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基石企业在哪里?
作者:秦朔
来源:秦朔朋友圈
1
基石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的有机增长
今年2月27日,巴菲特发布了一年一度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公开信,并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持有的十大重仓股,除比亚迪外,都是美国公司。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基本都是长寿公司、长青公司。
来看一下它们创立的时间:
苹果,1976年;美国银行,1784年;可口可乐,1886年;美国运通,1850年;威瑞森(Verizon),如果上溯到美国电报电话公司,1877年,如果从分拆后的贝尔亚特兰大公司算起,1984年;穆迪,1900年;美国合众银行,1895年;雪佛龙,1879年;特许通信,1999年,最年轻的一家,是视频和网络服务商,2016年收购了时代华纳。
我们正处在一个流量年代,对各种新概念的追捧此起彼伏,但如果看一下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会发现,作为其财富底仓的这些美国企业,都是有着多年历史的行业龙头,且都有相当的规模,除穆迪外都是《财富》世界500强(穆迪也是评级行业龙头)。
对巴菲特的投资风格,见仁见智,但一代投资宗师的选择提醒人们,不少被视为传统行业中并不那么性感的传统企业,其实是基础行业中的基石企业。而且因为两个原因,它们经久不衰——
第一,它们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尽管不断被挑战,但始终难以被超越;
第二,它们依托于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有机增长。
我和咨询公司贝恩的资深全球合伙人丁杰先生讨论了基石企业的问题,他根据贝恩在全球的研究和实践指出,商业史上的大部分企业都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而那些长寿企业的经验表明,企业成长的最佳路径在于:专注于一个强大的核心业务,从各个方向和各个层面开发其最大潜力,以核心业务为基础,创造一套可重复运用的扩张模式,向周边的相邻领域进行一步一步的扩张,实现企业的有机增长,并选择适当的时机不断重新界定自己的核心业务。
除了核心业务的有机增长,丁杰还告诉了我两个关键概念,一个是“Mr.No”,即企业要有战略定力,在纷繁多样的机会面前敢于当“说不先生”;另一个是“profit from core”,即企业的利润只有从核心业务中来,才是可靠的、可持续的。
2
一家经常被忽略的中国基石企业
改革开放43年一直致力于经济发展、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肯定也有自己的基石企业。包括央企和支柱性地方国企(如贵州茅台、上海汽车),优势明显的平台企业(如腾讯、阿里),消费品和工业品领域的行业冠军(如海天味业、万华化学)。
从我的观察看,特别值得关注的还有一批创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建立竞争优势后进入全球市场,并在全球取得领先的制造业龙头。在它们中间,联想集团(00992.HK,下称“联想”)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但也是往往被“选择性忽略”的对象。这些年,关于联想,出现在人们脑海的往往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争议,但作为一家企业的运行本身,人们似乎很少关心。
我之所以关注联想,是最近在浏览其2020/21财年年报和相关研报时,发现了这样一些数据:
1、它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41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接近80亿元。
2、它在全球180个市场开展业务,在全球服务的用户数超过10亿。是中国不太多的真正全球化的企业。
3、它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份额排名第一,占比为24.3%(IDC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在中国,这一数据高达40%。
4、它的软件与服务业务的年营业额达到3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40%,是整个集团收入增速的接近两倍。这显示它在软件和服务方面正迅猛发展。
5、它是一家高度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在2021年“全球最佳可持续发展企业百强”评选中排名78位。该项排名由加拿大研究机构Corporate Knights面向全球年收入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依靠年报、第三方报告等完成。2021年中国共有4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台湾的台积电(20)、香港的维他奶(62)、联想集团和比亚迪(94)。
论收入,论全球化,论市占率,论社会责任,联想都可圈可点,堪为中国基石企业的代表之一。
