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罗永浩和张一鸣,他获阿里等7000万投资

投资人说 2023-08-21 08:05
 

让AR能像手机一样普及。

来源 | 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 | 赵东山 出品 | 投资人说

2023年6月6日凌晨,苹果发布其首款增强现实产品Vision Pro,吴德周全程熬夜观看了这场发布会。

他暗自庆幸自己的部分思考跟苹果不谋而合。

2021年3月,吴德周卸任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总裁后,开启了首次由自己主导的创业旅程。

他选择了AR赛道,这与他曾经的合伙人罗永浩的创业方向出奇地一致。

这个赛道,也得到投资人的认可。

不久前,吴德周刚刚获得阿里巴巴领投的1000万美元(约合72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

作为手机行业的老兵,吴德周的履历十分亮眼。

他从0到1打造过华为第一款2000元以上销量过百万台的旗舰手机,也曾主导开发第一代荣耀手机,销量超800万台。

不过,在他心里,一直怀揣一个出去看看的梦想。

2016年,被罗永浩拉了一把后,吴德周离开华为加入锤子科技。

但因为后来锤子科技被字节跳动收购,他进入字节负责新石实验室。

如今47岁的吴德周,回顾过往的每一次蜕变和成长,都觉得自己离心中最初的那个创业梦更近了一些。

在华为15年,作为职业经理人,吴德周锻炼了一整套做产品和管理项目的方法论;

在锤子科技,罗永浩追求极致的产品理念时时刻刻影响着他,也链接了更多的投资人资源;

在字节跳动,他又学习到很多互联网思维和产品运作方法。

这其中,锤子科技的失败,多少让吴德周感到惋惜。

那段经历,正是他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转型期。

不过,多年后每每想起锤子科技2018年5月15日鸟巢发布会的盛况,以及看到锤子的忠实拥趸对锤子产品的评价,吴德周便能获得一点点宽慰。

“当你站在鸟巢体育场中间看着大屏幕的时候,你就会觉得,锤子能不能做成已经不重要了,你已经经历过了。”吴德周告诉我们。

如今,吴德周把过往的成功和失败都武装成自己的羽翼,全部投入到新创办的致敬未知这家公司中。

“我们公司的风格是,互联网的思维+华为的做法。”吴德周表示。

经历一年多时间打磨,2023年7月25日,吴德周发布了旗下首款AR眼镜ARknovv A1,售价2988元。

来源:受访者

ARknovv是AR+Know两个单词的组合。

吴德周希望用户能够戴上ARknovv的眼镜去了解世界,借助AI去探索世界。

在他看来,AR会成为下一个像智能手机一样的计算平台和新入口。

“以前我们在做手机的时候就一直在想,未来什么样的产品会替代手机?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那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又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吴德周开启了一场创业探险之旅。

01

告别字节

2019年进入字节跳动后,吴德周跟张一鸣有过两次长谈。

那时候,外界对互联网公司做硬件到底有多大的决心和耐心,持怀疑态度。

吴德周就此问了张一鸣,当时张一鸣的回答是:

“我希望字节跳动不仅仅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像亚马逊一样的科技公司,亚马逊也做了很多硬件产品。”

这是吴德周第一次加入互联网公司,字节的组织文化也让他感到非常新奇。

再加上字节雄厚的资源和财力支持,吴德周觉得软硬件结合有巨大的施展空间。

此外,当时张一鸣给新石实验室的定位是字节跳动的硬件中台。

且新石实验室几乎是锤子科技的全建制团队搬过去。

在字节内部算相对独立的BU,从产品定义到研发,甚至到后期的销售品牌,都有一定的自主权。

在字节的两年时间里,吴德周和团队开发了一些教育和办公相关的产品,也开始考虑研发AR产品。

然而,伴随着2020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字节教育业务开始大幅收缩;

当时对硬件部门的要求又全部聚焦在教育硬件上,“跟之前硬件中台的定位不一样了,有一种从大公司出来,又回到大公司的感觉。”吴德周告诉我们。

2021年3月,吴德周选择离开字节跳动,自己创业。

促使吴德周离开的另一个因素是,硬件产品和互联网产品决策逻辑的矛盾。

在字节,公司文化更讲究快速迭代,高效决策,注重投入产出比,。

高级主管甚至可以自己决策100万元以内的项目费用,如果产品数据表现好,快速加大投入,如果表现差,立马止损。

但当把互联网产品的逻辑套在硬件上后,决策反而变慢了。

很多项目讨论时间特别长,调研也做的特别多,但迟迟没法推动。

“硬件的决策逻辑不太一样,不会那么立竿见影,有可能你做出第一代产品就得半年甚至更久,这6~8个月可能是没有数据的,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机器,让用户体验,收集意见迭代。”吴德周告诉我们。

独自创业后,摆在吴德周面前的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医疗电子方向,吴德周判断未来医疗设备的趋势是小型化和家庭化,就像现在好多家庭都有血压计;

第二个是AR,他认为AR是手机业务的延伸,将是下一个像手机一样的计算平台。

其实,有一段时间,吴德周跟朋友还研究过鲨纹物理抗菌技术,这个技术未来可以用到很多医疗电子产品上。

但在综合考量之后,吴德周还是决定进入AR领域。

在他看来,做AR更能发挥团队的优势,且AR和手机用户也比较接近。

吴德周花了很长的时间了解AR行业的发展和供应链。

他发现虽然AR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是在光学、算法、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都有了更新的进展,足以支撑团队做出更好的产品。

