽约冷核聚变研究所的消息。8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刘本良本人,其否定了上述传言,并表示目前生活在北京市海淀区。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刘博士确实在《非你莫属》节目中遭到了评委的质疑和嘲讽,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开出的年薪太低,从而质疑他的博士含金量;二是他的研究太冷,评委们根本不敢想象。而他也不是找不到工作,两次去同一家公司就职,又两次离职。且有多家公司向他发出过邀请,只是都被他拒绝了,原因是,他太喜欢自己的冷核聚变研究,太想在这项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他4年前参加求职节目被质疑、嘲讽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去追究。那档节目,原本就是一种娱乐,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价值。刘本良参加这个节目,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爸爸和妻子需要生活,且5000元月薪就够了。自然,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需要念念不忘。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是他的冷核聚变研究是否值得期待,他是否真的会给美国高薪挖走。显然,这是两个密切关联的问题。如果他的冷核聚变研究确实很有前景,能够带来核聚变质的变化,他就真的会成为全球这个领域的抢手人才,别说1.2亿美元年薪,就是再高的年薪也会有人要。反之,则需要慢慢等待,看看刘本良在这方面到底有没有能耐,能不能给人以惊喜。
而从刘本良本人对媒体的表述来看,他的冷核聚变研究“理论已经有了,但装置的开发上,我的能力还有困难”。他进一步表示,自己所擅长的是想象。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上世纪80年代末,冷核聚变研究也一度很火,化学家Fleischmann更是公开表示,在用钯电解重水的过程中,观察到了异常高的能量产出,实现了冷聚变,但后来证明实验不可重复。而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重复试验,而且是千万次的重复,而不是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
而从刘本良的情况来看,目前还局限于理论想象,还没有进入到实验室论证。也许,这与他缺乏足够的资金能力,且没有研究所或企业愿意承担他的实验有关。如何从理论研究走到实验室试验,再从实验室试验走到企业实践和现实运用,中间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这或许也是刘本良的冷核聚变研究能不能再向前一步非常重要的方面。到底谁来对刘本良的理论想象给予评价和评估,并通过评价和评估提出是否可以进入实验室试验,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研究所或企业接纳他的理论想象,刘本良也就永远只能处于理论想象之中,而无法对自己的理论想象展开论证。这一点,刘本良也非常清楚,没有企业的支持,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可能向前推进。
这就需要有“第一次吃螃蟹”的人了,吃错了,可能会损失巨大。吃对了,那就不是巨额利益的问题,而是诞生一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机会了。自然,对企业来说,一定会因此名声大振。到时候,不仅仰望刘本良的人会无数,仰望这家企业的人也会无数。
更重要的,刘本良的冷核聚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有企业、有资金支撑,还要有其他科技工作者共同协作。一项新技术、新发明,尤其是尖端技术的突破,单靠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是一个团队。刘本良也仅仅只能是团队的牵头人之一。因此,刘本良的“想象”要进入现实,确实需要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包括互联网巨头在内的企业和投资者,有没有一个可以站出来为刘本良冒一次险呢?这个险,也可以看作是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支持,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认可和帮助。一旦刘本良的冷核聚变研究取得成功,对整个基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都会是一次巨大触动和极大鼓励,对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也是有力的推动。刘本良可以敞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也可以放飞期待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