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板块崩了!
01
Jocelyn Chau
游戏股系市场“误杀”。
昨日市场上流出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游戏内容监管更加严格以及今年停发游戏版号。此消息一出,腾讯和网易分别应声下跌5%和4%。港股收市后,国家新闻出版署称仍在接受申请,另国家音数协游戏工委亦否认了报道。
市场人士表示,不认为内地2月21日或年初至今增加了新的游戏法规,指更严格的内容监管和未成年人保护并不是新的消息。自去年9月起,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被限制为每周3小时。大多数中国游戏发行商亦正在向海外扩张,腾讯有超过20%的游戏收入来自国际市场,网易和哔哩哔哩。
实际上,随着国内游戏行业内卷更加严重,出海成为业内转型的共识。据市场数据,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近5年来,我国游戏出海份额的平均增幅稳定上升。游戏产业分析师表示,即使暂时不发(游戏版号),也仅是新游戏在国内增长空间暂时停滞,但既有的庞大游戏库存和主流游戏公司生命周期较长的游戏,并不会被影响,市场格局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国内游戏厂商会在游戏出海上有更多的投入,反而对于国产游戏的成长有催化作用,并对国内一些换皮、低质的游戏及其厂商有一定的淘汰作用。
长远来看,游戏强监管对中国游戏行业正面影响为主,符合国游研发精品化、运营长线化、出海扩大化的趋势。总量控制下行业多余产能也能更有效率地向海外市场输送。这样看来,即使是真的不发版号,也不会对转型出海游戏公司有致命性的影响。
02
路易十三五
电子烟短期还是看空。
说句实话,烟草行业确实还是一个充满灰色地带的行业。采购、生产、销售过程当中还有诸多不规范,让一些不法商家钻了空子。电子烟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一些小的生产、销售商靠灰色地带“发家致富”的做法不可持续,只有大厂才能熬过寒冬,这一轮洗牌早就开始了。
大家的毛利都受到影响,整体估值的下行也是意料之中。从年初到现在板块也是不断阴跌,下滑幅度20%,技术性熊市钝刀子割肉是真的难受。但现在多空博弈还很激烈,中国市场消费和货币流通也并没有回到预期中一个比较好的水平,所以有明显利空的逻辑。关注龙头绝对不会错,但是要等宏观经济的情况趋于明朗,行业逻辑真正跑通,压抑的情绪才会真正得到释放。
03
严莉莉
长期还是看好茅台,短期观望为主。
主要还是北上资金跑路影响,昨日北上资金净卖出35.21亿元。贵州茅台、五粮液、凯莱英分别获净卖出6.96亿元、4.3亿元、4.24亿元。宁德时代净买入额居首,金额为5.51亿元,东方财富获净买入4.96亿元,京东方A获净买入3.99亿元。
而基本面上,茅台自去年下半年开启改革, 成效有目共睹,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管理层工作作风更加务实进取,与资本市场互信提升;二是年底新珍品和茅台 1935 上市,年份酒和系列酒调价,产品线已经成形,打下后续营销改革基础;三是市场管控和服务上,普茅春节 旺季期间价格有效管控在 2800 元附近,防止批价过热,同时系列酒春节销售实现大幅增长,成功抢占旺季节点实现开门红。
改革行至目前,价格管控较难、渠道环节分食公司利润等营销难点仍在,我认为在已有条件下,未来改革关键点将集中在普茅兼顾亲民定位和市场效率定价机制、以及设计一套更加合理的渠道系统,并以数字化平台搭建作为支撑。在锐意进取、科学务实的管理层操刀下,改革立足短期和长远发展,兼顾各方诉求,应更值得信任。
04
秋日天空
美俄以乌克兰为棋盘进行较量。
美债收益率大跌接近3%,原油暴涨3.46%,黄金逼近1910美金。梅德韦杰夫表态俄政府不需要也没有必要跟乌克兰政府和平相处,不怕美欧制裁。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占比欧盟需要的3成附近,这部分利润是美国垂涎三尺。欧洲的钱袋子美国也要。美元帝国的霸权货币铸币权美国也要。美元指数内部都是美国仆从国,美国对他们是打又拉,这个时间段需要打压让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为接下来加息做准备。
目前就是加息也解决不了通胀问题。通胀问题本质是供应链问题,原来是全球采购。中美贸易战后供应链破坏这是根本,美联储加息25或者50基点缓解不了通胀,美国核心是美元霸权。能源转型期,油价持续上涨对神华是短期刺激,也要注意油价高企俄罗斯扩张时期也是物极必反时候,2014年民主党政府制裁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把油价打到20美金附近。中国神华看油价变化,跟油价相关。
05
孺子许三多
“东数西算”犹东风起,静看迪威迅上层楼。
随着“东数西算”的推进,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相关公司崭露头角,例如:宁波建工、依米康、首都在线等。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直致力于建设智慧城市的迪威迅在此次“东数西算”大涨潮中也表现不错。
迪威迅的数字服务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进展。其在广州、深圳、杭州、北京、上海等数据服务消费市场,用市场化的方式自建或与合作伙伴合作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例如广州市花都区空港物流园区的数据中心项目,其满足了用户对需求响应和成本控制的综合需求。
同时其在鄂尔多斯协助地方政府构建超大型数据基地,修建和运营鄂尔多斯到北京的光缆,将鄂尔多斯巨大低成本的数据服务能力和北京连通,并以北京为节点和全国的需求市场连通,数据通道建设也是激活鄂尔多斯云基地巨大的极具竞争力的数据服务能力的关键设施和核心能力。
而且除了云服务商、运营商的数据服务,迪威迅在视频数据里的视频技术和行业资源的积累也不可小视。其近年来在数据行业不断拓展,相信随着“东数西算”的东风,会让迪威迅再上一层楼。
06
鸿胪少卿
未来PVDF将供不应求!