此外,他认为手机是携带设备,AR是穿戴式设备,未来AR设备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会更强,市场空间一定会是更大的。

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

2023年第二季度国内AR消费级市场销量为5.2万台,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19%,显然这是一个迅猛增长的领域。

AR领域也确实正在吸引一大批知名的科技公司高管加入:

比如罗永浩创办了AR OS公司细红线:

小米原手机部部门总经理夏勇峰创办了蜂巢科技:

华为手机第一位首席科学家张慧敏创办了奇点临近。

02

产品经理

创业后,吴德周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打磨产品上。

他希望可以做一款大家可以戴出门的消费级AR眼镜,且眼镜跟现实世界能够实现真正的融合。

从电脑到手机,再到新一代工具,吴德周认为大家的核心需求不会变,本质上变的是显示方式和效率。

他认为,一定程度上手机的体验是有局限的:

第一,必须局限在一块固定的屏幕;

第二,没法跟现实有融合和交互;

第三,人眼看到的都是3D画面,但手机看到的仍是2D的。

而AR恰好能满足所有这些痛点。

基于以上推断,吴德周将自己要做的AR产品归结到两个问题:

第一,要让大家愿意戴出去,这就要求基础体验要足够好,如重量、发热、佩戴的舒适性等等;

第二,到底用户买它干吗?应用场景是什么?

然而,一个产品的重量、算力、续航、发热等指标往往是互相矛盾的,这就要求操盘者必须做出取舍。

为了满足让AR眼镜可戴出门的前提条件,吴德周选择将ARknovv A1做成分体设计:

一方面减轻佩戴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长时间佩戴导致的发热问题。

在当前供应链状态下,吴德周和团队做到了将AR眼镜的重量从70多克降到60多克。

ARknovv A1在去除镜片、连接线后的重量为68g,相当于大框墨镜的重量。

在应用场景上,吴德周目前仅做了AR相册、AR导航以及跟AI结合的现实大爆炸三大功能。

除了娱乐和导航外,用户把需求和想了解的信息告诉智慧助手,用眼镜对准想了解的物体,就能显示这些物体背后隐藏的数字信息。

比如,看到博物馆里一件展品,就会显示展品背后的背景信息。

吴德周当下的目标是,让产品在用户戴出去后立即有用。

面对创业的各种困难,做产品是吴德周找到得心应手感觉的重要方式。

过去20多年,他一直在做产品。

大学毕业进入华为,吴德周用3年时间就做到部门二把手,他有一种强大的自驱力,既然要做一款产品,就一心想做到最好。

在华为,吴德周曾主导了第一款旗舰手机的诞生。

在此之前,华为一直在做运营商的定制机。

虽然当时定制机卖得非常好,但余承东负责手机后希望做自己的旗舰品牌,于是立了第一个旗舰机项目,要出超过2000元售价的手机。

吴德周就是该项目的负责人,荣耀正是当时该项目的乳名,对外称为U8860。

最终,U8860定价2499元,卖了100万台,当时还是一个卖50万台就算爆款的年代。

2013年,华为成立了荣耀业务部,进军互联网手机,吴德周加入荣耀,负责荣耀的产品线。

吴德周回忆,在传统的手机公司做互联网品牌的挑战非常大,玩法、渠道、定价方式完全不一样。

因此,同样配置的产品,在荣耀立项时的价格和华为线下渠道价格相差悬殊,经常是两个团队吵翻了天。

但好在华为内部坚决支持互联网品牌。

因此,吴德周主导的第一款产品荣耀3C,即便大多数人反对,最终也成功立项。

荣耀3C当时计划定价888元,但在产品上市前几天,小米率先发布了一款799元、性能配置差不多的产品。

不得已,在发布会前一天晚上,吴德周和管理层重新讨论定价。

最后荣耀3C定价798元,最终卖了800万台,远超100万的目标,且实现了盈利。

在一场接一场的产品战役中,吴德周磨炼了做产品的洞察和能力。

在他看来,当大家都处于AR摸索期时,不同人做产品的方式就代表了对当下和终局的不同思考。

03

iPhone1前夜

不过,当下AR在国内依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大家提及AR就会指出,AR现在没有内容,没有生态。

这常常让吴德周想起初代iPhone发布时的场景:

同样只有3个简单的功能,一个是MP3,一个是上网工具,还有一个是电话。

但等到iPhone 4发布时,苹果带来了App Store。

移动应用基于此不断诞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到如今,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和内容极大丰富,甚至是过剩的,生态非常完善。

吴德周一直在思考:

为什么不能把移动互联网的生态,以一种高效的交互方式集成进AR设备上?

他希望AR眼镜可以有一些高频刚需的应用场景,同时又能在未来无限拓展。

“我们需要提供像App Store这样的平台,未来可以不断产生可拓展的应用。”

回归当下,如果对比手机的发展,吴德周判断现在的AR仍处于iPhone 1的前夜。

但今年以来,AI大爆发让他看到更多的机会,将大模型集成到AR智能硬件上正在带来交互方式的新变化。

吴德周将第一款产品的交互方式定义为语音+介质。

基于大模型,AI有了学习的能力和上下文理解的能力,其中大部分沟通语音可以直接解决。

而随着AIGC的发展,未来AR上的内容会越来越多,玩法也会越来越多。

吴德周给致敬未知设置了三个阶段的目标——

第一阶段,让AR回归本质,让用户能真正用起来,而非体验之后就吃灰了;

第二阶段,结合AGI的工具,基于现实环境做3D内容的创作和分享平台;

第三,让AR能像手机一样普及。

  ·   END   ·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