不过,这些数据并不是我写本文的原因,我是在阅读了联想发布的《智能制造白皮书》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ESG Report),更深地了解了这家基业长青的基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社会责任之后,感到有必要向社会介绍,让更多企业有所借鉴。
一个可资证明联想的全球竞争力的评价,来自美国著名研究机构Gartner关于“全球供应链25强”的评选,不久前刚刚公布了2021年的25强,联想第7次入选,排名第16位,是中国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今年的评选标准主要是三个方面——目标驱动型的企业、客户驱动的业务转型、数字化优先的供应链。Gartner认为,联想非常符合这三大趋势。
Gartner对供应链的评选是基于全球视角。而联想的供应链恰恰符合“全球资源(Global sourcing)+本地交付(Local delivering)”的特征。以联想产品ThinkPad X1 Carbon为例,它的电池、键盘和接口产自中国,内存产自韩国,处理器产自马来西亚,主板上的关键元器件来自法国和越南,操作系统来自美国,仅主要部件就有129个。它在日本进行开发,在美国进行设计,在中国进行生产制造,在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系统。
联想所谓“全球资源”,指的是全球哪里有优势资源,比如中国的生产制造优势、印度的软件开发优势、日本的工程化优势、美国的创新优势,就利用那里的优势资源,以组合拳方式供给全球;所谓“本地交付”,指的是制造环节中产品最后的组装,可能会被分散到各个主要的国家或者市场上去,销售、服务、市场等等也可以通过本地运营来实现。
事实上,联想已是全球计算领域的一家基石企业,有着坚实的竞争力,在和惠普、戴尔等对手竞争中屡占上风。这是中国企业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其原因值得深入挖掘。
3
从精益制造到智能制造,从传统IT到新IT
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名列前茅,在中国市场更是从1997年起就位居第一。这背后是卓越的制造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
第一的位置并不是固化的,时时会受到新的冲击,所以联想制造不断升级,从十多年前以精益化为基础,持续改进绩效,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和供应链能力;到最近十几年,以客户为中心,推动智能化转型,形成了新的五大核心能力,即互联互通、柔性制造、虚实结合、闭环质量、智能决策。基于这些能力,联想已经走在“产品个性化、供应协同化、服务主动化、决策智能化”的四化道路上。
产品个性化:联想每年设计、生产、销售PC、手机和服务器产品超过1亿台,积累了大量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经验。如果客户想让产品带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印记,联想支持根据其个性化选择给产品“做个纹身”,甚至把客户喜欢的图片在出厂时就直接印在笔记本电脑的背盖上。
供应协同化:联想在全球拥有30多家自有及合作工厂、2000余家零部件供应商、280万家分销商和渠道商,联想以透明手段打破数字壁垒,与合作伙伴互信互通。在PC产量最大的合肥联宝科技工厂,电子物料全自动仓储系统单日进出料3万卷,每4小时调取2000多种物料到产线,依靠智能协同的供应链,从备料到生产就像人们去无人超市买东西一样便捷畅快。
服务主动化:联想致力于精准感知和预测客户需求,主动为顾客提供他们需要但还未提出,甚至尚未意识到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贴心服务。
决策智能化:联想用深度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代替经验,辅助决策。例如,在电脑显示屏检测方面,运用机器视觉采集照片,用机器算法分析照片,代替人工判断;在智能化排产方面,利用订单计划整合系统,可在90分钟内实现10000+的订单与物料的匹配计算,得出能够满足顾客需求和产能充分利用,并且给出明确的收货时间点的最优交付计划。
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的联想精益制造已经跃升为智能化、生态化、绿色化、全球化的联想新制造。整个制造体系和供应链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外人看不见的功夫,已经化成了联想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
以联想个人电脑制造和研发基地之一的合肥联宝科技为例,全球每8台电脑就有一台产自这里,平均每天要处理5000多笔订单,其中80%都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ThinkPad X1 Carbon这样的高端产品,理论上有2万多种不同的配置组合,生产有高度的复杂性。一般一台PC由上千个零部件构成,需要对300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同时大部分PC的外形、配置并不“标准”,定制化率差不多在一半以上。在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保证48小时内下线,5天交付?
