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泡泡玛特: 律师称涉嫌就业歧视、隐私侵权 增速已大幅放缓
“盲盒第一股”、市值千亿,泡泡玛特身上的光环太多。但如今,这家女性消费者占大多数的明星公司,却因歧视女性站在了舆论风口。
今日,微博网友发文称,泡泡玛特在面试时,要求填写近期是否有生育计划,且仅限女性。根据截图,面试信息表上“近期是否有生育计划(限女性)”赫然在列,并要求填写计划时间。
不少网友认为,泡泡玛特此举涉嫌歧视女性,“一个消费群体几乎都是女性的公司,公开歧视女性?”
从用户群体上看,根据泡泡玛特招股说明书,从用户画像来看,其接近78%的用户群体集中在18-35岁这个年龄层,其中女性占比为75%;从用户所处的行业来看,白领占33%,学生占24%;从用户所在城市来看,主要聚集在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
可以说,是女性把泡泡玛特送进了港交所的大门。
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明目张胆地对女性的剩余计划进行询问。泡泡玛特下午对事件进行了回应,称上述情况是个别分公司招聘文件未按总公司要求调整,会高度重视并积极改进。
泡泡玛特还称,作为一家女性消费者占多数的公司,泡泡玛特始终非常尊重女性。泡泡玛特女性员工占总员工的68.8%,近半年新入职员工中女性占比接近75%。未来,泡泡玛特期待有更多女性的加入。
但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金涛对金融观察团表示,泡泡玛特此举涉嫌就业歧视。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第二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明确要求,“依法禁止招聘环节中的就业性别歧视。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及各部门所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带头遵法守法,坚决禁止就业性别歧视行为。”
另一位女性律师还指出,“婚姻、生育状况及生育计划这类信息,从法律上来说属于个人隐私信息。不当收集个人隐私属刺探个人隐私的侵权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而涉嫌歧视女性的事件,为经历“成长烦恼”的又增加了变数。
首先,从市场上看,互联网公司歧视女性的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公众对涉事公司的印象,甚至导致合作终止。
不久前的五月底,有网友爆料疑似网易互动娱乐有限公司的HR徐博,在朋友圈发布了“帮忙撩”“帮忙下药”等歧视女性的言论,引发热议。随后网易表示经调查后决定对涉事HR给予解除劳动。今年2月,B站被指存在大量侮辱女性的视频、弹幕等内容,有些还涉及性别歧视等。随后B站被多家品牌拉入“黑名单”,珂思、视客眼镜网、苏菲宣布终止和B站所有合作,三家公司均表示,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形式上侮辱女性的行为及言论。
而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2020年12月11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38.5港元,当日收盘价为69港元,涨幅超79%。随后股价一度暴涨至107.60港元,市值最高达1472亿港元。目前泡泡玛特估价高达75港币,市值1051亿元,距巅峰时期已经跌去400亿。
实际上,泡泡玛特正面临增速大幅放缓的问题。根据2020年年报,公司全年营收25.13亿元,同比增长49.3%;调整后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25.9%。但是,增速断崖式下跌,2018年、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25.5%、227.2%,2020年则是49.3%,仅为过去发展速度的五分之一。暴涨神话已经过去。
营收增速下滑背后,却是会员数量暴涨。2020年泡泡玛特新增会员数量高达520万人,2020年会员人数激增236.36%,但营收增速却在下滑。可以明显看出,单个用户对营收的贡献正在下滑。
加上核心产品Molly和PUCKY盲盒销量下滑、旗下产品单价大涨、行业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等因素,泡泡玛特的未来之路并不好走。经此事件,不知女性消费者对泡泡玛特的印象将会如何?又是否会影响其业绩和股价?我们将持续关注。
来源:金融观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