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再抄阿里...
芒格旗下基金三季度持仓出来了,这次进一步增持了阿里巴巴,持仓股票数量比上一期多了82%。
其实上一期财报芒格就已经重仓阿里,但最近阿里又跌跌不休,所以芒格又加仓了接近一倍...
今年中概股虽然都跌,但如果分三六九等,阿里绝对是最惨一档,去年10月份的时候阿里股价还有307,现在跌到只有137了,抹杀一切获利盘,而腾讯也只是回调40%。
对于丐帮,个别大佬,比如张坤,我猜已经撤离,但还有不少在坚守或者抄底,比如芒格、高瓴、景林、ARK等等。
不少人吐槽说中概股为啥我没有及时清仓全部止盈。
其实我觉得吧,这和我自己的投资理念有关系,比如让我从短线思维和长线思维里二选一,我还是更坚信长线思维~
之前37岁女股民炒股,最后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出局,其实她能力没啥问题,一六年时想做价值投资,最后买了五粮液、中国化学,是大牛股吧。
结果坚持到一八年,最终还是输给了短线思维,割肉出局,倒在黎明前。
能理解她,做个股的逆向投资很难,一旦跌跌不休就很容易割肉,毕竟个股易懂难深,每个行业下跌都会伴随着无数的利空消息需要去判断,更别说困境抄底。
但我们做指数投资,相对容错率好很多,只要能忍,基本都能等来曙光~
就比如12-13年塑化剂+三公事件,导致茅台的营收从13-15三年几乎没变过,五粮液更是营收下跌20%,这短时间白酒最多跌了60%,且同期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70%以上。
如果我们用短线思维去做判断是,三公+塑化剂会影响短期业绩,所以我先撤离,等企稳再入场。
但用长线思维的判断是,三公+塑化剂长线不会影响长期业绩,所以我逢低买入,越跌越买。
事实证明,短线思维正确,但长线思维也正确,各自的策略不同罢了。
短线卖出能不能在低位接回来也未必,也可能因为涨到高位受各种利好消息洗脑再追进去,结果被套牢在山顶。
同理,我们套用一个模板,两种分析思路就是:
中概股反垄断会影响短期业绩,所以我先撤离,等企稳再入场。
中概股反垄断不会影响长期业绩,所以我逢低买入,越跌越买。
显然用长线思维去判断,是比较简单的,只要认定一个行业长线具有价值就可以坚守~
比如医疗的老龄化刚需逻辑,有这个逻辑在,只要大幅回调就可以持续买入,不用担心医疗等不到下一个景气周期。
再或者中概股的互联网智能化逻辑,未来利用科技互联网提高生产效率是必然的,互联网的泛娱乐功能也不可能替代,那么认定这条逻辑,就可以定投。
不过中概虽然也和白酒一样被腰斩,但会不会立马涨回来,这也是未必的,白酒是跌了一年半才到底,并且到底后横盘震荡了小一年,16年业绩大反弹,才开启长牛。
中概股从今年2月以来到现在只有8个月时间,连年报都没有正儿八经更新过一次,这么短之内让市场彻底改变认知是很难的。
所以等待中概股的大反攻,需要耐心和时间,还得有业绩的爆发,再此之前横盘震荡都很有可能。
那么中概股会等来业绩扭转吗?我觉得作为一个长期需求向上,市场前景广阔的行业,机会肯定是会有的,但具体什么时候,猜不准。
所以需要在优质的行业里适当做投资分散,毕竟长线思维虽然大概率正确,但投资体验也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构成一个长线的分散投资组合。
有的行业它比较特殊,比如煤炭、石油就是中期逻辑,是因为供需的关系走出了行情,但拉长看它是下行的,这类行业能看准,适合一次性配置,赚到就跑。
但互联网和医疗、消费长期确定性很高,抓不到止盈点,那就长线持有+定投。
毕竟谁也没法保证吃到所有行业板块的赚钱机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