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底信号出现

君临汇 2022-03-18 00:01

市场大概率已经见底,各种积极因素陆续浮出水面。

我们回顾一下这轮下跌,主要由三重压力带来:成本上升、需求下滑、资金流出。

下面分别展开。

1

第一重大山:成本上升

成本上升的原因是通胀,通胀的源头是疫情。

由于疫情,需求萎缩,2020年上半年油价一度下跌到10美元以下,这使得产油国联盟开始压缩石油的产量。

接下来,美国放水,消费逐渐恢复,带动过去两年的油价逐渐上涨。

油价的上涨,和金属、粮油等其它上游资源品属于联动关系,并通过交通、采购环节等一步步传导,推高了各种工业品和消费品的成本。

过去30年,油价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40美元以下震荡的,高油价并不是常态。

这期间,曾经有过三波大牛市:

第一波,是2004-2008年,主要是中国城市化浪潮所带来的需求扩张;

第二波,是2009-2014年,主要是金融危机后的全球流动性泛滥带来的虚假繁荣;

第三波,就是这一次2020-2022年的疫情大放水。

这三波石油牛市的高峰价格,都超过了100美元,尤其是第一波大牛市,油价曾摸高至140美元以上。

但很快,价格就断崖式的跌回到40美元以下了。

油价为什么难以长期维持高位呢?

主要原因在于产能的长期过剩。

全球的石油资源是很丰富的,按目前的年产量,单是中东国家的石油就能挖两三百年,还有不断加入竞争的俄罗斯、中亚、南美、美国的石油、页岩气、以及大量未发现的海底油气资源。

开采石油又是个技术门槛不高的活,只要石油公司看到钱景,一两年之后源源不断的高成本油井就会被重新开采。

因此,对于产油国来说,面对高油价他们是很清醒的:

一旦需求扩张停滞,高油价刺激带来的产能扩张启动,油价就会被重新打到40美元以下!

对于他们来说,最有利的方案是——

油价持续保持在60-80美元的临界点位,既能有较好的利润,又不会刺激美国的页岩气、南美的深海油气公司大幅扩产。

再看目前的局势,去年以来,油价缓步上升的过程中,产油国组织一直按耐住性子不扩产。

去年10月,油价突破80美元,各界开始承受不住,纷纷呼吁美联储加息,于是油价经历了一次中级回调。

大家似乎都认为,油价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毕竟这次牛市是由美国放水带动,并没有真实的消费扩张支持。

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乌克兰战争,让油价的供给局势骤然紧张,一下子就飙升到了130美元以上。

这显然是短线投机博弈所带来,此后随着美国宣布接触委内瑞拉、伊朗,释放增产消息,油价很快见顶下跌。

今天的纽约油价已经低于100美元,跳水之快也是让人开了眼。

后续,随着产能扩张+美联储加息,油价将逐渐回到80美元以下,这是个大概率的趋势。

由此,成本上升问题解除。

2

第二重大山:需求下滑

需求下滑的源头有多个。

一是疫情持续,看不到尽头,由此导致信心的低迷;

二是政策管控,比如互联网平台、医药集采、房地产三道红线,看不到尽头,信心进一步低迷;

三是稳增长,两会都过去了,始终没看到宽信用的到来,信心又down一层;

这三点,本质上还是看政策的态度。

即使是第一点,疫情发展到今天,病毒的毒性已经下降很多,海外也在逐渐开放,主要还是一个政策转变问题。

上面不松口,大家就只能焦躁不安。

而从昨晚开始,新政一步步浮出水面——

首先是新冠肺炎第九版指南发布,几个亮点:

第一,取消了原来无症状感染者的诊断;

第二,轻型病例,集中管理,不要求去定点医院治疗;

第三,辉瑞口服药进入治疗推荐。

这是新冠疫情过去两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治疗方案调整,释放政策管控放松的迹象很明显。

当然,还有今天的重磅会议。

会议研究了一系列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关于宏观经济,要求“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关于平台经济治理,“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于政策管控,“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感觉一下子天都亮了。

随着政策转向,货币的宽松+信心的回暖,可以预期需求的企稳向上,已经在路上。

感谢党和政府。

插一句,今年1月我国失业率已经上行至5.3%,距离5.5%的政策目标阈值上限已十分接近。

失业率走高会导致社会不稳,目前已在政府能容忍的临界点上,随着疫情的持续,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政策的松绑是迟早的问题。

3

第三重大山:资金流出

资金面的紧张,主要由三个原因带来:

一是美联储加息,不确定性增加,外资流出观望;

二是乌克兰战争,中美紧张加剧,外资逃离新兴市场,回流美国;

三是暴跌趋势下,内资恐慌情绪释放。

这三点其实都是短期问题,加息问题由于预期已经很充分,随着这两天消息的公布,不确定性消失,资金就会回来。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