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股向下,地产消费向上!

君临汇 2022-06-22 00:01

时间进入6月下旬,上半年的交易渐渐落幕,新的周期即将开启。

下半年的市场,或许将迎来一场风格大变。

最近已经有所反应,周期股的热度开始消退,新能源车在经历了一轮炒作,估值飙升之后,也进入休息状态。

地产、消费等板块接过了复苏大旗,正在成为新的主流板块。

核心原因,在于政策预期和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1

回顾二季度的投资,交易的焦点在于两条主线:

第一,由俄乌战争带来的通胀主线,包括传统的能源、农业价格飙升,和新能源上游的硅料、锂矿的价格上涨等。

第二,由奥密克戎疫情爆发带来的核酸检测、新冠特效药等医药主线。

两条主线,都是小范围的机会和大范围的危机。

前者导致了下游消费行业的萎靡,后者导致了更广泛的几乎99%行业的停工停产危机。

当危机出现的时候,政策便开始介入。

我国政府的出手更快,在第一轮政策压制住疫情的蔓延后,接着便是第二轮复工复产,和第三轮复商复市的政策启动。

市场也跟着政策的脚步,快速展开了相关交易。

截至5月底,复工复产的交易逻辑已经结束,市场开始转入第三阶段的交易——

由美国加息+中国复商复市政策驱动的地产和消费的复兴行情。

这里面,又分成几个节点:

第一阶段,是6月上旬新能源车消费的复兴。

观察我国高层的这一轮刺激政策,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

对汽车行业的关怀呵护程度,比地产行业更大。

虽然,今年以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地产救市举措,比如提供购房补贴、放松限购、住房消费补贴等措施。

但总的来看,这些政策主要还是“因城施策”,由各个地方政府主导推出的,属于“微刺激”的层次。

在全国层面上,还没有一个地产救市的强力政策推出,这就导致地产复苏的脚步也相对缓慢。

汽车行业,整体力度则要强的多,传统燃油车有购置税的减免,新能源车的消费补贴力度甚至更大,包括增发牌照,汽车下乡,鼓励置换等一系列政策。

因此在销售数据层面上,汽车行业的反弹速度要更快。

地产和汽车,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大支柱产业,面对同样的困境,高层出现了如此明显的偏爱,是值得玩味的。

这或许跟我国当下面临的全球博弈大背景有关。

毕竟房地产是个传统行业,刺激带来的潜在收益率不高,还容易形成泡沫后遗症,弊大于利;

新能源车则相反,这是个新兴行业,刺激带来的潜在收益率高,还有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和大国竞争。

未来即使出现产能过剩了,汽车也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大规模出口。

既消化了库存,也削弱了竞争对手,利远大于弊。(房地产泡沫通常只能内部消化)

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当然会重点倾斜于汽车行业。

————

第二阶段,美国加息,通胀消退交易开始。

6月9日的时候,君临写了一篇《能源股还能创新高?!》,对煤炭股、资源股的大涨表示质疑。

事后回看,这正是资源股的阶段性高点。

至今,煤炭股已经出现了周线的两连阴,这会是资源股的拐点吗?

我们还不能确认。

但君临认为,即使6月份还不是,三季度也会出现。

随着通胀的持续上升,美联储的出手也会越来越狠,最终将通胀压制,这是没有悬念的。

美联储的工作目标,就是两个:一是失业率,二是通胀。

在美国失业率现在还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胀已经上升为核心矛盾。

只有通过持续的加息,制造一场轻量级的经济衰退,使得经济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才能将通胀压制。

如果一次、两次加息不行,那就再来三次、四次加息。

这已经是市场的共识,因此当本月75个基点的加息落地,资源股的退却便成了大趋势。

————

第三阶段,地产和消费股的复兴。

这里面有三层逻辑在支撑:

第一层是基本面的回暖在持续。

比如上海的解封将带来消费的景气度回升,5月的社融数据回暖支撑了市场情绪,还有政策面的支持力度在加大。

参考历史,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当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包括四万亿基建投资计划、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

2009年的行情是这样的——

上半年,基建和地产板块首先受益。有色、房地产、建材分别取得了60.53%、49.82%与8.72%的超额收益。

下半年,随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落地,汽车、家电板块成为了当年最靓的仔。

最终,2009年全年汽车、家电的超额收益分别高达135.54%、48.37%,后来居上。

以家电下乡为例,政策自2008年12月推出,2009年3月销量回暖,2010年2月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比增速31%。

