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紧日子”,金融企业没理由不带头

谭浩俊 2022-08-06 08:02

中国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国有金融企业,合理控制费用开支。对非必要费用支出应减尽减,避免铺张浪费。

虽然站在监管的角度出发,财政部只能在通知中对国有金融企业提出过“紧日子”的要求。但是,过“紧日子”,何尝不是所有金融企业都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是金融企业必须带好的头。因为,任何金融企业,只要出现一点管理松懈的问题,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就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就会产生极其不好的导向。恰恰是,金融企业在如何过“紧日子”方面,还是需要不断加强的。

金融,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常常被单指银行和信托,就是信托,在一段时间内,也被用上了非银行金融机构,感觉与金融的关系比较远。实际上,除了银行、信托之外,保险、证券、租赁等,也都是大金融范畴。而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大金融范畴内,金融的推广普及率已经很高很高,从城市到农村,都有各类金融企业。

由于金融企业主要围绕“钱”做文章,而金融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别人的钱赚我的钱,别人是亏是赚,与我无关,只要我能赚钱就行。实际情况是,只要不出现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现象,金融企业没有一个是不赚钱的。不赚钱的金融企业,一定有问题。赚钱容易,是金融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最显著的特点。正是因为金融企业赚钱容易,花钱也就大手大脚,很少有说金融企业要过“紧日子”的,因此,当听说金融企业也要过“紧日子”了,真的有点难以置信。

事实也是,这些年来,有关金融企业薪酬高、福利好、办公条件优越、各种装备先进、出行工具豪华等传言,不时出现在媒体上,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仅近一段时间,就有多起证券机构高薪酬的消息,很是扎眼。而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漏洞很多,如会议、培训、庆典等,明显比一般单位铺张、豪华、张扬,导致舆论和公众对银行普遍产生“真有钱”的想法。实际上,银行的钱,都来自于储户,包括单位储户和居民储户,钱都不是自己的。只要单位和居民集体取款,银行就无法生存下去。如果管钱的都不能好好爱惜钱、精打细算地花钱,而是乱花钱、瞎花钱,当然要严厉监管。

那么,如何才能让金融企业过“紧日子”呢?做好三项工作:首先,该紧的手一定要紧。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其他行业、其他企业、其他部门,都必须坚守一条,该紧的手一定要紧,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能花。这不是小气,也不是不通人情。就像一个家庭,如果不会精打细算,不会计划着花钱,就会变成无底洞,再多的钱都会花光,更何况,银行也好,保险也罢,其他金融企业也行,钱都是别人的,花起来都容易不心疼。因此,特别需要强调精打细算,强调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不然,就会出现一个一个的漏洞。

其二,该上的锁一定要上。金融企业的门很多,也很大,都是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只要哪道门出现了问题,就一定是大问题。这些年来,围绕金融企业的案件可谓层出不穷,从金融企业逃跑的高管,也是数量不少,金融企业落马的官员,涉案金额也是动辄上亿、数亿、十数亿,怵目惊心。不仅如此,金融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也是漏洞很多,失误很多、损失很大,一家金融机构,损失数亿、数十亿感觉就像几元、几十元一样。如果不好好地给各道门上好锁,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过“紧日子”,也包括这些方面。

第三,该追的责一定要追。不出问题,皆大欢喜,出了问题,就必须追责。金融企业尤其应当这样,如果出了问题,不闻不问,就很难确立过“紧日子”思想,就会漏洞百出。通知指出,对于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使得金融企业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应当追责追薪。这也是一种过“紧日子”,是管理上档次的“紧日子”。否则,只奖不罚,如何体现管理能力和水平,还怎么能够不出现管理漏洞,出现各种损失。特别是不按规定乱花钱、滥花钱的,一定要严查。因此,所有金融企业,都要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管理规则、管理标准,出台严厉的管理手段、管理措施、奖惩办法,真正让过“紧日子”落到实处。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