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钱,亏得起”,雷军称愿意为小米造车押上所有战绩和声誉!
3月30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该集团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并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入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先生将兼任电动车业务的CEO。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将把汽车组装外包给合同制造商,也就是其智能手机所使用的模式”,换言之,小米造车将采用代工的方式。
在当天晚上举行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进一步透露了小米造车的更多关键词:“1月15日开始调研”、“全资造车”、“我决定亲自带队”。此外,在发布会上,雷军还向外界表示,“这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所有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图源:小米官方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创始人,曾在公开信中将雷军比作“导师和贵人”的何小鹏,在同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对小米造车表示,“之前已经知道,欢迎。期待在这次全球性的科技浪潮中有更多熟悉的同行者,一起探索和改变。”
对于小米造车的前景,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小米造车有其机会窗口。
“小米造车对于行业来说是好事,产业链逐步成熟,小米此时进入有更大机会”,3月30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在小米之前,已有多个企业选择跨界进入目前火热电动车行业。包括苹果、百度、华为、富士康等手机厂商、互联网车企、代工方都不愿错过这个难得的新兴产业风口。
不过,在电动车已成为众人纷纷眼馋的“唐僧肉”下,市场格局和企业竞争壁垒也在逐渐形成,此时小米等企业选择入局整车,是机会,还是一个无法见底的深坑?
“毕竟还是跨行业过来的,挑战主要还是缺乏造车经验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持续投入”,同日,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向时代财经表示。
电动车大机遇期已形成
无法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在资本、政策、市场的三重因素的激励下,电动车行业正在颠覆原本封闭、传统的汽车行业,为外来入局者提供了百年一遇的机会窗口。
从资本层面来看,2020年以来,新能源车企在资本市场持续受热捧,截止发稿,“蔚小理”最新市值分别为558亿美元、241亿美元、204亿美元。此前,传出造车消息的小米、百度等企业,股价也随着造车传闻屡次迎来迅速拉升。
资本的大力助推下,无疑让造车这门生意更具吸引力。
另外,在政策层面,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新能源汽车上升至战略层面。此外,包括上海在内的地方政府,近期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区域电动车发展规划和激励措施。
更重要的是,市场层面与前几年主要以对公销售为主的情况不同。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以及整车成本的降低,特别是在特斯拉、“蔚小理”、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车企相继推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电动车产品之后,电动车产品已开始走入大众市场。
也就是说,电动车或已进入大众市场需求爆发的前夜。
小米造车的机会与挑战
小米造车的优势,也显而易见。
首先,在软件开发、硬件开发以及软硬件结合等事关智能产品开发的技术领域,小米都已有深厚积累。另外,电动车的结构相比传统燃油车更加简单,研发和生产难度更低,且电动车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也愈发成熟,此时入局难度将更为容易。
另外,有业内人士认为,用户社群是小米相比其他企业最大的优势。“我觉得最大的优势是,小米用户的成长以及现有小米的用户认知,会天然增加对小米汽车的认同”,3月30日,知名汽车博主常岩表示。
据小米官方数据显示,旗下产品智能控制音箱小爱同学的月活用户已达8670万,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因此,其中所蕴含的汽车消费潜力亦非常巨大。
图源:小米官方
而资金压力、产品研发投入的长周期,对于小米造车而言,无疑也是该企业的最大挑战。“毕竟还是跨行业过来的,挑战主要还是缺乏造车经验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持续投入”,3月30 日,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向时代财经表示。
对此,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我非常清楚造车的风险,我也明白动辄上百亿的投资,我也知道至少3-5年才能见效,但今天的小米,是值得大干一场的时候了,我们有钱,我们亏的起”。
据雷军在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集团2020年底的现金余额为10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