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升温”会不会冲击中国?统计局:别怕,在可控范围内
受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推动,中国4月份出厂价格涨幅超过预期,加剧了全球通胀担忧。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为2017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3月份同比上涨4.4%。预测中值为6.5%。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略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1%。
在全球需求上升和供应短缺的推动下,大宗商品的繁荣引发了对全球通胀的担忧。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并且由于制造商开始将更高的价格转嫁给零售商,中国工厂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给全球通胀带来了另一个风险。
荷兰国际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Iris Pang表示,工业品价格飙升是“国内和国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势头持续,国内对原材料的需求强劲,他还表示,由于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全球原材料价格预计将上涨。
中国4月份PPI飙升,而CPI仍相对低迷/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表示,生产者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国内生产的稳定复苏以及铁矿石和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由于猪肉价格走低,消费者通胀仍相对温和。
美联储的央行官员坚持认为,近期的价格上涨是暂时的。在中国,政策制定者坚持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将是有限的,价格增长总体上仍在控制之中。
中国今年的目标是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但国家统计局一位官员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2021年的总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显著低于”官方目标。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