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指数飙涨50%,接下来投资机会和风险如何?

清流财记 2022-12-13 08:05


10月底以来,中国资产出现了全面反弹的走势,尤其是港股以及中概股,走出了一波强势反弹的大阳线。

恒生指数从14597点反弹至20000点整数大关,累计涨幅超过36%。恒生科技指数10月25日的低点为2720.38点,仅仅经过了一个多月时间的反弹走势,恒生科技指数从2720.38点大幅反弹至4390.86点,累计最大涨幅超过60%。


大家都挺关注港股的投资机会。那么,恒生科技指数是什么?本轮恒生科技为何出现反弹?反弹中的恒生科技基金还能持有吗?今天就来跟大家讨论一波这几个问题。


一、 恒生科技指数是什么?


恒生科技指数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2020年7月发布,基准日期是2014年12月31日。选股范畴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上市公司,包括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及数码业务,每季度检视选股范围。

指数选股准则并会考虑符合资格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进行营运、研究发展开支占收入之比例及收入增长。该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截至2022年12月12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共包含30只成份股,平均个股市值3632.31亿港币。

此外,恒生科技指数采用了“快速纳入机制”,若符合条件的新股上市首日市值在现有成份股中排名前十,则将会在该新股上市后的第十个交易日收市后将其纳入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在编制规则中设定了8%的个股权重上限,主要是为了限制例如阿里、腾讯等大市值公司在指数中的权重,并向各个细分行业内有潜力的新经济企业倾斜,避免了指数表现被巨头公司过分绑架,使指数作为衡量港股新经济的基准更加具有代表性。

恒生科技指数的成份股与A股的科技企业重合度不高,两者不冲突:目前恒生科技指数的成份股里面只有中芯国际、海尔智家这两家也在A股上市,而这两家在恒生科技指数里面的权重不足10%。

与A股科技股不同,从恒生科技指数权重的市值分布来看大盘股占绝对比重,更多覆盖板块龙头,从具体数据来看恒生科技指数的成份股总市值大于1000亿港元的大盘股权重占比80.99%,市值500亿港元以下成分股合计权重仅占11.07%;成份股平均市值达3,923亿港元,也就是说恒生科技指数是一个大盘科技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虽然以科技指数命名,实际上指数成分股还是以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为主,还有些新兴制造业公司。大家耳熟能详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快手等,都在其中,并占据了很高的权重。



从历史收益来看,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以来截至2022年2月28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收益率39.76%,弱于沪深300指数指数,不过最近一个月收益明显超过沪深300指数。




从估值来看,关于此指数的市值,因为指数成分中有些科技企业没有盈利,所以市盈率估值法是不准确的。所以只能通过看此股票的个股来判断整体走势,目前来看成分股大部分估值处于较为合理偏低的位置。

二、恒生指数机会和风险如何?

过去两年以来,在国内和国外多重因素的压制下,港股无疑经历了历史级别的至暗时刻。恒生指数自2021年2月达到31183的高点之后,便一路回撤至2022年10月的14597点,最大回撤近53%。

恒生指数在2021年2月前有一波很强的上涨,自2021年2月后受到国内疫情、反垄断和国外美联储加息等影响,指数下跌很猛,从去年初11000点大幅调整至2720点,累计跌幅近80%。


港股作为离岸金融市场,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它的走势既要考虑中国的基本面,也要关注全球的流动性,这也是今年港股表现弱于A股的重要原因。

1、资金结构方面,香港股市中的个人投资者仅占两成,其余八成均为机构投资者,在机构投资者中,又有相当大比例是来自海外的资金,南下资金占比只是10-20%,外资占比有70-80%。所以在资金面上,香港市场是跟全球资金面息息相关。

2、投资特点方面,一是由于内地上市公司占比较高,因此港股基本面和中国大陆经济息息相关;二是由于外资在港股的话语权较重,因此受海外流动性环境和风险偏好影响较大;三是由于上市公司EPS大多人民币计价,而股价是港币计价,因此还受人民币汇率扰动。

总的来讲,港股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基本面取决于国内经济周期和企业盈利周期变化;二是流动性主要看海外(主要是美欧)货币政策,以及利率走势,当遇到国际突发事件造成风险偏好快速降低,资金也会快速流出;三是情绪面受中美关系较大。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疫情防控放开和美联储加息边际向好,悬在港股头上的压力均有所缓解,“量变”叠加开始引发“质变”,带动指数层面超跌反弹。再加上技术性的超跌反弹需求,成为了港股科技股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


1、内部来看,国内疫情防控措施改善,“稳地产”政策进一步发力,提振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预期。