替代的需求,从供给需求端的了解,锂电PVDF中80%是用在正极粘结剂,目前没有替代材料,在耐高压、粘附力、稳定性上PVDF优势显著。隔膜涂层里面,按照全球80亿平米测算,PVDF需求3600吨左右,占比4-5%以内。供给端的受限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未来2-3年PVDF新增产能非常有限,原因在于高耗能审批。PVDF用电量约7000度,并且还有15吨蒸汽,1吨消耗4-5吨标准煤的耗能。现在存量的高耗能企业存在开工率受限问题,新增产能审批难度很大。目前了解的情况是,明年只有联创、巨化、昊华科技三家新增项目拿到能评。
综合能评来看,明年新增PVDF产能不超过2万吨。再考虑到投产时间,明年新增的产量可能只有几千吨。因此供给的增量可能只有不到20%。
07
郭施亮
海底捞预亏至少38亿,去年股票大跌70%,到底发生了什么?
凭借非常贴心的服务,海底捞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很好的口碑。随着海底捞的迅速扩张,海底捞的品牌效应得到快速传播。从过去几年海底捞的营收与净利润水平分析,2016年至2019年,海底捞的营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净利润也保持稳健攀升的运行格局。但是,到了2020年,海底捞出现了营收增速放缓的迹象,当年净利润也出现了大幅缩水的局面,2020年海底捞净利润同比下跌了86.81%。
2020年,成为海底捞发展与扩张的重要转折点。作为依赖于门店扩张实现业绩增长的海底捞,随着疫情的发生,过去快速扩张的模式开始发生改变,继2020年海底捞净利润大幅下滑之后,2021年海底捞预计净利润亏损38亿至45亿,这也是近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的现象。
但是,在海底捞净利润大幅亏损的同时,海底捞的收入却出现了40%以上的增长。从某种角度来看,海底捞的业务扩张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收缩,而在海底捞持续高速扩张的背后,包括物业租金、员工聘请、原材料等成本也会水涨船高。此外,在高速扩张的背后,还会进一步加剧海底捞的负债率提升,后遗症影响正在逐渐展现。
从二级市场的走势分析,去年海底捞股价大跌超过70%,海底捞港股价格也从85.76港元大幅下跌至最低15.86港元,从累计最大跌幅计算,最大跌幅达到了80%左右。截至目前,海底捞总市值为1063.52亿港元,但随着2021年净利润巨亏,海底捞的估值不降反升,二级市场的资本也给予了悲观的估值定价。
全球疫情的反复蔓延,对餐饮行业影响很大,这也给了高速扩张的海底捞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影响。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的全球门店总数为1597家,作为门店开满全世界的海底捞,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却承受着不少的后遗症影响。过去“翻台率”的数据,成为衡量海底捞经营状态的关键指标。但是,随着疫情的发生,2020年以来,海底捞在一二三线城市乃至三线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却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迹象。
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海底捞的高速扩张模式遭遇到了沉重的冲击,2021年海底捞净利润的巨亏,更是反映出企业经营战略的失误。伴随着海底捞门店的高速扩张,相关的成本也会水涨船高,在门店数量骤增的背后,同时也是直接考验企业管理能力与员工培训等细节问题。在全球疫情的蔓延的背景下,海底捞却加速扩张,成为海底捞利润巨亏的直接导火索,资本市场也几乎是用脚投票,对海底捞高速扩张的战略给予了悲观的估值定价。受此影响,海底捞不得不采取了缩减门店等策略,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负担。
但是,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服务本身,同时选材能力与内部管理能力,也是形成了海底捞的竞争优势。不过,对餐饮行业来说,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毕竟服务态度、选材等方面,还是会存在复制模仿的问题。除了优质贴心服务之外,海底捞最大的竞争优势,还是来自于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并利用供应链优势实现了对餐饮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赋能。从海底捞的关联企业来看,几乎都有着各自的赋能,并涵盖了底料产品的提供、软件服务的供应以及外送服务等。
对普通餐饮企业来说,或许服务态度、食材选取等方面可以复制模仿,但对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以及各环节的赋能优势,其余餐饮企业却很难复制模仿,从而构成了海底捞的护城河优势。
疫情的反复,给海底捞的高速扩张模式敲响了警钟,海底捞不得不调整经营管理的战略,以适应“后疫情”时代的发展。但是,凭借着多年来的成熟经营管理经验,在疫情逐渐稳定之后,对海底捞这一类餐饮巨头企业来说,恢复能力也将会是非常迅速。在阶段性的阵痛期过后,伴随着海底捞经营战略的调整,并重新评估未来的战略定位,其实对海底捞的长远健康发展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