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就是“噪音”,新股高比例破发真的很正常吗?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方面了解到,新股破发现象已引起监管部门关注。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多家券商召开座谈会,研讨当前市场破发现象。会上透露,下一步,考虑将“大比例破发”等指标纳入主承销商执业质量评价等。
对今年以来出现的新股破发现象,各方也是看法不一。投资者对破发,无疑是不满的,是在用行动抵制的,譬如弃购量明显增加,就是最好的例证。其中,创业板的弃购量最多,破发率的也是最高。科创板由于受到机构的追捧,即便市盈率很高,破发现象也要好于创业板。而相关机构则认为,对破发现象的议论,只是一种“噪音”,大可不必在意,要保持定力,理性看待破发现象,不能因为有些“噪音”,就轻易修改定价规则,要维护规则的稳定性。
显然,机构和投资者在新股破发问题上,无论是认识还是态度,都是存在比较大的分歧的,机构站在自身利益角度,为了多拉业务,多做业绩,多拿费用,多提奖金,当然可以不考虑新股发行是否出现破发。因为,这丝毫不影响机构将该拿的费用拿到手,不影响机构工作人员将该拿的资金放进口袋。维护高发行价,让企业融资规模扩大,企业才会对上市兴趣更浓,从而给机构带来更多业务、更多费用、更多奖金,何乐而不为,当然要维护高发行价的利益诱导性。
对投资者来说,则无法容忍,好不容易中了一支新股,却是发行就破发,甚至破发后连续下跌,不仅没有获得中新利益,反而损失很大,当然是极不满意了,当然对新股发行的定价机制有意见了。对交易机构来说,当然不能只考虑上市公司和机构的利益,而要更多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因为,股市是投资者的股市,只有投资者对股市充满信心,股市才有生存的希望和空间,否则,死路一条。投资者对新股发行失去信心,对新股破发意见很大,当然需要引起重视。
我们并不否认,新股破发在发达市场也是正常现象,破发率一般也在30%左右。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近期香港市场的新股破发率已经高达80%。这就难以理解了,难道发达市场破发率在30%,中国市场也一定要达到这个水平吗?是不是说,比起近期的香港市场,A股市场的股民们应当是很幸福了。如果这样,不妨追问一下,为什么美国股市已经牛市了十多年了,为什么A股没有任何反应呢?为什么不也来一个十多年的大牛市呢?
国外市场不好的东西,或者对投资者不利的东西,常常会被机构及其专业人士拿来类比,以此来证明中国股市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投资者不能不满。可是,面对国外股市持续保持牛市,投资者一个个喜笑颜开,机构和专业人士就不说话了。这样的行为,分明就是想通过市场的混乱和低迷,浑水摸鱼,捞取机构的利益。因为,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投资者掏空了口袋,而机构则一点利益没少。譬如某机构工作人员晒出的收入清单,轻轻松松一年收入几百万,而投资者一年赚几万元的,又有几个。好不容易中个新股,也要以亏钱来面对,能认为是正常现象吗?
必须关注的一个事实是,机构和专业人士认为,香港市场的新股破发率在30%左右,近期一度高达80%,那么,机构和专业人士有没有关注过,香港市场发行的新股,市盈率多高呢?有没有出现内地这样的高市盈率呢?如果A股发行的新股市盈率,也像港股市场一样,还会有这样的破发率吗?
分明是新股定价过高,才导致破发率大幅上升,非要用发达市场也破发来辩护,分明是想把新股发行向泥潭里拖,是为了维护上市公司和机构的既得利益,并以此来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上交所考虑将“大比例破发”等指标纳入主承销商执业质量评价,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更是十分正确的,这并不是对定价机制的调整,而是对市场公平性的坚守,是对新股发行非正常现象的规范与优化。错误的行为就得改正,否则,股市怎么能够健康运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