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微信上的“双向奔赴”

股友2a99919x67 2021-11-06 23:49

数实融合:微信上的“双向奔赴”

深响原创 作者|刘亚澜

大到工业、金融,小到零售、餐饮,数字化已经是所有产业都躲不开的命题。

然而走过了市场初步认知的阶段,数字化虽然在理念上深入人心,但从实际操作上看,各行各业真正地用好“数字经济”,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

比如数字化理念无法传达到基层员工,这项“一把手工程”很有可能止步于“一把手”;比如一些工业企业只数字化了皮毛,认为接入几个SaaS系统就是数字化,却忽视了工业数字化真正的难度在于设备与设备间的数据流通;再比如现在很多餐饮企业都推崇扫码点餐,但对于并不擅长手机操作的老年人来说,这项操作困难重重,洞察到这一痛点后,一些餐饮门店才特意保留出一条人工通道,以平衡全面数字化的人性关怀。

由于实体产业各有各的特点与规律,强行让实体经济线上化、在数字化过程中忽略“人”的体验……这些冒然“数字化”不光不能助力产业,反而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共同创新才显得格外重要。

本周,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在武汉举行,“数实融合”成为其最重要的关键词。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要有长跑的信心和准备,努力做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助手」。

“数实融合”正在从“选答题”,变成每个行业都要面对的“必答题”。

数实融合:微信上的“双向奔赴”

从“巨无霸”到小商户,数实融合一个都不能少

“数实融合”大势所趋,各行各业应该如何拥抱这一趋势呢?在过去的深度探索中,微信的几个案例或许能给行业一些启发。

广西玉柴是一家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发动机制造及其产业链、物流及供应链服务,新能源产业及相关服务等三大核心产业板块,是中国产品型谱最齐全、应用领域最广的内燃机制造基地。

以前在玉柴的保修,整个的过程下来需要8个小时。后来,通过小小的企业微信二维码,这个时间大大缩短了——在玉柴的工厂里,每个机器人都有一张企业微信二维码。当机器不运行的时候,生产工人们可以用手机扫码,而维修工人即可立马收到维修申请单。同时,他们上线了智能抢单系统,维修工人可以实时抢单,充分调动积极性,整个数据系统上线之后,玉柴积累了非常多的维修数据,这些数据再与AI结合,则可更快地判定维修状态,获得智能辅助。

这个案例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数字化系统对工人们来说是否易用。企业微信操作体验跟微信是基本一致的,无论是生产工人还是维修工人,对他们来说扫码和抢单都没有使用门槛和心理压力,这对企业就意味着不需要有额外的培训成本,以及数字化的推动阻力大大减小。

用企业微信行业拓展总经理王琼的话说:“数字化是做给自己用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做让一线员工用得起来的数字化工具,人人会用、人人普惠、才能人人创造。”

数实融合:微信上的“双向奔赴”

玉柴集团

解决了易用性的问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能否融合共赢还需要看实际的效果。

据「深响」了解,不少传统企业在选择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时候都会采取数字化方案和传统方案并行AB测试的办法来“确认”效果,这说明在传统实体企业面前,“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数字经济不是口号噱头,而必须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实际效果的。

中石油的加油站们就曾苦恼于如何让数字化真正落地产出效果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商品,油品的消费是必须要车主开车到线下加油站才能进行的。而大多数车主都有自己熟悉的加油站,一有加油的需求,直接驱车前往即可,可以说这个过程中基本用不到手机。因此加油站要想通过线上拉新、获客、转化,难度极大。

而这几年成品油市场的改革在不断深化,民营加油站的发展也朝着连锁化、品牌化和数字化方向去前进,中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加管处副处长詹华文坦言:“我们面临客户和市场的变化,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去转型。”

企业微信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和中石油一起打造了加油站在线服务体系“四个在线”项目。员工在线、客户在线、服务在线、管理在线——基于该数字化体系,中石油通过企业微信名片页、社群、朋友圈进行导流,APP新增下载人次超过5万。利用企微朋友圈进行加油卡储值提醒,每月储值资金沉淀增长了15%-25%。通过企业微信派发的汽油券,综合核销率达到64%,派发的便利店商品券综合核销率达到25%,积累客户总数280万,全省客户咨询70万人次/月。

詹华文表示,企业微信带来了数字化营销和有温度的客户关系。“第一,深化了会员体系,让会员体系覆盖面更广。第二,传递,能够把冷冰冰的东西变得更有温度。第三,通过嫁接第三方的资源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只有客户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了,我们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数实融合:微信上的“双向奔赴”

图源网络

除了“大行业大场景”,微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其实也细化到了诸多“小领域”。

为6000家餐饮门店提供冷冻食材采购服务的晓餐冻品网的数字化需求显然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体量的企业截然不同。晓餐冻品网CEO郑家乐告诉「深响」:“我们在广州每天有40多台的配送车,为1000多家门店配送,有300家的供应商,实现了36万的订单。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的数字化能力。”

