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棱镜】韩束递表港交所:最大销售投入换来最低营收 实控人屡次现身大客户名单
韩束、一叶子的母公司要去港股了。
近日,联交所官网显示,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的母公司上海上美正式递交了港交所上市申请,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
多方位被同行吊打
营销效率亟待提升
据悉,上海上美是一家实行多品牌战略的国货化妆品公司,旗下拥有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三大核心品牌(招股书显示,2019~2022上半年,三大核心品牌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6.6%、91.8%、92.2%和93.0%)。
2019~2022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总营收28.74亿元、33.82亿元、36.19亿元和12.62亿元,后三期分别同比增长17.65%、7.02%和-31.08%;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2.03亿元、3.39亿元和0.65亿元,后三期分别同比增长225.16%、66.56%和-62.58%。
市场地位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1年末,上海上美在国货化妆品中的市场份额为1.7%,是国内第四大国货化妆品公司,在整体化妆品市场排名十四,市场份额为0.8%。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上海上美的市场竞争力,机会宝也根据招股书中的相关信息识别出了上海家化、珀莱雅、水羊股份、逸仙电商这四家已上市的可比公司,并从业绩规模、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几个角度出发,将其与上海上美做出对比。
首先,从业绩规模来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营收规模上,除了2019年上海上美高于水羊股份位列第三外,其余几年公司的收入规模均处于垫底位置。而在归母净利润方面,2019~2021年,上海上美的归母净利润规模都高于水羊股份和逸仙电商,低于上海家化和珀莱雅,处于行业中游,但在今年上半年,或许是受到上海疫情的影响,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首次低于水羊股份,位列可比公司第四位。
数据来源:IFind,机会宝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营收规模位于同行业末位,但上海上美的销售投入可是一点也不低。
IFind数据显示,2019~2022上半年,上海上美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3.25亿元、15.36亿元、 15.72亿元和6.08亿元,整体仅次于上海家化(除未公布的逸仙电商外,下同),在今年上半年甚至还位列榜首。而在销售费用率上,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也是分别高达46.09%、45.42%、43.45%和48.15%,位列可比公司之首。
数据来源:IFind,机会宝
其次,从成长能力/业绩增速来讲,在营收同比增速上,近几年上海上美大致位于可比公司中下游,在去年甚至还落得末位;而在归母净利润增速上,上海上美的表现就相对较为亮眼,不过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受上海疫情的影响还是同比下降了62.58%,是可比公司中增速下降最多的一个。
数据来源:IFind,机会宝
然后,在盈利能力上,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不论是毛利率还是净利率,上海上美的盈利能力大致都位于可比公司中上游,这或许与其较高的研发投入有关。据机会宝统计,同时段内,上海上美的研发费用仅低于上海家化和逸仙电商,而在研发费用率上,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在几年内则均位列可比公司之首。
数据来源:IFind,机会宝
最后,在偿债能力上,囿于未上市企业融资渠道的限制,上海上美的偿债能力远不及其他可比公司。其中,就短期偿债能力来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9~2022上半年,上海上美的流动比率分别为0.61、0.87、1.20和1.07,速动比率分别为0.38、0.45、0.64和0.57,无一不位于可比公司末位;
数据来源:IFind,机会宝
而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同时段内,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是分别高达108.33%、73.73%、58.01%和61.55%,整体虽呈下降态势但依然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数据来源:IFind,机会宝
实控人多次现身大客户名单
线下渠道增长乏力
值得注意的是,强敌环伺之下,上海上美本身还存在着关联交易频发、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线下增长乏力等的问题。
具体来看,关联交易方面,招股书显示,在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中,客户D目前由公司实控人吕义雄的堂兄弟夫妻所控制;此外,吕义雄控制的上海吾尊还曾持有客户C(即北京北通四海)及客户B(即广州南贯)相关母公司的51%股权。
数据上,招股书显示,客户D是上海上美在2019及2020年的前五大客户之一,在上述两年分别为公司贡献了1.10亿元和9772万元的销售收入,收入占比分别为3.8%和2.9%;客户C和B则出现在上海上美连续三年(2019~2021)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各年度内相关收入合计分别为3.35亿元、3.38亿元和1.89亿元,收入占比(合计)分别为11.6%、10%和5.2%。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上美还表示,除了上述客户之外,实控人吕义雄的一些亲属现在(或在报告期内)还在集团的其他客户及分销商中拥有权益。而据招股书披露,吕义雄在上海上美中直接持股约40.96%,并通过红印投资、上海韩束、南印投资、上海盛颜间接持股约50.31%。
而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问题上,所涉公司客户则为A、F、G三家。
以第一大客户A公司为例,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上海上美对客户A的销售金额分别为4.94亿元、3.64亿元、4.17亿元和1.74亿元,收入占比分别高达17.2%、10.7%、11.5%和13.8%;向A公司的采购金额分别为7940万元、9380万元、6050万元和3480万元,分别占总采购金额的3.8%、3.6%、2.5%和4.0%。
值得一提的是,据上海上美披露,2019~2022上半年,公司对客户A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81.1%、81.4%、81.7%及82.6%,对客户F的分别为73.0%、74.2%、70.9%及66.1%,对G公司的则分别为0、65.5%、62.1%及61.1%,三者差距较大且公司对A及F的销售毛利率明显高于其自身综合毛利率。
最后,在渠道方面,机会宝注意到,在去年以来线下毛利率明显高于线上的情况下,上海上美的线下渠道在近几年却增长乏力。
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上海上美线下渠道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3.14亿元、7.70亿元、8.29亿元和3.11亿元,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相关收入占比也由2019年的45.7%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4.6%。
与之对应的是上海上美不断下滑的线下零售商和分销商数量。数据显示,2019~2022上半年,上海上美的线下零售商数量分别为90名、64名、57名和29名,线下分销商数量也由2019年的849名降低至今年上半年的429名。
编辑:仝倩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