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盛宴开启
月中,农业部发布了4套转基因育种相关政策,也是7月份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后又一件大事。
今年算是种业整体转折的一年,国家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问题非常重视。
尽管《种子法》早就出台了,每年的一号文件也非常重视对种业的投入。
但上次对种业发展做出这么大部署,还是在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
所以这次一系列行动,也被业内普遍视为是国内种业的第三次系统性改革。
本次政策一共包含了4个部分,品种审定办法、种子生产加工许可证、品种命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
未来修订案通过后,关于转基因作物生产、销售、播种的一套流程,框架上已经完成了。
之前困扰大家很久的转基因品种是什么、怎么来、和受体的关系、如何审定、生产加工等问题,以后也能找到明显的指引。
所以这次规章的信号也十分明显,标志着转基因商业化大幕拉开。
为啥搞商业化?
每当讨论转基因农作物的问题,都会引起正反方的激烈互撕。
因为涉及到吃,跟人的身体健康直接相关,所以即便没有很确切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害,抵制的人还是很多。
现状基本是,科研人员、专家这边试图从各种科学角度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佐证,包括营养学评价、毒理性评价、致敏性评价、致癌因素评价等。
但另一边,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依然担忧,反转基因的声音明显更多。
隔行如隔山,大部分普通人都没有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对转基因危害的问题,总体态度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一方面,反转者给予了很大的社会压力,另一方面,挺转者也会有很高的安全和风险管理诉求。
相比西方,国内政府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一直以来转基因管理都严于发达国家。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转基因技术研发一直由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导,研发与应用都需要全程管理。
中国转基因作物发展历程
1986年,转基因正式被纳入“863”计划,国内转基因育种之路开启。
1997年起国内首例转基因抗虫棉商业化推广,随后10余年间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后,政策逐渐收紧,转基因商业化几乎进入停滞阶段。
直到19年开始,国内连续颁发多个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证书,主要涉及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品种。
近三年连续颁发证书的行为也是在为之后的商业化做基础,伴随《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相关工作开始快速推进。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去搞转基因商业化,总体还是跟粮食安全有很大关系。
国内玉米、大豆历年产销量
以玉米、大豆来看,产量越来越不足以支撑我们的消费量,这种情况下,进口基本在逐年加大。
当前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大概6亿亩,去年平均单产在421公斤,总产量为2.6亿吨。
单产是比较玉米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按美国农业部的统计,他们的每亩产量大概是735公斤。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玉米的亩产水平依然只有美国的60%,没有任何进步。
玉米单产乏力,一方面跟自然环境、土壤条件有关。
国内东北产区的土壤肥力最好,自然条件也跟美国的玉米带类似,亩产基本能到600公斤以上。
另一方面跟转基因品种的覆盖面关联很大,美国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自1996年开始种植,到2015年之后一直稳定在92%。
转基因对提升玉米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有很大的效果。
国内目前4个获得安全证书的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实验下来比对照玉米产量可提高7%-17%,减少农药用量60%。
国内总共2.6亿吨左右的玉米产量,去年的进口量是1130万吨,今年光是前三季度的进口量就到了2500万吨,全年估计在3000万吨左右。
这远远超过了玉米进口关税配额的720万吨标准。
照这个趋势下去,国内玉米未来的供需缺口会越来越大,要提高玉米产量和生产水平,还是得依靠转基因技术。
几千万吨的缺口,如果能部分推广转基因,玉米就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这对于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
另外,生物育种技术得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这块我们跟国外差距很大。
发展转基因技术,抢占生物育种技术制高点,也是“种业振兴”的关键,所以当前这个时点有推动转基因的动力。
商业化路径
官方今年一号文件中,对生物育种产业化的要求是“尊重科学,严格监管”。
“尊重科学”主要针对普通大众,不要让负面舆论干扰转基因技术发展。
“严格监管”针对的是行业,对应着这次修订的4部政策,基本框架正在构建中。
转基因商业化会先推玉米,接着再是大豆,之后肯定是加快行业兼并重组。
按官方之前给出的推广路线,转基因商业化的进程为——“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
