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人脸识别背后的“AI第一股”:半年收入9.5亿,亏损52亿
9月返校季,一张关于人脸识别教室的产品图片引发了广泛争议。
来源:网络
被推到风口浪尖的,不仅仅是这项技术涉及到的隐私问题,还有产品背后的公司——在8月25日刚刚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的旷视科技。
旷视科技身上围绕着无数个光环:“AI第一股”,阿里是第一大股东,三名创始人来自清华大学大名鼎鼎的“姚班” ,“ 计算机视觉领域(CV)四小龙”之一,4轮12次融资100亿元(13.5亿美元),估值280亿元(40亿美元)。
作为AI在资本市场的第一次试水,旷视科技将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
AI第一股,旷视“钱景”可观?
旷视科技的快速增长正值国家对于AI的大力推动——目标是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它的快速增长:其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收入分别为6780万元、3.132亿元和14.269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58.8%;2019年上半年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211.1%。
它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Face ,2016年支付宝推出的刷脸支付功能、优步中国上线的刷脸登录功能,采用的就是Face 的人脸识别技术。
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的业务主要有三个部分: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个人物联网业务,即支付宝和优步采用的人脸识别技术,用来解锁个人设备或授权线上支付,又或是将技术出售给手机生产商,用于自动美颜、提高拍摄画质等。
这部分业务在2016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因为应用场景有限,随后几年其收入占比逐渐缩小,到今年上半年的22%左右。
旷视科技收入构成,来源:英为财情
显然,比起To C市场,To B的发展空间更大。城市物联网现在已经成为旷视科技的核心业务,本质上是安装监控摄像头,应用于机场、铁路站、地铁站、工业园及办公楼等场景。2019年上半年,城市物联网为公司贡献了逾73%的收入。
在这个核心的安防领域,旷视科技要迎战的对手是业内龙头之一海康威视。而据业内人士的说法,海康在前端摄像机拥有绝对领先优势,但AI产品算法却不及旷视等新兴CV公司,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场所,后者的算法更能够解决安防客户的痛点。
光环背后的一些争议
当然,海康和大华等巨头已经在安防深耕十几年,拥有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享受长期的品牌溢价和渠道优势,旷视科技单靠算法能否突破他们的防线,还属于未知之数。
这只是旷视科技的挑战之一。和不少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一样,旷视科技仍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至2018年分别亏损3.428亿元、7.588亿元和33.516亿元,2019年上半年更是亏损52亿元。
旷视在招股书中解释,巨亏是因为“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融资越多、估值增长越多的公司越会有大额亏损,到下一财年,这些亏损将会消失。而经调整后,上半年旷视盈利了3270万元。
不过,旷视两大主营业务的毛利分别在59%和87.2%,这个盈利幅度还是有很大增长空间的。压低利润的重要原因在于公司的研发开支一直在飙升:招股书显示,其研发开支自2016年的7820万元增加至2017年的2.05亿元,在2018年进一步增加至6.13亿元,2019年上半年至4.68亿元。后续还要看规模效应能不能帮助旷视降低研发开支占收入的比重(目前占将近一半)。
在百威英博旗下子公司IPO夭折、阿里亦推迟时间表的背景下,旷视选择在这个时候赴港上市,有可能是因为投资人有套现的需求。但上市之后无疑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业绩压力,尤其是外界多年来对于AI一直抱有“落地难”的印象。
文章开头提及的AI教室监控,也是旷视急于寻找各个途径来实现技术变现的体现。无论是公司业务层面的挑战,还是外界对于隐私问题的拷问,旷视科技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