而他口中的数字化能力实际上具化在了微信小程序以及微信云托管上。

根据供应链上下游,晓餐冻品网对内有晓餐助手的小程序——这其实是一个ERP系统,提供了仓储管理、客户管理、配送管理等内部履约的管理模块;对外,面对上游工厂以及供应商,晓餐冻品网还开发了冻品展柜的小程序。“小程序的出现大大的降低了我们的开发管理难度,还保持着非常不错的体验。但是小程序只解决了前端的一部分,虽然后端服务很早就上了云,但是还是有挑战的。”郑家乐说。

于是他选择了“微信云托管”——小程序仅需修改一行代码,后端迁移改造成本低,可以继续使用原有数据库,也可以迁移到云托管数据库,其他腾讯云服务都可以继续使用。

对于百人规模的小公司来说,大部分团队不会在技术上有太多的深度投入,尤其是小微企业,每一笔钱都精打细算,更多地会把资源精力投入在销售、商务拓展等立马带来收入的显性环节中,因此数字化对他们来说必须足够省心。

数实融合:微信上的“双向奔赴”

“我们花时间做架构不是说不行,但这不是最高优先级。现在腾讯帮我们做了,升级过程只花了两个小时,有了小程序和云托管这样的组合,我们可以专注于交易商城的研发,通过各个业务系统,将我们的能力数字化、信息化。同时我们通过稳定、可靠系统能力输出,协同上下游迈向供应链数字化时代。”

据微信开发生态产品负责人黄映焜介绍,现在,微信云开发应用达102万个,比2018年增加82%,云开发者达195万,日调用数达15亿。而“微信云托管”则延续原有优势,满足更多场景——新增支持任意开发语言框架、已有项目快速迁移部署、完善的流水线与日志监控能力、弹性扩缩容四大优势的同时,解决网络与数据安全、资源利用率、开发运维成本等场景痛点。

而小程序也还在持续进化,微信小程序服务商生态负责人于洪潇表示:“平台将持续推出更多开放能力,让小程序连接更广、更深、更高效,推动小程序生态的持续繁荣。”

目前,行业数字化程度已显著提升,小程序DAU突破4亿的同时,小程序服务商也在快速增长、渗透。2020年,小程序开发服务商规模同比增长40%,服务商活跃小程序规模同比增长30%,服务商小程序GMV同比增长130%。

数字能力的社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的数字化能力不光是与实体经济能够深度融合,其在社会公益、企业责任方面的价值也是既与之融合,又共同创新的。

今年10月,微信支付联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共同发起“微信支付爱心餐计划”,与爱心餐饮商家、服务商一起,让深圳6万余名环卫工人每周都能以1分钱的价格在全市近千家餐厅门店享用一顿爱心餐。

事实上,爱心餐在公益领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但微信支付用产品思维理解了爱心餐从商家筹备到受助对象领餐的全过程后,将微信支付的许多能力融入到了公益的全过程。

比如爱心餐并不是“免费”而是需要支付1分钱。这“1分钱”的设计,其实不是个偶然,背后蕴含了一些调研和思考:一方面支付一分钱是支付行为,如此一来,商户参与爱心餐计划就不需要去改变自己任何的原有流程和体系。领餐人进店后不是兑换逻辑,而是正常的点餐支付,商户零门槛参与;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微信支付发现很多环卫工人在店里享受爱心餐是有心理压力的。而这个小小的支付动作正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领餐和点餐没有区别。

“做公益,尊重是一切的前提。” 微信支付平台产品运营总监郭中明告诉「深响」:“科技是一种能力,向善是一种选择,数字能力只有与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可持续的社会价值。”

数实融合:微信上的“双向奔赴”

毫无疑问,这种融合之后的创新带来的改变是深刻的。

最早期的公益捐助形态是机构人工化单点操作,给受助人两张餐券,告诉他们一个月可以领两次,但餐饮商铺根本无法确定拿着券的人是不是真正的受助人;后来募捐完全线上化,虽然方便了捐助者,但很难在执行端把控结果,这反过来会影响捐助者的热情;现在,通过对社会化商业体系的连接,整个流程没有人“碰钱”,物资由企业提供,而非机构采购,这极大地提升了公益执行的效率与安全。

与此同时,微信支付作为一种简单易用底层能力,也可以让更多人顺畅地参与到公益项目中。

就在本周举行的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微信支付爱心餐计划”正式发布“爱心餐一块捐”公益组件,通过这个插件,用户在餐饮门店扫码点餐时可捐赠一元钱,用户每捐赠一笔,微信支付1:1配捐,捐款直接进入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的账户,随时可查询捐赠记录,更合规更透明。而目前,“爱心餐一块捐”已在永和大王、益禾堂的多家门店落地。未来,真功夫、面包新语等品牌也将接入。

数实融合:微信上的“双向奔赴”

从一片蛮荒到郁郁葱葱,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新鲜动力。但越来越显而易见的是,实体经济仍然是社会的底座,两者之间并非谁取代谁,而是走向融合。

这或许就是以微信为桥梁正在发生中的“双向奔赴”。实体经济可以借助数字经济更加高效、透明,数字经济则可以融合实体经济更加深度地走进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