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平均工资中“我”与“他”的差距
据中新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5日,全国至少已有15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15个省份中,浙江、广东、重庆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大关。其中,浙江省2021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2309元,列所有公布地区第一。河南则最低,只有74872元,差距非常明显。这也不难看出,地区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从行业情况来看,已公布平均工资省份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多数地方都是IT和金融行业独领风骚,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特别是广东,无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行业的平均工资都接近全行业平均工资的两倍。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也远高于其他行业,与IT行业并驾齐驱。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并不是IT和金融行业,而是与本地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如江西,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山西则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内蒙古是采矿业。
由于平均工资反映的是地区、行业、单位工资的总体情况,可以基本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收入水平和差距。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存在的差异可能就要远高于不同地区、行业和部门了,可能就不能简单地用“平均”二字来替代和说明了。为什么全国平均工资数据发布后,网络上都会出现“又被平均了”、“那不是我”等感叹,就是因为不同个体的工资水平是完全不同的。在这方面,私营单位的工资水平虽然较低,但公平性可能更强一些,更能体现劳动者的价值和能力。相反,非私营单位就很难说了,特别是金融行业,不仅收入差距大,而且公平性差。
要知道,虽然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一直位列各行业前列,更多的还是位居第一,但是,金融行业内部的差距,是很多人不知情的,也是难以想象的。普通的一线员工,收入水平与私营单位没有差别,甚至不如收入较高行业的私营单位员工。他们从事的是最艰苦的工作,拿的却是最低的工资。在金融行业,必须有个一官半职才能拿到高收入。以市级金融机构为例,如果能够担任一家市级银行的高管,其收入是非常可观的,高者上百万,低者也可以拿到六、七十万,分支机构的高管,收入也差不了多少,且手中掌握很多资源。金融高管的收入,大多在一线员工的10倍以上,高的达到二十倍。
如果延伸到证券行业,差距就更是无法想象了。不久前刷屏的某券商分析师数百万收入消息,会给在一线辛苦的员工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影响,应当不难想象。殊不知,在一线员工中,大多也是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因为,按照金融行业的招工要求,没有本科文凭是不能参加报名的,更别说被金融机构录用。可是,他们的收入只有高管们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甚至四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心理怎么能够平衡。这样的平均工资,当然是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的。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单纯强调平均工资水平,强调用平均工资来表达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用平均工资衡量房价增长情况,用平均工资反映社会购买力,有时候是会出现决策失误的。特别是非私营单位,高管的安排,很多并不是凭实力和能力,而是凭关系和背景。凭能力和实力拿高工资,是能够从创造的社会财富和经营活动成果中得到体现的,是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是能够带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而依靠关系和背景拿高工资的高管,他们是没有能力和实力提升财富积累与增加劳动成果的,“他们”的高工资,是不能让“我们”信服的。
正是因为平均工资中存在“我”与“他”的差距,且很多差距不是因为能力和实力差距形成的,“我”被平均,就会带来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现象,且会随着行业收入差距的拉大,使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为什么清华、北大的状元也要转行到金融领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金融行业收入高,从事基础研究收入低。
所以,看待平均工资,不仅要看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距、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更要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距,看“我”与“他”之间的心理落差。如果不能正视“我”与“他”的差距,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这其中,真正形成凭能力和实力吃饭的良好环境,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紧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