销量回暖的速度相对要比地产慢一些,比政策晚了3-4个月才见到拐点。

当时的基建、地产,还处于人口红利阶段,大多数人毕业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攒钱买房,可以理解为“第一阶段的复工复产逻辑”,见效最快。

汽车家电的逻辑,通常是有闲钱才会去消费的,见效慢很正常。

但只要政策到位,总会见效。

当下的地产股,其实跟消费股是一个逻辑,就不多说了。

————

第二层逻辑,是通胀消退带来的消费股利润拐点预期。

上游和下游的利润关系,是跷跷板效应。

当上游资源的通胀高涨时,消费股的成本压力巨大,业绩自然难看;

但是,当市场开始交易美联储的超预期加息,通胀消退时,下游消费股的业绩预期就开始变好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新能源车板块。

二季度以来,上游锂矿龙头赣锋锂业、中游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表现远不如下游的整车龙头比亚迪。

这是资金在押注,新能源车行业的利润分配格局,正在从上游主导变成下游主导。

————

第三层逻辑,来自情绪和估值的转向。

随着经济基本面的回暖,A股5-6月份迎来了一波强力反转,目前的估值是比较敏感的。

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了。

上证指数的PE百分位,已经迅速回到了30%左右的水位;创业板指的PE百分位更是在50%以上了。

这种情况下,资金变得更敏感了。

有些资金是不愿意挣最后一个铜板的。

地产和消费股的基本面虽然相对较差,但是估值低啊,全场最低的估值就在这了。

更低的估值,以及迟早会回暖的大趋势,意味着可持续的确定性+更大的上升空间。

于是资金便开始了从高估值资源股向低估值消费股的加速流动。

2

交易端的逻辑,还需要市场数据的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行业景气度的数据:

1)地产:拐点出现

6月截止12日,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达到273.11万平方米,周环比上升29.5%。

其中,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上升67.70%。

其中6月14-17日当日成交面积分别为56、60、84、88万平方米,连续创下2月以来单日成交面积新高。

四周滚动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从6月初的-50%左右收窄至-30%左右,一周滚动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从6月初的-40%以上大幅修复至近日的正增长水平。

自6月以来,全国40余地出台大量稳楼市政策,密集程度远超4、5月份,一线城市开启结构性放松,二三四线放松持续加码。

由此,一二线城市的地产销量拐点出现,上周100大中城市土地溢价率上调3.60%。

从拿地企业来看,上海首轮参拍企业大部分依然是央企和地方国企,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达31%,地方国企占比为47%。

2)建材:施工板块继续低迷,装修板块开始回暖

以水泥为代表的新房施工板块,继续低迷。

6月份水泥价格行情还在底部调整,上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继续回落,环比跌幅为2.7%。

一般来说,从地产销售回暖,到房企拿地的复苏,到施工建材的销售回暖,需要3-6个月的传导周期。

因此,水泥的销售回暖还没那么快,并且各家企业目前普遍处于高库存状态。

不过,以防水、涂料为代表的装修板块已经出现回暖迹象。

近期,防水龙头东方雨虹发布工程产品调价函,自6/22起对沥青卷材/涂料提价25%,高分子卷材提价15%,水性涂料提价10%。

此前,科顺股份和北新防水也已对总体产品提价10%-20%,并将于7月1日开始实施。

主要原因在于,防水、涂料等行业不仅仅面对新房市场,二手房也是很重要的销量来源。

在人口红利结束的今天,二手房的交易占比正在变得更大,它们的市场灵活性更高,反转会更快。

3)交通:客流增速超过货运

根据OTA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暑期机票订单环比增长162%,近一周预订上海、北京两地暑期进出港机票票量环比上周分别增长118%和115%。

截止6月12日,上海市地铁周平均客运量已经恢至476.84万人次,环比增加175.92%;北京市地铁周平均客运量已经恢复至444.96万人次,环比增加144.73%。

截止6月12日,全国公路货运流量指数达101.60,较上个月同期上升12.27%。

货运量的环比上升数据在放缓,客运量的环比数据在飙升,显示消费回暖已经取代复工复产,成为6月份最值得关注的焦点。

参考研报

研究报告:西部证券-策略专题报告:消费正在成为“新共识”-220619

研究报告:兴业证券-2022年以来的宏观政策复盘与展望:本轮政策发力有哪些不同-220613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