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背后,还有马云的资本
点击关注投行精英,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
3 在“二张组合”里,张伟平四处拉投资,张艺谋专心拍电影。 赚钱了,张伟平按照约定给张艺谋片酬;赔钱了,张艺谋加油接着干,反正没负担。 在张伟平的“巨资”赞助下,张艺谋交出了不少作品,《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两部电影,分别让张艺谋成功亮相了柏林电影节和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 然而文艺电影大多叫好不叫座,张艺谋的电影梦想已经圆了一半,张伟平的盈利之路却仍漫漫无期。 票房惨淡之下,张伟平仍然坚持砸钱,张艺谋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许是出于回报“知己”的原因,张艺谋开始真正朝商业电影的方向发展,配合张伟平筹拍了巨星云集,大制作、大场面的《英雄》,以3000万美元的投资额撬动了近1.8亿美元的票房。 这部电影,也使得张伟平多年的投入终于获得回报。 有趣的是,也是从让张伟平获得回报的《英雄》开始,不少人开始抨击张艺谋的电影日渐功利和商业化,“向资本妥协了”。 当然,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张伟平作为一个商人,本来就需要投资的每一部作品能够实现盈利。 然而,张艺谋的半商业半文艺的“妥协”并非是“二张组合”的博弈平衡点,而是张伟平尝到甜头后不断“变卦”的开始。 《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了获取流量效应,临时换角启用当红歌手周杰伦作为电影主角。 《三枪拍案惊奇》中为东北三人组,量身定制的剧本走向。 《金陵十三钗》中被强行塞入的激情镜头和战争场景以增加卖点…… 频频被张伟平干预创作的作品,虽然赢得了票房却输掉了口碑,张艺谋终于对张伟平的“变卦”忍无可忍,选择用打官司的方式中止与张伟平的合作。 从“二张”的官司内容来看,张艺谋并未从新画面获取多少分账,对其经营情况也几乎毫无掌控能力。 而在闹掰之后,张伟平的商人嘴脸暴露无遗,“卡紧”张艺谋的现金流。 作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大导演,张艺谋甚至需要通过向自己的助手借款70万元来维持工作室的正常运转。 第一次向资本妥协,张艺谋几乎满盘皆输。
4 虽然和张伟平一团乱麻的合作没赚到什么大钱,但好在已经崭露头角的才华不会被埋没。 “二张组合”分手后的不长时间,乐视向张艺谋抛出了让老谋子很难拒绝的橄榄枝——三年两个亿,再加上张艺谋视频基金赚取利润的85%。 乐视一方诚意满满,老谋子也是十分心动。 有了曾经的“前车之鉴”,这一次,张艺谋选择自己参股公司来谋取主动权,出资约1200万元,持股乐视电影的1.43%的股权。 然而,尽管乐视承诺会尽量保证张艺谋的创作自由,但在资本的裹挟下,有些事情也不得不为。 2016年,改投乐视新枝的张艺谋在中外合资的支持下拍摄了电影《长城》,效仿好莱坞的巨额投资却终究因东施效颦打了水漂,口碑更是扑街到惨不忍睹。 祸不单行。 随着沉迷造车的贾跃亭屡屡“下周回国”却迟迟未归,乐视网收购张艺谋持股的乐视电影的计划胎死腹中,张艺谋曾经期盼的不菲回报也不了了之。 第二次向资本妥协,张艺谋企图“化被动为主动”,然而“谋”算不如“贾会计”算,终究又是一败涂地。 2018年,在乐视大厦倾塌之下,张艺谋转头投奔了新东家欢喜传媒。 通过向欢喜传媒提供其执导的三部网络影视剧和一部电影的六年独家投资权,获得了估值约1.5亿元的新股和2.7亿港元的非现金开支,这也是张艺谋的第三次资本局。 好在,这一次,张艺谋的牌桌上有个懂资本玩法的董平。 张艺谋一边把自己手里的公司文化中国借壳给马云重整阿里影业,一边找宁浩和徐峥借壳控股,在资本市场上玩得溜溜转。 张艺谋虽然在欢喜传媒的浑水之下能否顺利赚到钱不好说,但好歹也终于通过增发成为了一家已经上市的影视公司的股东,倒也不算亏。 如果说“二张组合”时期的张艺谋走上资本之路还多少有些“投桃报李”之下的勉强意味,那么欢喜传媒时期的张艺谋在动辄上亿酬劳的巨额资本之下,已然欣然接受向资本妥协。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坚持,曾经的不妥协或许只是诱惑的筹码不够。 张艺谋改而拥抱资本倒也无可厚非。 毕竟,文艺人也要吃饭。
