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巨资引进“菲律宾博士”,问题的根源在哪?
这几天,湖南邵阳学院一纸《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在网上火了。根据公示,邵阳学院引进的23名在菲律宾亚当森大学读取哲学(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生,共花了1800多万元,平均每名博士生花费80多万元。更重要的,23名博士中,有22名原本就是邵阳学院的工作人员,包括讲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等。所谓引进,就是到菲律宾读个博士,就作为人才引进了。
看到邵阳学院的这种做法,禁不住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外资引进。一些地方的官员,为了政绩,也为了个人利益,采用了把资金通过一定渠道汇到香港,再由香港的企业或个人以港资投资的方式进来,就算是外资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外资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而且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拿到很多奖金,一些官员还因为引进外资有功,获得了提拔重用的机会。
邵阳学院的这种做法,俨然就是当年的“假外资”行为。只是,“假外资”归假外资,对官员们来说,却一点也没有受影响,反而获得了太多的利益。但凡制度、政策不是漏洞百出,管理比较严格,领导比较务实,对主管部门和企业引进的外资做一些调查了解,这种事就能很快发现。关键是,领导们自己也有政绩渴求,希望引进的外资多多益善,至于通过什么方式、采用什么手段,也就不太关心了。即便知道,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大会小会表扬和鼓励呢?
对邵阳学院来说,花巨资引进毕业返校的员工,如果说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很可笑、很滑稽,也是不实事求是的。至少,他们知道,如果不是他们接收这些毕业于菲律宾大学的博士,估计这些博士要想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岗位、挑到更好的单位,也是可能性不大。毕竟,菲律宾并不是一个教育水平很高的国家,亚当森大学更不是一流大学,这种大学的博士生,就算不花钱,也不会有多少单位感兴趣。花钱引进,就更是不可能。而邵阳学院花1800万引进“回炉干”,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都曾经是学校的员工。而花钱,则是为了体现这些“博士”的“价值”,体现学校对“人才”的渴求,其他的,真的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更有意义的说道。
那么,邵阳学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要花钱买自己的员工呢?原因很简单,“办学”需要、考核需要、评比需要、排名需要、争取科研经费和财政拨款需要,因为,无论是考核、评比还是排名、争取科研经费,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硕士,就很难排名前移、评比高分,争取科研经费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像邵阳学院这种原本就没多大名气和实力的学校,迫切需要用博士来装点门面,哪怕这些博士的含金量很低,只要有博士头衔,就能在评比、考核中加分,就有可能使排名前移,至少,可以保证排名不再后退吧。同时,科研经费等也会同步增加。
于是,我们就不得不做进一步思考,这样的现象,难道真的只是邵阳学院的错吗?邵阳学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吗?显然,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邵阳学院,也是不合理的。至少,邵阳学院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甚至手段可能也不是最可笑、最滑稽的。
曾几何时,国内一流大学在引进“院士”方面,也与今天的邵阳学院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比邵阳学院更可笑、更滑稽。有些一流大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花费巨额代价,“引进”的一些国外“院士”,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院士,一年都不到学校来一趟。至于其他方面就更看不到任何价值。但是,却可以在考核、评比和争取科研经费时,将这些“引进”的院士大名写上去,从而成为一种筹码。所付出的代价,可是邵阳学院无法比的。如此,邵阳学院引进菲律宾博士,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凭什么要质疑呢?至少,这些博士会回到邵阳学院工作,一流大学“引进”的那些院士,可是没有几个会把心思花在中国大学身上的。孰优孰劣,应当不难区分。
这也意味着,邵阳学院发生的问题,根源并不在邵阳学院,而在教育管理体制、大学考核机制、教育评价体系、大学排名方式、科研经费安排形式,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不解决,更可笑、更滑稽的事也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