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与平安:一部城市与企业的命运交响曲
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到了关于深圳未来的“五大定位”,分别是“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以及“可持续发展先锋”。
这意味着,深圳这座生于改革开放的城市,将再次迎来她历史的新起点。而对于深圳金融以及高科技行业的领头羊中国平安,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1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平安的历史性机遇
平安的“科技+”和“生态+”的核心战略,可以很好地配合到深圳“五大定位”的发展目标。
第一,高质量发展。何谓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高人力资本和高科技含量的发展,作为深圳综合竞争力第一的中国平安,发展质量上也处处体现着深圳“高质量”的特性。
上半年平安申请的科技专利数目高达5779项,而至今累计申请的PCT专利数也高达3959项。强劲的科技实力,将使平安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法治城市示范。过去几年,平安多次与深圳政府相关部门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提升法治水平。例如2016年平安与深圳交警察局携手,在数据实现基本共享和应用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2017年与深圳公安局机场分局签订合作,推进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分析,在防爆安检等环节落地试点,共同提高机场空防安全。
2019年2月,平安和深圳国际仲裁院签署“智慧仲裁”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提升仲裁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第三,城市文明典范。城市的文明在于人,而企业的文明在于人才战略。多年以来,平安以特色人才战略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平安人”如同一张张行走的名片,他们既是平安的形象代言,也是深圳综合城市文明的体现。
第四,幸福民生。中国平安从去年开始,从“智慧、智理、智效”建设理念出发,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三大核心技术,系统化公开展示国内首个“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及解决方案,涵盖智慧民政、教育、医疗、房产、养老等,用科技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这一体系已在包括深圳等100个国内城市以及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城市将惠及更多深圳市民,成为城市发展的引擎。
第五,2019年,平安更是搭建了国内首个上市公司ESG政策体系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截至2019年6月30日,来自平安银行的绿色信贷授信总额达624.04亿,同时平安将ESG理念嵌入至保险业务中,一方面通过推出相应的保险产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变化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社会类以及普惠类保险产品体系,履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上周四(8月15日),中国平安中期业绩发布,除营业利润继续保持强劲之外,还有两大看点值得关注,第一是“以客户为核心”的个人业务模式渐趋清晰,第二则是首次将ESG纳入公司管理体系。
2
“以客户为核心”的个人业务模式
作为一家科技赋能和生态赋能的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平安坚持以个人客户为中心,基于“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客户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与更优质的服务。
因此,围绕着“个人客户”所构建的估值体系,也将为平安的投资价值给出新的诠释。事实上,从个人客户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公司的经营,去分析公司的利润,可以把科技与生态赋能金融的增益恰如其分地纳入估值体系,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角度。
站在历史的角度,2015年中国平安首次在年报中提出“用户、客户及迁徙”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项服务、多种产品”的以个人客户为核心的个人业务经营理念。从2016年开始,便在年报中稳定披露“客户经营分析”,并逐年丰富内容。
自2015年开始,中国平安每年稳定披露互联网用户数、个人客户总量、新增客户数、客均合同数量、以及集团个人业务净利润。回顾历史,我们发现,集团个人业务净利润占公司整体净利润的比例在逐年扩增。
就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占集团营运利润的比例来看,这个比例在2016年上半年仅为58.2%,并在随后三年之内迅速提升,2019年上半年已经超过90%。这说明,个人业务净利润已经可以相当充分地解释集团的总体营运利润。
另外,就个人客户数量、互联网用户数、新增个人客户、以及客均利润来看,最近4年都是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而同时持有平安多家子公司的客户数量、以及占客户总数的比例,在过去5个半年中都持续提升。