方法之一是运用智能化排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等算法,快速计算出可生产的齐套物料信息以及缺料信息,并同时模拟出客户订单的预计出货日期。然后将这些影响排产的复杂因子,生成智能化的排产驱动因子模型,所有因素通过AI引擎转换成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解,发出生产指令,指导生产。通过智能排产系统,实现了柔性与精准的排程计算,排程时间大幅缩短到2分钟,并可以实现灵活的自动插单重排程。整个排程计算会针对订单交货与生产效率进行平衡优化,并自动安排程序,生成仓库备料计划与车间送料计划,保证生产排程顺序可以传递到每个仓库拣料员的作业指令与车间送料的AGV小车的传输指令上。
这只是排产。在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质量管理、智能化协同上下游等方面,联想都精益求精。如电脑主板生产,以前部分料件需要人工参与运送到生产线,并依赖人的经验判断物料使用情况,现在导入了数字化系统和AGV小车,物料自动运输、按需调取,在产线上方的数字看板上可以实时看到每条产线的原料供应情况,红色的是30分钟内可能要缺料的,橙色的是1小时后需要补料的,绿色是还够用2小时的。时间越短,库转率就越高。
光是自己数字化远远不够,还要让供应商数字化。联宝科技有数百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通过实施“供应管理云平台”等项目,实现了上下游的互联互通。客户需求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通过云平台下达至各级供应商,供应信息也会通过云平台及时反馈至客户,形成闭环。例如,当某一颗物料发生短缺时,云平台可以借助与供应商的连接,迅速预警可能会影响到的成品供应,并调整产品的供需策略;反之,当客户需求发生变化时,云平台也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哪些原物料会受到影响,并及时通知供应商调整备货计划。
近年来联想在武汉和合肥等地部署的生产线,都是像“乐高”一样的生产线——模块设计、灵活换线:高速运行、高度自动;闭环质量、智能预判;敏捷反应,迭代兼容。正是这些核心能力的跃升,让联想制造可以傲然于世界制造之林,并将自己的“新IT”的智能制造能力进行外溢,赋能实体经济。
今年5月20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WIC)上,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联想的“新IT”有别于传统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而是指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化转型)。它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的技术架构,为各个行业提供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整体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中国制造业500强,联想已经为其中的100多家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4
业精于专,行成于善
2020/21财年,联想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联想旗下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数据中心业务集团营业额年同比增长20%和15%,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的移动业务也呈现出盈利性增长的势头;软件与服务业务全年营业额更是增长40%,达到新高,在全集团营业额中占比达到8%。
杨元庆说,我们越来越坚信PC的增长是可持续的。“过去家庭中电脑是一家一台,但疫情期间可能是每人都需要一台,PC和平板可能成为人手一台的工具。过去都说新兴市场可能跳过PC进入手机时代,现在发现光有手机不够,手机是信息消费的工具,PC、平板才是学习和生产力的工具。统计显示,疫情期间每个人用PC的时间是以往的两倍左右。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从1994年出任联想电脑公司微机事业部总经理,杨元庆领导联想电脑业务已经27年。他见证了历史,他也创造了历史。他的战略定力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让联想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全球化企业之一。今天的联想,不仅是一家全球公认的卓越制造企业,而且是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全球一流供应商。杨元庆说,联想正围绕智能物联网(Smart IoT),智能基础架构(Smart Infrastructure),行业智能(Smart Verticals)三个方向,力争成为行业智能化变革的引领者和赋能者,积极推动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落地。
我的判断是,用不了几年,联想的软件与服务业务的年收入将突破千亿元,那时的联想将真正实现联想制造和联想服务的比翼齐飞,并在全球ICT行业谱写软硬一体的独特篇章。
联想在不断升级转型,但从未转行。在发布财报后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今年造车特别热,联想有没有想过参与造车?”杨元庆回答:“肯定不造车。我们有足够宽的赛道,足够清晰的战略,我们会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放在已经明确的赛道上。今年,我们新成立了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SSG将聚焦支持服务、管理服务、维修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四大垂直领域,这既包含了一部分跟硬件相关的服务,也包括设备即服务、数据中心即服务、PaaS、SaaS等。我们觉得我们的道路足够宽,也会坚持自己的赛道。”
本文最后还想介绍一下联想在ESG方面的努力。从2007年起,联想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 Report)、可持续发展报告(Sustainability Report),2020年正式更名为ESG报告,显示出在始终如一的环境和社会责任承诺外,对更高水平公司治理的追求。
根据2019/20财年的相关报告,联想实现了十年减少92%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大幅超过预期。2021年,联想设立了面向新十年、更积极进取的科学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实现公司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同时,联想还在积极评估,力争2050年达成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全球控温做出更大贡献。
自2017年起,联想在全球PC行业率先推出LTS低温锡膏焊接工艺技术,将焊接温度从255摄氏度下降至170摄氏度,以缓解计算机生产环节的高热量、高耗能问题,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0吨;在产品外包装方面,联想正在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带、胶带及塑料薄膜,使用由竹子及甘蔗纤维制成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包装。随着近年来客户采购中日益增长的环境影响透明度需求的增加,联想已在全球大部分地区推出了碳补偿服务,不仅自身在产品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同时客户可以通过购买联想产品实现自身的碳中和。
联想善待客户,善待环境,对员工也充满尊重和善意。今年4月1日,杨元庆在进入新财年后发布内部信,感谢公司员工,表示联想员工不需为“35岁门槛”过度焦虑,而是可以享受“保姆式服务”,以最佳身心状态在职场“乘风破浪”。
中国需要竞争力强大的基石企业,也需要对利益相关者充满责任感和良善之心的基石企业,后者和前者一样重要,从现实来看,甚至更加重要。而这也是我以联想为例,探讨中国基石企业命运的最重要原因。
“智能,为每一个可能”是联想的愿景,我希望加上一句——善良,为每一个人。也希望把这句话送给更多的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