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接连出走,你的基金要不要赶紧卖掉?
01
一过完年,离职的事就提上很多人的日程了,基金经理们也加入了离职大军之中。
2月22日,中银国际证券连发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公司基金经理白冰洋因个人原因离职,并卸任所管的全部4只基金。
白冰洋在业内颇有名气,一方面,她业绩稳健,在职期间管理的基金中,就一只中银证券祥瑞混合亏了,从2018年3月到2019年8月,亏损6%左右——大家现在对基金的要求很低,少亏点就好。另一方面,她还有个身份是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的夫人,两人是基金圈中著名的“神雕侠侣”。
就在白冰洋离职的前一天,泓德基金发布公告,公司副总经理邬传雁离任,并卸任旗下所有基金产品。
邬传雁是业内知名基金经理,此前,他管过6只基金,最新规模超过200亿元,最高规模则一度达到490亿元,占泓德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的40%以上。
这两位颇有名气的基金经理突然离职,让外界多少有一点意外。
只有一点意外的原因是,基金经理离职潮,大概正在开启之中。
2月18日,融通基金旗下基金经理林清源离任。同一天离职的,还有诺安基金旗下基金经理蔡宇滨。这两位在业内也均有较高知名度。
2月11日,长城基金连发6条公告,知名基金经理何以广离任,同时卸任长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职位。何以广自2015年担任基金经理以来,共管理过10只基金产品。离职前夕共管理6只产品,合计管理规模约61亿元。他曾在2020年底迈入百亿基金经理行列。
就在何以广离职的前几天,2月7日,长城基金旗下另一名基金经理王卫林也离任,在管基金规模约15亿。
更早之前,1月12日,恒越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高楠离任。高楠可谓恒越基金的顶梁柱,2021年二季度的管理规模一度突破百亿。离职前,其管理基金规模占恒越基金整体管理规模近八成。
知名基金经理在接二连三地出走,不知名的基金经理,早就走了一大批。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今年以来已有超600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195家基金公司的126位基金经理。
按这个势头下去,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搞不好会再创新高。Wind数据显示,2022年基金公司和资管机构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达到325人,离职人数超过2021年的323人,刷新近5年新高。
02
基金经理为什么会大批离职?
一是有更好的去处。
有去私募的。相比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信息披露、投资自由度上,都要宽松得多,同时,不少私募的合伙人是持有公司股权的,可以享受分红,这些对于很多公募基金经理来说,都是莫大的吸引力。
去年,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离开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加入由老同事杜昌勇创办的睿郡资产担任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博时旗下前知名医药基金经理葛晨,加入了高毅资产。
也有自己创业的。原中欧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离职后,就成立了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还拉来了曾在中欧、银华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陆文俊。
另外,还有不少基金经理会跳槽去更大的公募基金,这就是所谓的人往高处走。
二是可能与内部管理问题或矛盾有关。
2021年8月28日,本来由邬传雁一个人管理的泓德卓远混合,增聘于浩成为基金经理,没想到引发了轩然大波。
因为突然被关闭了泓德卓远的交易决策权限,邬传雁大为震惊,在微信群里对泓德基金管理层连发七问,相关聊天截图在网络广为流传。此事在市场上引发了高度关注。
此次风波可能为邬传雁的离任埋下了种子。
三是可能与业绩差有关。2022年,资本市场进入熊市,整体表现惨淡,不少基金净值出现腰斩,无数基民在各种场合对基金经理吐槽甚至谩骂,很多顶流基金经理也不能幸免。基金公司还是要看业绩说话,要用收益率来吸引基民投资,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被换掉,再正常不过。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基金经理离职,可谓喜忧参半。表现不好的离开,那属于正常人员流动。但如果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当前,国内公募基金数量有上万只,基金经理数量超过3000人。优秀基金经理,本来就是稀有物种。
查理芒格不久前还公开吐槽了很多基金经理:“在投资界,有很多基金经理都在想如何打败指数,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但实际上,可能只有5%的人能够持续地打败这个平均值指数,但大家都会收客户大量的费用,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道德的做法。”
张坤、葛兰、刘彦春等能成为千亿基金经理,靠的肯定不是颜值。基民们为什么会选某一只基金,很多都是冲着基金经理来的。
以信达澳亚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为例,他的代表性产品是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于2016年10月19日接手。接手时,基金规模仅0.55亿元左右,到了2019年年底,其规模增长至29.70亿元,到2020年年底飙升到125.76亿元,2021年年底增长至174.77亿元。受到2022年行情低迷的影响,当前,其基金规模有所回落,但仍然达108.36亿元。截至2月22日,其任职回报高达289.05%。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后,空缺并不是那么容易顶上的。大家在买基金时,都会看基金经理过去的业绩表现,投资回报率这个东西是做不得假的,也需要时间去积累。
社交平台中不少基民称,在信任的基金经理离职后,考虑赎回自己的基金。知乎上一位用户表示,如果是主动管理型基金,我会选择果断离场,因为这类基金其实就是买基金经理,一旦更换了经理,那我们的投资逻辑就发生了改变,新换的经理水平怎么样也不知道,不能让自己的钱交给不信任的人管理。
还有不少基民对于基金经理的突然离职表示愤怒。股吧中一位基民表示,2022年亏了不少钱,今年刚回了一点本,本来对未来开始有点期待了,结果基金经理突然就走了,这让他很无语。
当然,基民左右不了基金经理的离职,基金公司有时候也显得没有办法。界面新闻曾采访一位深圳某TOP10的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方表示:“如果基金经理出名后就跳槽,对基金公司伤害很大。我们一般都是再三挽留,但如果执意要走,留也留不住。2021年,一位做固收+基金经理的业绩不错,公司内部还给予了他一定的奖励,但是没想到6月份拿到年终奖,7月份就提出了离职。”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离职潮也难以阻挡。最新的消息是,冯明远已卸任3只产品基金经理的职务。虽然信达澳亚基金否认了冯明远将会离职,但有基民仍然表现出了对其可能离职的担心,同时也无奈地表示:你们跑路也可以,但能不能先打个招呼?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