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措施优化 多地倡议互联网医疗 行业高速发展背后还有哪些“堵点”?

科创板日报 2022-12-10 07:47

《科创板日报》12月9日讯(记者 朱洁琰)继防疫“新十条”出台后,12月7日和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和《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均强调了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

受此影响,互联网医疗概念股阿里健康(0241.HK)、京东健康(6618.HK)、平安好医生(1833.HK)等一度股价大涨。

事实上,自2020年疫情开始起,互联网医疗就屡次被提及。在防疫“新十条”出台的背景下,多地倡议互联网医疗,其要发挥怎样的作用?行业高速发展背后还有哪些堵点?

非紧急更适合选择互联网医院就医

“新十条”发布之后,面对可能来临的医疗需求增加,国家以及各地区均发布相关政策,要求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优势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要求,各地疫情防控机构要组织医疗机构,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辖区居家康复人员的巡查指导和健康监测,二、三级医院要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会诊指导。

从各地区来看,12月8日召开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6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介绍,新冠感染者绝大多数无症状无需就医,如就诊首先选择互联网医院,整个上海已经形成了整体的互联网平台,大家可以上这个平台选择医院。通过互联网门诊可以快速通道就诊配药,给大家带来便利。

12月7日,北京市卫健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表示,倡导互联网+医疗服务,市民若有非紧急的就医需求,可以选择互联网+医疗的形式就诊。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及居家人员等提供服务。

另外在12月6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同样提醒,如有非紧急就医需求,请优先选择互联网医院或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据介绍,10月20日以来,广州地区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27.07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1.53万张,治疗药物通过快递等快速寄达患者手中。

数据、服务以及支付系统仍待打通

但在互联网医疗积极发挥作用的同时,其在发展中遇到的“堵点”也值得注意。

根据《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我国互联网医院真正能实现有效持续运营的不足10%,大部分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状态。目前还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互联网医院缺乏有效运营,技术应用不当,患者习惯改变难,医保脱卡结算、异地门诊结算尚未全面铺开,信息安全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等多种问题。

在日前举行的互联网医疗生态创新峰会上,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蔡江南指出,疫情催化下,这几年互联网医院的规模迅速增长,互联网诊疗数量也大幅增长。“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知名三级医院加速布局,上海100多家医院都开设了互联网医院。”

目前,互联网医疗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实体的医疗机构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另一类则是由企业主导。

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整体格局来看,公立互联网医院在全国互联网医院中约占70%,数量上已占据绝对优势,优势医疗资源突出的部分大三甲医院已呈现出亮眼的运营数据,很大程度上便利了跨区域就医患者。

不过,公立互联网医院仍然面临着挑战,“例如互联网能力有待加强,缺乏技术的资源;三甲医院的医生缺乏足够的动力,线上问诊的效率比较低,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还有支付制度尚不匹配。”蔡江南说。

企业互联网医院尽管发力比较早,但目前占比不到1/4。蔡江南认为,企业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医患连接效率,通过强技术能力和公立互联网的合作强化线上线下链接;另一方面促进医疗资源流动,推动数字建共体战略,通过互联网医共体,紧密型的互联网医疗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盘活医疗资源;此外,还可提升慢病管理效率。

但由于未能与公立医院数据连接共享,核心医疗资源缺乏,支付受到总额和地域的限制等多重困难,企业互联网医院也同样面临挑战。

总体而言,制约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点:数据、服务以及支付。

在峰会现场,来自公立医院、互联网平台、医疗健康企业等互联网医疗生态系统中的行业参与者认为,针对以上挑战业界可以做的事也很多,包括:第一,推动数据一体化建设,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坚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第二,在医疗服务方面,促进医生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互联网诊疗效率,建立医疗服务质量一致性和连续性;第三,进行支付改革,支付能够支持分诊和预门诊环节,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