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情绪下,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6%,较1月份预测值下调0.8个百分点。同时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或增长3.6%,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将分别增长3.7%和2.3%;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2.8%和2.3%;受制裁影响,今明两年俄罗斯经济或分别下滑8.5%和2.3%;中国经济则将分别增长4.4%和5.1%。
不难看出,IMF对全球经济的前景还是比较悲观的,在今年1月将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从4.9%下调至4.4%后,又一次调低了今年增长预期,且下调幅度更大。同时,还调低了明年的增长预期,且明年的增长预期主要依靠中国来支撑,发达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都是趋势看淡、走势趋弱。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今年还是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进一步扩大。这样的格局,显然不是全球经济复苏的表现。即便中国经济再强劲,也拉不动全球经济这辆快要散架的破车。
IMF在报告中认为,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制裁引发人道主义灾难、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扰乱劳动力市场和国际贸易并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是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客观地讲,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眼前可以分析到的主要原因。但是,却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利用北约东扩挑起了俄乌冲突,同时,不断地制造贸易冲突,导致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不得安宁。
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的一意孤行,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破坏全球化,全球经济可能早就步入健康复苏轨道。因为,2015年之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发布国家,已经有很多都已经步入复苏通道,其他国家也都出现了复苏迹象。可是,一场席卷全球的贸易保护,让这样的良好景象完全消失,使全球经济再度进入到低迷状态,最终又在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下,彻底进入到黑暗时刻。无论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如果没有中国经济增长做强烈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大厦可能已经倒塌。
按理,面对世界经济陷入困境,发达经济体应当承担起搀扶世界经济的责任,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是继续在贸易保护之路上越走越远,且放着经济不管,又挑起了俄乌之间的战争冲突。而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也不是救火,而是拱火,把战争之火越拱越大,最后导致国际市场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极大影响。且这种影响,短期内根本无法消除,而会影响相当一段时间。IMF对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不佳,世界经济前景令人悲观。
值得注意的是,IMF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表示悲观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虽然也做了一些下调,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4.8%下调至4.4%,下调了0.4个百分点,但是,比美国和欧元区下调的幅度要小得多。尤其是明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只从前期的5.2%下调至5.1%,调低了0.1个百分点。更重要的,对明年经济增长预期,都做出比今年下调,其中美国下调了1.4个百分点,欧元区下调了0.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对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却比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足以说明对中国经济增长还是有一定信心的,也是比较乐观的。
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无论是今年还是明年,都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除了俄乌冲突之外,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顾世界经济陷入困境,仍在大搞贸易保护,大搞地域政治,制造紧张局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局部战争,且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建设。在全球通货膨胀已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再发生这样的问题,要想使全球复苏,是相当难的。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必须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立供应链完善、产业链健全的国内大循环,让供应链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协作化能力越来越强、技术化格局越来越明显,产业链则朝着中端、中高端、高端、尖端螺旋式上升,形成越来越粗、越来越坚实、越来越有韧性的产业链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