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毛利 是什么让特斯拉超越丰田拿到“钞能力”
10月21日,特斯拉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7%达到137.57亿美元,净利润为16.1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近四倍,特斯拉第二次季度盈利突破10亿美元大关。
季度盈利对于特斯拉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财报显示,汽车业务在本季度内贡献了120.57亿美元的营收和36.73亿美元的毛利润。并且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达到了30.5%,创特斯拉过去5个季度以来的最高纪录。
几年前,头部车企的5年平均毛利率最高约为22%,多数企业的毛利率低于20%,特斯拉30.5%的毛利率已经远超行业平均值。
制造能力是关键
很多人都把特斯拉的程度归结于马斯克的个人领袖魅力或者特斯拉强大的三电系统,或者是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很少有人关注到其实真正让特斯拉一飞冲天的是恐怖的制造能力。
就在最近,马斯克在视察德国柏林格伦海德工厂时表示,他希望在11月开始生产,但这似乎越来越不可能。特斯拉发言人表示,公司将坚持在年底前开始生产汽车的目标,然后尽快扩大产能。
在经历了全球独一份的中国速度之后,马斯克显然把中国标准放在了全球各地的特斯拉工厂建造进度之上,这对于柏林,印度等等生产基地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9月Model 3销量达19120台,同比增长68.8%,已经排名9月轿车榜第三名,Model Y销量达33033台,排名9月SUV榜第一,有望继续拉动销量。
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年化量产速度接近100万辆/年,也因此打造了全新的交付纪录,在刚刚过去的2021第三季度交付了共超过2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73%,并在全球生产了大约23.8万辆汽车。
稳健的销量表现,让特斯拉前行的速度更快,在生产端不断发力,持续扩充产能。特斯拉不仅正继续扩大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特斯拉表示,“整个第三季度,中国一直都是我们的主要出口中心,我们在中国的产能已大幅提高”。
过去的四个季度,特斯拉已交付超过80万辆汽车。眼下,特斯拉打算乘胜追击,尽快扩大生产能力。特斯拉称在未来几年里,预计汽车交付量将实现年均50%的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取决于设备能力、运营效率以及供应链的能力和稳定性。
供应链管理大师
总体来看,特斯拉销量的不断提升不但高于市场预期,同样也高于其他竞争对手。这在芯荒的当下简直是逆世界一般的存在。
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当全球汽车行业都在面临芯片短缺的困境,各家车企迫不得已进行停产、减产的时刻,特斯拉却在尽可能保证其供应链的相对稳定,制造能力的进步肉眼可见。
并且也给所有的追赶者提醒:当外部环境承压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明年较为充沛的产能,或许才是各家,尤其是身处头部梯队的几家车企,能够冲向多高的“命门”所在。
特斯拉关于芯片的解决方案是选择全新的芯片供应商,并为新供应商生产的新芯片开发固件。为了应对如今全球更严重的芯片短缺,特斯拉充分发挥了其产业链垂直整合以及软件端的优势。
所以说,特斯拉在软件上的领先,使其在芯片采购上有更大的优势。
在今年的AI Day上,特斯拉发布了真正的未来杀手锏Dojo超级计算机。Dojo超级计算机采用分布式结构和7nm工艺,单片FP32达到22.6 TOPs算力,BF16算力362 TOPs。它可实现50万个训练节点无缝连接,变成超大规模计算阵列,由于其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特点,不但可通过一个新编译器来减少局部通信和全局通信,可扩展性极强,还会成为特斯拉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场”,而这才是特斯拉区别于其他车厂的优势所在。
特斯拉计划通过自研的超级计算机来处理日渐积累起来的海量数据,在特斯拉看来,现阶段重要的不是收集了多少数据,而是能以多快的速度处理所收集的数据。
对高算力的强烈执着是特斯拉能够在电动车领域始终保持优势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此前特斯拉选择自研AI芯片,还是如今开始建造Dojo超级计算机,都说明了特斯拉对于汽车AI部分软硬件一体化的超前布局。
不得不说,特斯拉说干就干的高效,也是车企需要重点学习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想要跟特斯拉同台竞技,必然对未来要有独到的前瞻性。当下毫无疑问的是,智能化、电动化、软件定义汽车、数字化……都将成为汽车产业未来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汽车产业也其它产业不同,其复杂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要远远高于其它产业,不仅要在软件方面有过硬的实力,以制造为代表的硬件能力同样重要。
这方面,对于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就不太容易实现了,毕竟目前造车能力还是制约新势力的最大瓶颈和短板,这也是造车新势力最为烦心忧虑的。所以,要想一同加速快跑,软硬件方面都要兼备,才不会失去平衡,方能跑得更远。
百姓评车
特斯拉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新电子电气架构,用软件和智能重新定义了汽车,打造出现象级智能电动产品,加速整个汽车产业变革。对于中国品牌而言,看到特斯拉光彩夺目的背后,还有更多我们值得借鉴学习的产业定律,只有构建强大的竞争力,我们才有望实现追赶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