5 尝到了资本甜头,张艺谋并不满足于在电影界搞事业。 在拍电影的主业之外,张艺谋也开始筹划文化旅游的“观印象”业务,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更是玩出了一手站着把钱赚了的资本局。 开始于“印象刘三姐”的观印象业务,通过结合当地山水特点和文化打造实景演出,张艺谋团队仅仅负责创意,向投资运营方收取一笔固定的一次性创作费用,落地则是由当地的旅游公司和地方政府负责。 通过这一操作,张艺谋团队可以在演出的存续期间内获取一定比例的票房收入,是实打实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换句话说,张艺谋团队几乎不需要出资,不管演出后续的运营效果如何,张艺谋都能获得一笔不菲的创作费用。 如果当地公司运作得当赚到了钱,张艺谋还能通过提供的演出创意源源不断地获取现金流,在此时可以说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几乎无投资风险的绝佳好生意。 资本的嗅觉向来敏锐,眼见张艺谋口碑日渐鼎盛,从事文创生意更是几乎稳赚不赔,2016年,IDG资本与“铁三角”张艺谋和樊跃、王瀚歌联手设立观印象。 到2020年,马云旗下的云锋基金更是入股,进一步为张艺谋在资本圈“撑腰”。 眼见张艺谋一手打造的观印象系列发展得如火如荼,不少资本方也瞄上了这块“肥肉”企图分一杯羹。
6 在纷争的资本中,三湘股份开出了近19亿元的高溢价,以一半现金一半股权重组的方式支付,为显合作诚意,三湘股份更是在收购观印象后改名为三湘印象。 要知道,此时观印象的净资产评估尚不足1亿元,三湘股份愿意为其开出20倍估值的高溢价,显然是看重张艺谋的个人名气。 为了捆绑张艺谋,双方甚至约定交割完成之日起,张艺谋需在观印象提供至少3年的服务,王潮歌、樊跃则需提供3年服务且分别完成一个“又见”系列或者“印象”系列项目。 然而,人的高流动性注定意味着这笔投资的风险极大。 随着王潮歌、樊跃和张艺谋的先后离开,观印象的收益完全不及三湘股份的预期。 从2015年到2018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1.25亿元、1.3亿元和0.27亿元,其在三湘股份上的商誉减值准备更是计提逾11亿元。 换句话说,曾经19亿收进来的公司,如今就算往高了算,也只能打个四折。 虽然三湘股份作为“接盘侠”亏到只剩了个碗底,张艺谋倒是打了个漂亮的资本局,即使支付对赌协议下对三湘股份的补偿部分,仍可以保留大部分现金,拿在手里的钱逾两亿元。
7 商人没玩过文化人。 这场资本局张艺谋能够获胜,主要还是因为“恰好”找到愿意对个人价值进行投资的“冤大头”,抱对了顶级私募IDG的大腿。 从“二张组合”的被动调整到观印象、欢喜传媒的成功控股,张艺谋在资本圈里已然四次“入局”。 其执导风格也从曾经惯用新人的文艺片逐渐走向商业化,到今年的贺岁档,更是从沈腾到年轻小生易烊千玺再到相声跨界演员岳云鹏的各个领域流量,通通引用个遍,还喊出了“让观众笑满三十次”的口号,把商业化进行到底。 而在电影圈之外,老谋子更是参与创立了AR/VR企业当红齐天,担任联合创始人和艺术总监,紧抓元宇宙的投资风口,从”入局者”转为“设局者”。 而现在,联想创投、中航信托、芒果基金、小米等一众知名投资机构,已然上了张艺谋当红齐天的牌桌。 老谋子的资本之路还在继续,但张艺谋曾经执着于文艺片的“文青”时代或许已经一去不返了。 参考资料: 1. 新浪财经:张艺谋,不成功的资本局 2. 搜狐财经:张艺谋资本往事,19亿公司如今仅值6.9亿,未完成业绩仍稳赚 3. 腾讯财经:满屏都是元宇宙!张艺谋也有XR公司,腾讯、小米、五源资本等加速下注赛道 4. 新浪财经:“至少要让观众笑够30次”,张艺谋:一个最大胆的想法,没有在满江红里采纳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