根据上面的图表我们不难看出,平安的个人客户业务正在迅猛发展,并且日渐成为公司的盈利以及增长的主要来源。金融企业的“个人客户业务”,即互联网企业的“ToC”业务;按照个人客户业务去进行估值,也使得平安的估值体系更加向互联网企业靠拢。
得益于个人客户数的持续提升、客均合同数的稳定增加和产品线盈利能力稳健增长,平安个人业务营运利润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平安强劲增长的内部驱动力。
当下平安有5.76亿互联网用户,以及1.96亿个人客户,这两者的差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转化空间。且随着中国金融业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平安的产品、渠道和场景的持续优化,带来客户体验的提升,将促进客均营业利润的进一步增加。
3
“ESG标准”融入企业管理内核
除了个人业务模式之外,在今年中期业绩的另一大亮点便是首次将“ESG”的指标纳入公司管理日常管理内核。
所谓ESG,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ety)、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其内涵便是可持续发展。
站在2019年,中国经济经历了40年的高速增长,接下来如何转型,企业如何体现出更多的担当与责任,这时候就需要ESG的理念引领下一个时代的企业良心。而在这个时候,中国平安率先将ESG指标融入公司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足见其高瞻远瞩和未雨绸缪。
根据中国平安此次半年报,ESG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分为三个维度、九个核心提议。
平安按照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UNPRI),制订了责任投资政策。各专业公司根据不同资产种类和投资活动设计投资策略,并初步建立了集团ESG投资产品体系。截止2019年6月30日,中国平安的ESG投资情况如下:
注:其中“绿色产品”可参考国家发改委《绿色债券指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绿色投资指引》中鼓励的项目所属类型。“社会普惠类”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小微企业扶持、养老医疗、教育文化、扶贫三农、住房棚户改造等类型。
平安作为综合金融集团,其信贷手段也可用于支持ESG发展。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安银行绿色信贷授信总额624.04亿元,贷款余额260.69亿元;社会普惠性贷款的贷款余额3,578.57亿元。
陆金所控股为广大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自雇人士提供专业借款服务,大力支持扶贫事业。截至2019年6月末,累计为56.49万人提供普惠性信贷支持,累计放款额达1,332.07亿元,贷款余额2,212.63亿元;农村地区服务12.65万人,累计放款额达157.58亿元。
在可持续保险方面,平安致力于将ESG理念嵌入到保险业务中。巨灾险给极端气候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提供良好保障;重疾和养老等保险应对老龄化、老年人以及某些特定群体的需求;而普惠型保险产品,则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风险保障。
注:(1)气候类包括环责险、巨灾险等。(2)社会类包括大病保险、重疾保险等。(3)普惠类主要为三农类保险、弱势群体保险等。
在信息安全和AI治理方面,平安已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了以客户数据保护为核心的数据安全治理模型,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安全管理。针对所有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安遵循“以人为本、人类自治、安全可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等五大伦理原则,致力于提供符合伦理道德审查的人工智能应用。
如果说盈利所体现的赚钱能力,是一家公司的显性实力;那么ESG所彰显的公司的内部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便是公司的隐性实力。平安在2019年首次将ESG指标融入公司管理,既体现了一家集综合金融与科技为一体的航母企业的社会担当与责任,也顺应了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也将为投资者带来长期价值。
4
结语
还记2015年前后,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达到高潮,那时最大互联网巨头“爸爸”无疑是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家公司的英文首字母)。算上后进的小弟京东,总共是BATJ。
然而,区区四五年之后,几轮兔起鹘落,人间弹指一挥,B和J出局,进来了P和H,A和T依旧。转瞬间,BATJ已经变成了PATH。
H(华为)没上市,也不会上市,但每年公布业绩,尽管遭遇逆风,但上半年的营收、净利润保持强劲,且高调发布了核心操作系统鸿蒙。华为保守估计,可以顶的上三分之一个苹果,我们不妨按3000亿美金。而平安,曾经的综合金融骄子,今天的科技巨头,市值16000亿人民币(2285亿美金)。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41个年头,是深圳的41岁生日,如果我们打眼一看,PATH中,有三家都在深圳。这个“先行示范”城市的未来,当真充满希望。
深圳未来的大舞台,中国平安无疑是主角之一;平安作为深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凭借其综合金融与科技的优势,定然与深圳的发展比肩同行,再创辉煌。