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要防止“权力寻租”

谭浩俊 2022-05-20 00:01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披露25例股权激励计划,较2021年同期的18例增长38%。其中,国资央企和地方国企分别公告7例和18例。值得关注的是,多期激励显著增多,占比达到44%。

股权激励,也是国有企业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股权激励,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适应竞争需要。

但是,股权激励涉及各方利益,特别是国家利益和员工利益,如何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规范的股权激励方案,让股权激励真正发挥作用,真正形成有效的约束与规范,让企业员工高度认可,让受益者更加努力,让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值得有关方面重视与关注,也值得企业研究与思考。因为,好的股权激励方案,能够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进一步激发员工创业创新动力。差的股权激励方案,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导致国家和员工利益严重受损,损害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事实也是,从一些企业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来看,表面看,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仔细推敲就不能发现,很多方案是存在一定漏洞和缺陷的,如股权定价过低、股权激励人员结构不太合理、股权分配不科学,甚至出现“权力寻租”等方面的问题。而这,更多是发生在效益较好、股权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企业。

我们注意到,一些准备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特别是效益比较好的上市公司,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前,会出现管理层和重要岗位人员调整的现象,一方面,上面频繁下派管理层人员、调整管理层人员,一些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包括党委、政府系统的领导,被突击安排到企业重要岗位,导致管理层人员瞬间增多,有的则直接把主要负责人更换;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一些重要岗位的负责人,也被频繁调整,或直接从外部调入,导致企业内部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台股权激励方案,无疑存在“权力寻租”现象。更重要的,这些新被调到企业的管理层、中层人员,大多还不懂企业管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也就是说,为了“权力寻租”,放弃了企业健康发展,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隐患。股权激励,也就从这一刻起,被撕开了很大的裂口。这样的股权激励,显然不是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出现的现象。即便不是普遍现象,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国企改革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工作,必须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要坚决防止可能出现的“权力寻租”等方面的问题。首先,须将股权激励方案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尤其要接受员工监督。因为,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原本就有接受投资者监督的义务,推行股权激励机制,更要接受投资者监督、接受员工监督、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方案不存在严重问题。只要有反映,有质疑,就必须完善和回应。特别是敏感问题,必须公开回应。否则,不能轻易出台。

其二,要强调人员变动纪律,非特殊情况,股权激励工作启动前半年内才调入企业的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不能参与股权激励改革,至少一年以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参与。股权激励工作启动后到方案出台前调入公司的人员、特别是高管,不能参与股权激励改革,必须两年以后才能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参与。

第三,股权激励要向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等倾斜,不能把股权激励变成管理层的福利,避免股权激励变成管理层激励。对股权激励方案来说,必须在制定时突出向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等倾斜,激励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等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影响,做强企业品牌。只有这样,股权激励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