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才是主粮作物。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符合这条发展路线,所以最先做推广。
玉米在国内主要用于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食用部分比重较小,处于间接食用和食用之间,商业化推动难度相对较小。
另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玉米和耐除草剂玉米,可以大量减少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
所以这里考虑的不光是产量,还包括虫害威胁、农药使用等问题。
根据现行种子法,转基因种子需要经历安全证书获批和种子审定上市两个阶段,才能正式推出市场。
安全证书的评价流程很长,分别为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申请安全证书,整套干下来得5~7年时间。
之前,国内发过几次安全证书,前四次分别在1997、1999、2006和2009,涉及抗虫棉、抗病番木瓜、抗虫水稻等几个品种。
09年到18年这近十年间,转基因研发还在继续,但一直没有新的安全证书发放。
19年到现在,连续颁发了4个转基因玉米和3个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证书,为这两个品种商业化做好了准备。
转基因品种商业化流程
拿到安全证书后,还要经过品种审定,最后才可以进行商业化种植。
这次发布的修订政策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品种审定办法》,相当于一个操作指引,申报的种子获批之后,就可以直接去销售了。
整套流程从实验研究到制种销售,一个是非常耗时,安全证书获取要5~7年,品种审定又包括2年区域性实验、1年生产性实验,没个十年八年的投入不会有明显结果。
另一个是技术要求很高,同质化的抗虫、抗除草剂品种很难通过审批。
所以对国内的种业公司来说,转基因商业化的门槛非常高,先发优势十分重要。
目前,大北农生物、杭州瑞丰已经有相关转基因品种获得了安全证书,距离上市销售只差品种审定。
大北农优势更大一点,3款转基因玉米和1款转基因大豆获得安全证书。
19年至今总共只有4款玉米品种通过安全评价,大北农一家就占了3款。
从国外情况来看,转基因商业化对应的市场空间很大,中国的6亿亩的玉米种植面积,未来每亩的终端的费用可以到100块钱,转基因玉米种子大概有600亿的空间。
参考美国历史上种子的价格的变化,自1996年开始推广转基因以来,价格从开始的30多元/亩,最后稳定到了大概110元/亩。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农民为什么愿意多花钱去买转基因种子?
如果算起帐来,就是转基因种子能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比如从传统种子到转基因品种,按保守的亩产1000斤产量算,提升10%的话就是100斤。
以现在的玉米的价格,一斤大概1块3到1块4,可以多收100多块钱。
同时,种植中的杀虫剂费用可以节省下来,大概能减少几十块钱的费用。
对于农民,可以多获得大概100~200块的周转金。
从这个角度来说,多花几十块钱去买转基因种子,总体上还是更划算,推广难度会小很多。
种业格局变化
种业公司盈利模式上,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利润可以分成两部分,包括性状授权和种子销售。
性状授权是拥有转基因技术的公司,可以把这个技术授权给别人,类似于收版权费或者技术专利费的概念。
国际上这方面收费,大概一亩价格在10块钱甚至20多块钱,按大北农自己的测算标准,授权费用可达10元/亩,这部分的市场空间在60亿左右。
鉴于转基因技术的难度和门槛,目前能赚授权费的公司不多,暂时只有拿到安全证书的大北农生物、杭州瑞丰两家,未来可能会有先正达、隆平生物进入。
以大北农生物为例,公司从10年前开始做转基因技术研发,每年大概投入一个亿的研发费用,到现在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其他公司很少愿意花大量时间、资金进行投入,也很难能追上这几家公司的水平。
另一块利润是种子销售,没有转基因技术的公司通过获得性状授权,来参与转基因种子销售。
两个领域的门槛和参与难度完全不同,导致竞争格局存在明显差异。
比如像大北农,子公司大北农生物在转基因技术领域优势明显,未来在性状授权的市占率会比较高。
但是在传统种子部分,大北农相比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的销售渠道就弱一些,所以种子销售的市占率不高。
我国有7000多家种子公司,普遍规模很小,没有一家独大,隆平高科在水稻的份额15%不到,玉米5%左右。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开启后,杂交玉米的市场集中度肯定会有明显提升。
美国转基因玉米的渗透率从0到90%花了7年时间,国内估计10年以内也能基本覆盖。
推广进度可以参考当年的抗虫棉,为了抵御棉铃虫,国内从开始推广到深度率超过90%只用了5、6年的时间。
目前玉米的下游使用情况是,70%用来做饲料,20%用来做深加工,剩下10%用来食用。
受转基因冲击最大首先是饲料那部分,领域内的传统小公司会被淘汰或兼并,其次是做深加工部分的,而少部分用于食用的玉米不需要做转基因。
国内玉米6亿亩、大豆1.3亿亩,蛋糕很大,也是当前全球转基因最大的一块增量。
渗透率提高以后,市场可能会以隆平系、大北农、先正达三家头部企业为主。
对这些传统种业公司来说,转基因玉米可以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和估值上的弹性。
结语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对于粮食安全和国内种业现状,也要有科学理性的认识。
保障粮食安全大基调下,国内玉米产量和大豆产业竞争力都亟于提升。
站在国家层面,发展生物育种是必然趋势,开启“种业振兴”后,国内种业发展也需要更多的法规来支持和完善。
转基因商业化的开启会加速行业洗牌,竞争格局重塑。
创新能力差、技术储备落后的公司会被淘汰,重视研发、技术强大的公司会获得更多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