2022年受累于上海、深圳等多地疫情反复影响,防控措施的升级导致居民消费、企业投资等社会活力下降至冰点。叠加地产债务问题的持续恶化,让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担忧上升,拖累了港股盈利预期的进一步下调。

但最近一个月以来,国内出台较多促经济复苏的政策,从托举地产的“三支箭”到疫情防控优化,实际上都暗示着国内经济的“政策底”已经到了。虽然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初期,大部分居民消费意愿仍然比较谨慎,但消费场景和社会活力的恢复已是大势所趋。


2、外部来看,美联储加息放缓,全球流动性有望由紧至松,流动性好转将带动港股估值进一步修复。

2021年初,美联储开启无限量直升机式撒钱,美国经济复苏按下加速键,但也为2022年的高通胀埋下伏笔。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全球多条原材料供应链中断,天然气、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以外资为主要投资者的港股市场估值大幅承压!

根据目前多方数据验证及推演,美联储大概率会在2023年年中停止加息,因为对美联储来说,抗通胀、抓经济,都是必须兼顾的事情。因此在2023年下半年,随着美国通胀的全面下降,美联储有望开始降息促经济复苏。

另外中美就中概股审计事宜以及合作的进展对市场情绪构成了积极影响,国际局势的逐步稳定也将有助于缓解市场此前计入较多的风险溢价。

市场情绪化的变化,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这一轮市场行情的反弹回升,也与情绪反转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性。对港股市场来说,股票价格最直接的推动力是流动性,一旦市场流动性得到了实质性的恢复,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会得到有效提升,对股票市场的赚钱效应以及投资信心将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提振影响。

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市场情绪的角度来看,本轮港股的底部大概率已经探明。不过机会和风险并存,目前市场的担忧主要集中于以下两方面:1、如果美联储加息周期的持续性超预期,进而导致2023年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对全球经济和海外股市有负面影响;2、中国经济复苏也不是一蹴而就,可能导致A股和港股行情有波折。


三、恒生指数有哪些基金可以投资?

恒生科技指数在内地有很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都发行了相关的ETF,除了跟踪的大成基金的恒生科技ETF,还有6家基金公司分别是首批获批发行恒生科技ETF的华夏、易方达、华安、博时、嘉实5家基金公司以及在上交所首家推出沪港互挂ETF的华泰柏瑞基金。


这些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都是在2021年5月底左右发行的。细心看了一下,这几只基金偏离度控制得极好,基本都是同时涨同时跌,截至到发稿涨幅都控制在3.4%左右的比例,基金净值走势就是恒生科技指数的复刻版。

2021年初是恒生科技指数走势的最高光时刻,2021年5、6月份左右,也就是多只恒生科技ETF横空出世时期,指数业绩的爆发力,加上媒体轰炸式的宣传,很多人买了恒生科技ETF基金。当时入手的可谓是“抢筹科技企业的红利”,后面就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经历了一年多惨烈的下跌,大家有没有点心生恐惧,现在投资恒生科技指数,或者说互联网企业,算不算一个好的时机?

巴菲特说过:“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虽然恒生科技指数从高点下跌了70%,但现在或许是应该“贪婪”的时候,如公司的基本面业务,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相对便宜的估值等。


这几个因素,目前来看恒生科技的成分股基本都已经具备。首先是腾讯、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其产品已经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成熟的生态,并且还在向海外进行扩张。

其次是政策方面,过去两年,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政策对平台经济有了扶持。至于新能源车新势力的代表企业,“蔚小理”,以及与之有关的比亚迪电子,都兼具了优秀的产品,以及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

最后是估值方面,因为科技企业很多市盈率为负值,我们看一下近年来的市净率。近一年,市净率也达到了-1倍标准差以下,和历史高点相比就更加便宜,指数配置价值随之凸显。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恒生科技ETF远远跑赢了沪深300指数,说明近段时间里恒生科技已经开始受到资金的青睐,这种底部受到资金青睐的趋势说明资金介入比较深,说明重点资金都开始看重这个板块更别说其他的散户资金了,

整个行业正在发生变化,见底信号也相当明显,长期来看恒生科技还是非常乐观的。不过还是提醒大家,再好的逻辑也要结合市场整体环境进行判断,按照历史经验,春节假期前风险偏好与成交活跃度趋于下行,高低切换、风格切换可能会更加剧烈,短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存在一定的回调风险,相对来说适合控制好仓位、逢跌布局。


$恒生科技HKETF(SH513890)$#【有奖】暴涨50%,恒生科技牛终于来了?#


#【有奖】暴涨50%,恒生科技牛终于来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