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CPI符合预期,温和之中要避免通胀风险

谭浩俊 2022-07-12 00:01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环比持平。1-6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7%。

从同比来看,6月食品价格上涨2.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食用植物油、鸡蛋和鲜菜价格涨幅在3.2%至6.6%之间,鲜果价格上涨19.0%,猪肉价格下降6.0%。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0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3.4%和36.3%。

客观地讲,在全球普遍面临通货膨胀强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能够保持物价水平温和上涨,没有出现严重的价格上涨问题,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别的不说,单从成品油价格来看,就足以让价格水平处于较高状态,甚至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是,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稳定了价格。其中,供求关系协调,是确保价格水平稳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也是,面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特别是煤炭价格疯涨,也给价格稳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其中,下游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上涨压力更大,很多企业已经难以承受,部分企业选择了涨价。而涨价的结果,就是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很显然,这不是应对矛盾的有效手段。要化解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下游企业成本上升的矛盾,只有从上游入手,稳定上游产品的价格,不把价格上涨的矛盾传递给下游企业。其中,稳定煤炭价格是抓手、是落脚点,也是关键。而要解决煤炭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扩大产能、增加供应、满足需求,是关键中的关键。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扩大煤炭产能、增加市场供应的措施是有效的,不仅煤炭价格得到了稳定,电力价格也得到了稳定,整个市场价格都逐步趋于稳定。特别是下游中小企业,在煤炭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成本上涨压力有所缓解,对于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半年价格水平总体稳定,也充分说明了宏观政策取向是正确的,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也是有效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价格方面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显然,现在就这样说,是缺乏足够有力的依据的。在国际市场仍然面临很强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要想独善其身,难度是非常大的。价格在温和之中,也是隐含着通胀风险的,甚至是有暗礁的。特别是以能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受到了俄乌冲突的巨大影响,正在欧美国家肆虐。而新冠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奥密克戎则在继续变异,给全球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即便有的国家已经躺平,也不代表疫情已经正式宣告结束。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在高位波动,部分商品还会因为相对短缺矛盾的发生,价格出现波动。加之贸易保护依然十分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

这也意味着,面对价格温和上涨的格局,可以不要过度关注通货膨胀压力,避免给经济决策、政策安排等带来误导,也不要掉以轻心,盲目判断形势,过度放纵价格变动,而要积极、主动地针对各类商品价格变化,特别是与广大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变动,及时采取措施,稳住价格变化,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现象。首先,要确保上游产品、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煤炭价格稳住了,成品油价格也因为增加了俄罗斯石油的进口,且进口价格比较低,也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需要做的,就是要保持目前的水平,不能让大宗商品价格再出现明显上涨。大宗商品价格稳住了,价格的总体水平也就有保证了。

其二,要确保农副产品价格稳定。近两年,因为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出现肉价大起大落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生猪价格又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并给其他农副产品价格稳定形成了压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副产品价格的变化,切不要让农副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再者,要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像防控疫情一样防控输入型通胀。要知道,发达国家正在普遍遭受通货膨胀的摧残,美国更是首当其冲。在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下,美国除了加息外,很有可能的就是转嫁危机。因此,必须密切关注、高度重视,坚决果断地阻断输入型通胀发生。

最后,要严厉打击炒作价格的行为。通货膨胀会不会发生,中间商、资本的行为管控非常重要。因为,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要防止价格炒作、价格欺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极少数人利用。因此,必须擦亮眼睛,坚决杜绝各种价格炒作行为。否则,严厉惩罚。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