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孵化“分付”,支付宝与微博“互通”,一场两个巨头之间的金融战越打越深

财联社 2019-09-17 19:31

《科创板日报》(上海,陈默)讯,9月17日,支付宝小程序宣布将与新浪微博在场景、产品以及平台三大层面实现互通。

有趣的是,就在前几天,有消息称,腾讯内部正在孵化一款信用支付产品“分付”(暂定产品名称)。将来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时,或许可以使用“分付”先付款,再在账期内延长时间付款或者将账单进行分期付款。从功能定位看,这是一款类似于支付宝“花呗”的产品。

因此今天支付宝打通微博的动作,虽然看起来只是支付宝在线下应用场景遍地开花以后,找到的又一个线上应用场景,同时增强支付宝的社交属性。

但是结合腾讯的动作看,就会发现,两大巨头在金融领域的争夺由来已久,从支付场景到余额理财,再从消费金融、小额借款以至类信用卡业务的分期消费,双方各自排兵布阵,缠斗已经行至深水区。

两大流量平台拓展更大商业空间

支付宝与微博在场景、产品及平台三大层面实现互通,比较广泛的看法是,能在很大程度上补上支付宝的社交短板。

基于双方统一底层框架和后台,未来,新浪微博将利用社交关系链和内容扩散能力,帮助支付宝小程序商家更好把服务触达给用户;而支付宝小程序也将为新浪微博的内容消费带服务闭环。

从阿里巴巴与新浪微博的战略合作关系来看,双方实现这种深度合作还是有其良好基础的。

据QuestMobile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支付宝小程序的月活用户已达到4.01亿;微博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月活跃用户达4.86亿。虽然这二者的用户群之间必然有重合,但二两者打通后,两大数亿级流量平台的结合,还是会拓展出更大的商业合作空间。

支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和微博双方共有2.5亿共同用户,此前两个平台没有形成闭环,几乎也没有直接跳转关系,中间的信息流和服务流都是阴断的,而具有跨平台属性的小程序恰好打通了这一阻隔。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当用户在微博看到某穿搭博主的衣服想要购买时,点一下图片或视频就可以直达商品页面,一气呵成完成支付,大大简化的流程无疑会更加优化用户的体验。

此外,微博的热点内容也可能会以小程序形式,在支付宝生活号、城市服务等几个主要入口得到展示。

从支付宝的角度来看,微博为其增强了社交属性,通过在微博内的私信、微博用户主页和关注流、微博信息流等核心流量区域展示,能够为支付宝平台的各项应用带来大量新增需求。

但正如此前腾讯一直想通过引入电商平台以增强微信的电商功能却始终收效甚微一样,在微博的社交属性与支付宝之间,依然存在着天然的壁垒,用户在使用社交平台的时候并不愿意被各类电商或生活服务商家频繁地打扰。

因此对于二者的深度融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商家信息过度分发打扰用户。当下的解决方案是仅白名单、服务类小程序可以分发,分发频次也被严格限制。但后续会如何变化,效果如何,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比微信的熟人社交,微博的社交领域更开放,其信息聚变的效应也更大,这是其与电商及支付平台相结合的优势。

无论如何,打通微博之后,支付宝的社交短板能够得到一定补齐,未来需要观察的是如何应用好这部分社交能量,让二者的叠加效应达到1+1>2的效果。

信用支付可延伸金融服务链

在外界看来,未来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方方面面,竞争格局到最后都会演化成阿里与腾讯的双巨头之争,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也不例外。

就在几天前,有消息称,腾讯内部正在孵化一款信用支付产品“分付”(暂定产品名称)。其定位类似于支付宝的“花呗”,即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时,或许可以使用“分付”先付款,再在账期内延长时间付款或者将账单进行分期付款。

据上述消息称,“分付”预计在今年四季度上线,由微信支付团队运营,目前处在与部分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洽谈合作的阶段。未来“分付”或像“微粒贷”一样,通过开放白名单形式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助贷、联合贷的模式来运营。

此前坊间有传闻称,微信会推出类似于花呗、京东白条这样的信用支付产品。今年1月,微信支付曾经低调推出微信支付分,被外界认为是对标“芝麻信用分”的产品。

从这一系列举动看,腾讯并不满足于微信仅仅在社交领域一家独大,对于阿里的传统强项金融领域也频频发起了进攻。

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基于微信衍生的其他功能和应用,微信支付已经成为移动支付市场上除支付宝之外的另一巨头,尤其是在线下场景的覆盖方面,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基本不相上下,可以说是有支付宝的地方一定有微信支付。

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Q4)》显示, 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7. 2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支付宝占据53.78%的市场份额,腾讯金融(含微信支付)紧随其后列第二位,份额为38.87%。

但金融服务链条的构建,仅有支付环节显然不够。从花呗、京东白条等消费金融产品的表现来看,这一块蛋糕腾讯也不会放弃。

蚂蚁花呗是阿里在2015年4月份正式上线的支付产品,京东白条也于2014年推出。二者的用法与信用卡类似,先消费后还款,甚至可以分期还款,其本质是一种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

但在要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时,微信用户有天然的屏障。

不同于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用户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很容易就延伸向消费信贷,微信并没有一个流量巨大的电商平台来支撑这种信贷需求。

好在如今微信已经拥有超过10亿的庞大用户规模,且用户们也已经习惯在微信上拥有高频的支付行为,这或许也是腾讯延伸金融服务链的底气所在。

8月14日,腾讯控股未经审计的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从营收数据来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已经成为腾讯的第二大业务。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主要有理财、支付、证券和创新金融四大板块,看得出来,其中还缺失消费金融这一“现金牛”环节。

相比之下,支付宝在消费金融以及小微信贷方面仍然保有较大的领先优势。特别是其拥有芝麻信用体系,这是基于阿里生态体系内用户大数据构建的,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最大的个人征信系统,蚂蚁花呗、借呗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能得以发展起日益庞大的消费信贷与小微信贷规模。

尽管腾讯金融进步很大,但在这两大领域,腾讯要走的路还很长。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